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协商使命 致力为公

协商使命 致力为公

  • 字数: 43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杨金生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5151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政协委员履职风采”丛书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集中反映了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情况及成果。《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杨金生》是该丛书之一种,汇总了杨金生委员就任十届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成果,内容涵盖了提案、会议发言、调研报告、媒体采访等方面。
目录
自述:我的履职经历
学至中医博士,加入中国致公
初为基层干部,履职干劲十足
竞聘任职副所,四十而立有为
深入调查研究,直面中医立法
全面关注医改,营造中医氛围
科研医疗育人,行政履职互促
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
建言献策 尽责履职
2008年
【提案】
关于加快中医药立法、依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实行补偿的建议
关于国家保护自主创新优先发展针灸科学战略的建议
关于媒体正确传播医药知识,规范医药广告宣传的建议
【会议发言】
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十点建议
“两会”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旨在务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情民意】
关于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政企分开的建议
2009年
【提案】
关于卫生部尽早建立重量针灸临床基地(医院)的建议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针灸标准化建设
关于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
关于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建议
关于规范和统一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的建议
千万别拿新农合“忽悠”老百姓
【会议发言】
对政府工作报告反馈
【社情民意】
对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建议
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遇,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2010年
【提案】
关于提高委员提案质量,加强提案办理实效的建议
关于加强对医学科普图书编辑出版管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医药专业教材出版管理,努力提高教材质量的建议
关于以文化为载体,建立外国医生来华学习针灸的国家补偿机制的建议
建立“一体两翼”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关于科技部开展国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建议
【会议发言】
营造外部环境推动医改,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发展
【社情民意】
祝贺“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1年
【提案】
关于再次呼吁建立重量针灸医院的建议
医学科普及养生保健宣传亟待规范
关于利用孔子学院传播中医药知识,让传统文化软实力不软的建议
关于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诚信社会的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基本医疗保障实行第三方管理服务的调研建议
面对拆迁纠纷,加强城市精细规划和功能定位是关键
【会议发言】
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促进华侨华人爱国凝聚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建议
关于政府统一处理废旧自行车的建议
关于加大处罚无牌车及遮挡号牌车力度的建议
关于拥护再出台举措控制房价上涨的几点建议
2012年
【提案】
关于财政部设立专项经费、兑现我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医针灸”申遗时承诺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和保护的建议
关于发改委尽快立项建设中国中医药(针灸)博物馆的建议
关于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几点建议
关于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逐年提高烟草制品税率和价格的建议
【会议发言】
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言“大力推进政务诚信”
【社情民意】
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剂量管理的建议
2013年
【提案】
关于促进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平等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中医药职业技能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中华文化海外多途径传播的建议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和安全监管的建议
关于建立“一体两翼”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县乡村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于再次呼吁建立重量针灸医院的建议
关于设置公务车统一标识的建议
加大对在中国注册的中医药国际组织的支持势在必行
【会议发言】
关于加快中医药立法和完善管理体制建设的建议
【社情民意】
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务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
别把火车站、飞机场等交通枢纽变为超级商场
让安全检查更人性化一点
2014年
【提案】
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对户口本和身份证信息复查审核的建议
理顺两岸中医药类产品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两岸中医药服务贸易
关于落实和促进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组织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国家战略的建议
减数量提质量狠抓落实,使提案由“纸上”落到“地上”
完善医疗卫生的政策机制,确保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
面对拆迁纠纷,加强城市精细规划和功能定位是关键
关于推进医改时要特别注意“三医”联动的几点建议
【会议发言】
新一届政府更加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两岸和平统一发展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
我国应抓住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动权
【社情民意】
呼吁:将肺动脉高压等重大疾病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高考学生录取工作方式方法亟待完善
2015年
【提案】
关于增加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提高服务价格的建议
关于挽救针灸针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三点建议
关于对手机新媒体平台开展养生科普宣传监管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养生保健服务类市场监管的建议
关于推广普及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建议
关于在“基本医疗卫生立法”中注重基本的几点建议
关于中医药“走出去”后如何做大做强的建议
【会议发言】
关于增加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调整服务价格的建议
【社情民意】
加大对侵权主体的惩罚力度,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2016年
【提案】
关于国务院尽快颁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建议
关于国内卷烟包装采用大幅图形警示的建议
推进医改,必须构建全民健康、诊疗信息共享平台
关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中药颗粒剂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拍摄影视作品,大力宣扬屠呦呦的建议
关于完善机场陕线服务,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建议
【会议发言】
落实政策完善机制,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社情民意】
解决因病返贫的关键在于扫除制度性贫穷
关于加大对贫困山区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的建议
2017年
【提案】
关于规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的几点建议
关于建立全国基本医保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议
关于以“互联网+老年人关怀之家”推进中国智慧养老的提案
关于实现室内公共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建议
关于中西医并重、扩大中医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建议
关于保护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建议
关于多部门联合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再次呼吁建设国家中医药(针灸)博物馆的建议
关于从国家层面确认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患关系法律属性的建议
【会议发言】
关于深层次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几点建议
【社情民意】
关于“一带一路”与中医药走出去的建议
十九大应该关注三件事
随感·报道
委员随感
我对参政议政的理解与实践体会
关于参政党民主监督问题的思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6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结业发言
尽心引领组织成长,竭力履行参政党职责
关于新时期参政党履行民主监督的若干思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39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结业发言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党派“四新”要求的理解与实践路径
关于从“源头”上脱贫的三点建议
媒体报道
倡一体两翼,盼顶层设计
一份提案 一份真情
“刮痧必须出痧”?这项研究让刮痧走向规范化
对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给予补偿
以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未雨绸缪,建立国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杨金生谈中医药立法意义:承认中医药的科学地位
要推动医改,必先调动医生积极性
鼓励扶持“医养结合”
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民营医院发展倒逼公立医院改制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大做强
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不简单,他让刮痧板有了国际标准
摘要
    自述:我的履职经历
     学至中医博士,加入中国致公
     我叫杨金生,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陕西扶风人。1981年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学习,期间我曾担任班长、大学生科协秘书长等职,上大二我就认真书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86年陕西中医学院要为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择优选拔两名优秀学生,选拔方式共分为五关且非常严格。第一关是对动员报名后考试课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86/210),第二关的选拔综合考试,包括大病案书写考评、题为“论纪律”的作文考试和随机抽题的上课试讲考核(40/86),第三关为体检、政审、约谈(32/40),第四关由中医系、中药系和针灸系等系的6个班主任协商推荐(4/32),第五关是通过院党委会研究,从符合条件的4位学生中确定两名,最终我和李瑛同学非常有幸地被选中,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我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中医辨证三室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在科室主任王家恩教授的领导下,开展中医“重阳理论”和中风病的辨证研究。1988-1992年我作为专享的年轻医师,被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安排到“中德合作中医门诊部”从事临床医疗和翻译接待工作,得到了陆广幸、包景珍、沈绍功、周超凡、王淑兰、孔令诩等老一辈中医专家的真传和教诲,业务和政治上积极上进,1992-1993年度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参加卫生部培训的入党优选分子;1995-1998年我在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攻读医学博士,开展中风病的防治研究,提出了:中风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视血压、血流和血管壁与中风病发生的关系,突出中风病先兆症的预防,不但可以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提高,降低致残率,减轻家族社会负担,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在这期间,我有幸认识了副所长王致谱教授,他的爱人陆希慧老师是中国致公党党员,她推荐和介绍我加入了致公党。1999年2月,我正式加入了中国致公党,此后就负责致公党东城区工委的信息和宣传工作,走上了“参政为民、致力为公”的多党合作之路。
     初为基层干部,履职干劲十足
     2001年我当选致公党东城区工委副主委,分管信息与参政议政工作,2002年任政协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委,2007年任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秘书长等,直到2011年东城与崇文两区合并。经过东城区十年党派和政协工作的历练,我积累了丰富的参政议政经验,在本职和兼职工作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业务上,我于1999年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负责人。党派兼职上,除了任东城区工委副主委以外,还被推荐为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委、致公党北京市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委、致公党中央青年骨干分子等。
     我围绕东城区的中心工作,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深入调查研究,执笔撰写或参与的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累计60余篇,如“关于东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调研”“关于东城区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分析与建议”“关于东城社区常见矛盾纠纷的调研分析与建议”以及“实行医疗逐级转诊制度,缓解群众到大医院看病难问题的建议”“发挥医卫系统的优势,普及医学知识,加强健康教育的建议”等等,分别获得统战部、致公党和政协等部门颁发的优秀调研报告成果奖、优秀提案、优秀党员、优秀干部、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和党派工作经验的积累,使我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政治道路的决心。
     竞聘任职副所,四十而立有为
     2005年8月,我通过公开竞聘,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此后又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又被针灸研究所推荐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跟随有名针灸学家、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从事博士后传承研究工作。我系统总结了程莘农院士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仅在学业上真正成为程莘农院士的学术继承人,而且在政协履职上也继承了程莘农院士三届委员之业。
     2008年我又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致公党中央等单位推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信息委员会委员以及公安部监督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致公党中央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我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中医外治法重大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国家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等等也陆续中标,同时于2012起任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法定代表人)、副会长,真是喜讯纷至沓来。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