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交减负 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

社交减负 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李维文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537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被社交所累,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巩固人脉的心理,我们会有意地与认识的人多接触;为了拓展社交圈子,我们还会不断地认识新朋友。然而由于不会判断人际关系的价值,我们常常被这种无意义的忙碌拖累,这就是无效社交。
无效社交无法将人际关系转化为有效人脉,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已经深陷社交泥潭。
《社交减负:快速清理无效的人际关系》作者李维文倡导人们进行社交“减负”。他在书中揭示了被无效社交所累的现代人的处境,教大家识别无效社交,清理无效人脉;并且从典型案例中提炼出社交减负的五大原则,帮大家获得真正高效的人脉,提升社交质量,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创造优良的社交环境。
作者简介
李维文,旅美华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与美国政坛神秘的“公关黑手”史密斯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参与了多起跨国企业的收购谈判。在转向自己更感兴趣的人脉公关领域后,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在六度人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很好的研究成果,著有《六度人脉》等百万级畅销书,每一本书都斩获“当当网终身五星级很好图书”荣誉。
目录
第一部分根源探索:停止无效社交
第一章过度社交正在“杀死”我们的生活
时间都去哪儿了-4
朋友很多,但你仍然孤独-12
人脉丰富,却仍然寸步难行-19
你的朋友有多少是“垃圾人”-25
什么是过度社交-30
知识点回顾-40
第二章我们为什么会过度社交
功利心态:多个朋友多条路-44
害怕孤独:我不想成为不合群的人-52
依赖心理:我需要有人替我做决定-58
缺乏存在感:我需要更多的人肯定我-63
愧疚心理: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邀请-73
知识点回顾-75
第二部分群体接触:社交减负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本质
社交的目的是什么-82
正确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91
人际关系的三个圈层-97
知识点回顾-104
第四章保留优质的人际关系,提升朋友的质量
交心的朋友不必多,有几个就可以了-108
人际交往应该相互享受,而不是互相拖累-116
有四种人我们一定要结交-124
知识点回顾-132
第五章清理无用的人际关系
社交减负五大原则-138
通讯录中70%的联系人可以立刻删除-143
区分“工作关系”和“生活中的朋友”-149
你的手机多久没有关机了-155
减少主动的社交曝光,适度保持神秘感-163
知识点回顾-170
第六章如何认识厉害的人
朋友很少,也不要“病急乱投医”-174
为什么你认识他,他却不认识你-181
寻求价值匹配,展示你被人需要的东西-186
厉害的人时间有限,如何向他介绍你的想法-194
“茶水间社交”三原则-200
知识点回顾-203
第三部分自我提升:能力是1,人脉是后面的0
第七章学会享受独处
做一个“享受独处”的人-210
在独处中潜心修炼,为梦想努力-215
开列“社交清单”,建立“自律时钟”-221
行使我们的“不知情权”-228
知识点回顾-235
第八章能力是1,人脉是0:提升你的内在力量
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而不是忙着社交的人-238
要有让人感到舒适的能力-242
找准定位,不自我设限-249
提升沟通力:能够高效地沟通,才能高效地社交-253
提升发展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刷新朋友圈-256
提升自律力:让自己成为“最想成为的人”-259
提升格局,做个拥有高人格的人-263
知识点回顾-268
后记-271
附录:社交减负的33条指导原则-277
摘要
     时间都去哪儿了 国外一项关于人们使用社交工具时长的研究发现:即便以保守的数据计算,每个人一生中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总时长也至少达到了五年零四个月,比人们花在吃饭上的时间还长。其中,每个人平均每天在脸书(Facebook)上花掉35分钟(这个数据正飞速增长),在色拉布(Snapchat)上也要花掉25分钟。算起来,人们每天花在这两种社交软件上的时间足足有一个小时。 我们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无一例外都是在社交:聊天、分享信息、交新朋友、维护关系,顺便打打游戏。从打开手机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启动了加速模式。你以为这些时间都拿来做所谓的正事了,其实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接近意识不到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总是在事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事情与社交没有多大关系。 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机会思考真正对生活有意义的问题。 不是在交朋友,就是在交朋友的路上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微信占用了人们太多的精力。他毫不讳言地称微信用户的使用频率太高了,脱离了原本把它开发出来用于帮助人们高效社交的目的。张小龙还认为,我们朋友圈里的无用信息太多,缺乏实质性的作用,却让许多人深陷其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工具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人际互动的效果却很差,这种感觉是很糟糕的。 我们为什么执迷不悟,把大把时间花在社交上? 第一,认知误区,觉得朋友多了好办事。“社交决定一切”的错误观念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结交朋友而不是自我提升上。这种对社交的误解,导致社交文化的扭曲。出于功利的目的交友,使得“社交”这个词逐渐变味。 第二,害怕孤独。许多人由于受到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内心有深深的孤独感,对朋友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离不开别人,需要他人的肯定才会有存在感和安全感。 第三,受到环境和工作的影响。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及从事的工作对人际关系十分依赖,那么社交就成了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它会迫使我们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四,“上升焦虑”所导致的过度社交。现代人普遍存在“上升焦虑”,因为房子、车子、好工作以及子女的教育等,均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为了不落于人后,他们便在社交上下大功夫。他们想交到更好的朋友,好让人际关系成为自己上升的助力。 人们常说:“应酬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应酬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应酬专家用来安慰自己和别人的说辞。上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正准备走进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写字楼招待大厅的一位经理就在对他的下属如此谆谆教导,要求他们务必专心学习社交礼仪,学会和别人联络感情,增加朋友储备,用工作之余的应酬搞好关系。不过,问题恰恰出在这句话上。他们宁愿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也不想在能力的提升上更用心一些。(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