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公教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中公版 2020

中公教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中公版 2020

  • 字数: 63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44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0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本书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要求进行编写,知识体系力求覆盖考点,与真题相契合。具体来说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本书特色一:契合考情,涵盖要点
编者严格依据考试要求,深入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总结了高频考点和命题趋势。本书的知识体系建构涵盖大纲内容,网罗知识要点,并以精简、凝练的语言进行阐述,方便考生进行记忆。
本书特色二:内容实用,直击考点
在知识编写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追求考生运用知识作答的实用性。在每章后通过模拟题的练习帮助考生及时检验学生效果,查缺补漏;在图书内容的讲解中,不断追求作答的有效性,例如,在学科知识和教学设计这一部分,为了帮助不同学科的考生有效备考,在学科知识部分结合考试规律,总结了实用的内容,在教学设计部分,提供了可参考的书写模板。
本书特色三:巧设模块,助力备考
作为一本考试辅导教材,本书不断优化结构,力求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备考指导。“真题再现”板块,列举了重要的考试真题,让考生通过真题考查的内容和频率,快速明确考试要点;“备考锦囊”板块,在部分常考知识点或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备考点拨,帮助考生跨越难关;知识拓展板块,为考生扩展适当的知识储备,以应对灵活的出题方式。
本书特色四:视频讲解,灵活学习
书中重要真题附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相应题目的视频讲解,能够帮助考生答疑解惑,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重要章节开始前,扫码二维码并付费1.99元,可获得本章备考点拨课程。另外,购买本书还可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帮助考生实现主要科目备考拓展知识学习,在线模拟练习,高清视频复习 。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本书在编写上秉承“考试要求”和“真题考点”两个标准。
严格依照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学段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要求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全书共七章内容,即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研究,在书中设置真题再现、知识拓展、能力提升训练等板块。真题再现把知识点的讲解和命题方式直观呈现;知识拓展补充重要考点,便于考生理解;能力提升训练选取难度适中、契合真题的练习题,满足考生学练结合的需要。
目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攻略(1)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0)
考点聚焦(20)
考点梳理(21)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1)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8)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6)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39)
五、教育目的(43)
六、教育制度(47)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52)
考点聚焦(52)
考点梳理(52)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52)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53)
第三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54)
考点聚焦(54)
考点梳理(54)
一、学校管理概述(54)
二、学校组织机构(55)
三、学校的运行机制(56)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7)
考点聚焦(57)
考点梳理(58)
一、课程概述(58)
二、课程类型(59)
三、课程理论流派(63)
四、课程目标与结构(64)
五、课程内容(66)
六、课程资源(69)
七、课程设计与开发(70)
八、课程实施与评价(72)
九、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3)
第五节学生与教师(78)
考点聚焦(78)
考点梳理(79)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79)
二、教师及教师职业(80)
三、教师专业发展(85)
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87)
五、师生关系(90)
第六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92)
考点聚焦(92)
考点梳理(93)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93)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93)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98)
本章精选习题(104)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108)
考点聚焦(108)
考点梳理(108)
一、心理学概述(108)
二、认知(109)
三、情绪与情感(129)
四、意志(130)
五、个性心理(133)
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140)
考点聚焦(140)
考点梳理(140)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40)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培养(143)
三、心理发展的理论(147)
四、学生的个别差异(152)
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154)
考点聚焦(154)
考点梳理(155)
一、学习概述(155)
二、学习理论(157)
三、学习策略(165)
四、学习迁移(170)
五、学习兴趣(172)
六、学习习惯(174)
第四节小学德育与美育(175)
考点聚焦(175)
考点梳理(176)
一、品德与品德形成概述(176)
二、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79)
三、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182)
四、小学德育过程(186)
五、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188)
六、小学美育(193)
第五节小学生安全教育(194)
考点聚焦(194)
考点梳理(195)
一、小学生的医疗保健常识(195)
二、小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预防(197)
三、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200)
第六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6)
考点聚焦(206)
考点梳理(20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207)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07)
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208)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211)
本章精选习题(215)
第三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220)
考点聚焦(220)
考点梳理(220)
一、班级与班集体(220)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221)
三、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223)
四、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226)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228)
考点聚焦(228)
考点梳理(228)
一、班主任概述(228)
二、班主任的基本素质(230)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31)
第三节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235)
考点聚焦(235)
考点梳理(235)
一、班队活动的概念(235)
二、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235)
三、班级活动(236)
四、少先队活动(239)
五、课外活动(240)
六、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244)
本章精选习题(246)
第四章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250)
考点聚焦(250)
考点梳理(250)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250)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50)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250)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251)
五、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251)
第二节教案设计(253)
考点聚焦(253)
考点梳理(253)
一、教案的概念及形式(253)
二、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与要求(254)
三、教学目标设计(255)
四、教学重难点设计(257)
五、教学过程设计(258)
六、作业布置(261)
七、板书设计(261)
第三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262)
考点聚焦(262)
考点梳理(262)
一、综合课程的概念和类型(262)
二、综合实践活动(263)
第四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266)
考点聚焦(266)
考点梳理(266)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266)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266)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267)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267)
第五节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268)
考点聚焦(268)
考点梳理(268)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268)
二、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272)
三、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276)
第六节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278)
考点聚焦(278)
考点梳理(279)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279)
二、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知识(281)
三、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285)
第七节小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288)
考点聚焦(288)
考点梳理(288)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288)
二、小学英语教学法基础知识(290)
三、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设计(295)
第八节小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299)
考点聚焦(299)
考点梳理(299)
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目标(299)
二、小学音乐课程内容(300)
三、小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301)
四、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305)
第九节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307)
考点聚焦(307)
考点梳理(307)
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307)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专业知识(308)
三、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设计(315)
第十节小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317)
考点聚焦(317)
考点梳理(317)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目标(317)
二、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318)
三、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326)
本章精选习题(327)
第五章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330)
考点聚焦(330)
考点梳理(330)
一、教学的概念(330)
二、教学的意义(331)
三、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31)
四、教学过程概述(331)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33)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335)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方法(336)
考点聚焦(336)
考点梳理(337)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337)
二、小学常见的教学原则(337)
三、教学方法的概念(342)
四、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342)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348)
六、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349)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349)
考点聚焦(349)
考点梳理(349)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349)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350)
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354)
第四节课堂教学的实施(356)
考点聚焦(356)
考点梳理(356)
一、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356)
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360)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361)
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63)
五、课堂管理(364)
六、课堂教学总结(366)
第五节学习动机(367)
考点聚焦(367)
考点梳理(367)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367)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368)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368)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370)
五、学习动机的理论(371)
六、学习动机的激发(374)
第六节学习方式(376)
考点聚焦(376)
考点梳理(376)
一、知识的学习(376)
二、技能的形成(380)
三、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382)
本章精选习题(383)
第六章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教学评价(388)
考点聚焦(388)
考点梳理(388)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388)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388)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389)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390)
五、教学评价的类型(390)
六、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393)
七、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395)
第二节教学反思(395)
考点聚焦(395)
考点梳理(395)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395)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396)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396)
四、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397)
五、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398)
本章精选习题(398)
附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节选)(40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04)
摘要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攻略
     一、考情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二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的素养,题目的综合实践性较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内容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与学科知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
     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型、题量、分值具体分布见下表。
     题型 题量/道 每题分值/分 总分/分 合计/分
     单项选择题 20 2 40 150
     简答题 3 10 30
     材料分析题 2 20 40
     教学设计题 6选1 40 40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中的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实施、教案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内容的掌握。在历年真题中,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为20道,所占分值为40分,约占总分值的27%。单项选择题考查的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和题量分布如下。
     1.教育基础
     单项选择题中教育基础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教育学基础知识 2 3 5 1 4 2 4 4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 4 3 3 4 3 2 4 2~4
     学生与教师 1 0 0 1 1 2 0 0 0~2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1 1 1 0 0 1 1 1 0~1
     题量总计 7 8 9 5 9 8 7 9 5~9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分布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题量为5~9道,题量较多。所以,该部分是单项选择题的重点考查部分。
     (2)具体来说,“教育学基础知识”模块在历年中均有考查,且题量较多。该部分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考生需要加以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块是历年考试的必考内容,该部分包括课程的一般知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对于“学生与教师”模块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模块,考生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复习。
     [例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的这句话反映了()。(2019年下半年真题)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解题思路]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在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的过程中,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的”。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题干中的这句话体现了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本题选c。
     2.学生指导
     单项选择题中学生指导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心理学基础知识 2 1 1 2 1 1 1 2 1~2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 0 0 1 1 0 0 2 1 0~2
     小学生学习指导 1 1 1 1 0 2 0 2 0~2
     小学德育与美育 1 1 1 1 1 1 1 1 1
     小学生安全教育 1 1 1 1 0 1 1 1 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 1 0 1 1 1 1 0 0~1
     题量总计 5 5 5 7 3 6 6 7 3~7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分布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题量为3~7道,题量较多。备考时,考生需要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必考内容进行重点复习。
     (2)具体来说,该部分的考点分布较为均匀,各模块在历年考试中均有涉及,其中,“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和“小学德育与美育”模块几乎是历年必考内容。考生备考时应全面复习,不要遗漏。
     [例2]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于()。(2019年下半年真题)
     a.生理自我时期
     b.社会自我时期
     c.心理自我时期
     d.精神自我时期
     [解题思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会经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题干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说明其十分注重自己的社会关系,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处于社会自我时期。故本题选b。
     3.班级管理
     单项选择题中班级管理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班主任工作 0 0 0 1 0 0 0 0 0~1
     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 1 1 1 0 2 1 1 0 0~2
     题量总计 1 1 1 1 2 1 1 0 0~2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分布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题量较少,所占分值不高。
     (2)具体来说,“班主任工作”模块在单项选择题中很少考查。相对而言,“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模块是近几年本部分的常考点。
     [例3]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制教育报告会属于()。(2019年下半年真题)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主题活动
     d.文体活动
     [解题思路]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题干中的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属于主题活动。故本题选c。
     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它是以让学生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社会活动是指某个人参加的有关社会上各行各业或某一社会性质问题调查或走访的活动,具有以社会为媒介的性质,是基于“社会”这一事物产生的。
     文体活动是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总称。
     4.教学设计与学科知识
     单项选择题中教学设计与学科知识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教案设计 1 1 1 1 0 1 1 1 0~1
     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0 0 0 0 0 0 1 0 0~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0 0 0 1 0 0 0 0 0~1
     题量总计 1 1 1 2 0 1 2 1 0~2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分布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题量较少。
     (2)具体来说,相对于本部分的其他模块,“教案设计”模块是单项选择题的常考知识点,几乎历年考试都会考查,常考知识点为导入方式和教学目标的类型。备考时,考生应有所侧重。
     [例4]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2019年下半年真题)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题思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是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常用的表述方法有熟记、理解、掌握、了解、知道、区分、分析、判断、评价、拓展、运用、表达、复述、转述、改写、收集、提取、观察、推测、发现等。题干强调了解和知道相关知识,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故本题选a。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促进能力发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教学实施
     单项选择题中教学实施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教学概述 0 0 0 0 1 0 0 0 0~1
     教学原则与方法 2 2 0 3 1 1 1 2 0~3
     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 1 0 1 1 1 1 1 0 0~1
     课堂教学的实施 0 0 0 0 0 1 0 0 0~1
     学习动机 1 1 1 0 1 0 1 0 0~1
     学习方式 1 1 1 1 2 0 0 0 0~2
     题量总计 5 4 3 5 6 3 3 2 2~6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题量为2~6道,题量较多。该部分多涉及教学实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密切相关,考生应重点复习。
     (2)具体来说,“教学原则与方法”模块是历年考试的常考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学习方式”“学习动机”模块次之;“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实施”模块考查相对较少。
     [例5]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2019年下半年真题)
     a.符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解题思路]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构成的复合意义。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前提。题干中,对于“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小学生学习的是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命题学习。故本题选d。
     辨别学习是加涅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之一,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6.教学评价与反思
     单项选择题中教学评价与反思部分的历年考点分布见下表。
     模块 2019下 2019上 2018下 2018上 2017下 2017上 2016下 2016上 考查题量
     教学评价 1 1 1 0 0 1 1 1 0~1
     题量总计 1 1 1 0 0 1 1 1 0~1
     从2016—2019年真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该部分的考点有以下规律。
     (1)总体来看,该部分内容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题量至多为1道,甚至有部分年份真题的单项选择题中未考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