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奋马扬蹄——厦门特区建设群英谱 上
字数: 17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1-01
商品条码: 978756157419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年,厦门从昔日封闭的海防前哨成长为亮丽的特区重镇。
各路建设大军涌现出优异的突击队与排头兵:他们中间有学徒出身、自强不息、三度涉险南极的“中华技能大师”盖军衔;有披荆斩棘,率领国贸挺进“世界500强”的何福龙;有敢吃螃蟹,首位到厦独立投资的港商曾琦;有厦门信息化建设开拓者、全国劳模李振群;当波音757的银翼掠过高崎航空港,大陆首条海底隧道正被曾超的“路桥”们打通;当《鼓浪屿之波》的旋律漫过郑小瑛的指尖,实小老园丁的双鬓又染白了许多……
厦门特区建设的群英们,正是这场伟大历史变革的见证者。他们从不同行业角度,讲述风云变幻的亲历,谱写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目录
天堑变通途
——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曾超口述实录
敢为天下先
——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董事王泽源口述实录
使命与担当
——厦门国贸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何福龙口述实录
人民邮电为人民
——福建省移动公司原党组书记李振群口述实录
我的中国制造梦
——香港宏泰集团、厦门宏泰集团董事长曾琦口述实录
从小学毕业生成长为“技神”
——妻子讲述盖军衔的故事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
——厦门爱乐乐团首任艺术总监郑小瑛口述实录
让孩子快乐学习成长的“教育魔法”
——厦门实验小学原校长尤颖超口述实录
附录 厦门表彰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杰出建设者
后记
摘要
天堑变通途——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曾超 口述实录 口述人:曾超 采访整理人:李珊 时间:2018年6月4日上午 地点: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口述人简介: 曾超,男,1958年10月出生,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在厦门桥隧结构工程的科学攻关、重大技术突破和工程现场技术管理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作为亚洲第一座三跨连续全漂浮悬索桥——海沧大桥,以及大陆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翔安隧道的技术总负责,被誉为“肩扛两座通道”的工学博士。在工程可借鉴经验不多的条件下,他知难迎难,勇于尝试,突破了多项重量施工技术难关,填补了国际、国内隧道建设的多项空白,高标准、高品质完成了这两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先后获福建省“科技进步集体一等奖”、“重点项目建设功臣”、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重视科技创新,始终把系统化的科研、试验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保障和推动力,合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取得显著效益。他依靠国内技术力量,主持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桥梁、隧道的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成果。厦门海沧大桥在全省首获我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优选荣誉奖——詹天佑奖。 他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创造条件让年轻技术人员接受磨炼,他们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厦门工程界的栋梁之材。他潜心学术研究,在重量核心刊物发表了数十篇专业论文。 李珊:曾总,您是怎么到厦门路桥的? 曾超:我在福建泉州出生,1978年到西南交大去读书,一直读完博士,然后又留校工作了四年,在成都一共待了十四年半。1993年的时候听说厦门要建一个跨海大桥。我的专业是桥梁结构工程,觉得在学校工作一直是纯理论,如果能够干一点实际工程,会更有意义。 当时我厦门的同学告诉我,是潘世建副局长负责海沧大桥的筹建,要找就去找他。我谁也不认识,也没有任何关系,就拿着自己的简历,跑到交通局门口去等他。当时交通局还在思明北路。见到他,我先做了自我介绍。他很客气,讲他们欢迎我来,但是又担心我这个博士来到这里没用武之地,会不会大材小用了。所以他建议说:“要不这样,你就先借调到我们这里,过来工作一段时间,看能不能适应。能,你就过来;不适应,还可以回学校。”我想,既然下了决心来,就应该不留退路。不然一遇到困难,就可能想打退堂鼓。我讲,还是一步到位算了。他说行,就把我的材料接了。就这样,我就过来了。 李珊:从高校到企业,能适应吗? 曾超:1993年6月,路桥公司为了海沧大桥建设这个项目成立。当时的公司才二三十个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建设、管理、营运,包括还债,全部都管。公司成立的时候,潘世建同志担任总经理,我们都叫他潘总。潘总在会上说:“我是不论学历的,不论你是博士,还是中专生,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最后要看你的能力。”所以,我刚来的时候,也是从最基层做起。公司也没有房子,那个时候我们住在莲坂农民的出租房里,我和那些小年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三个人一个房间。我爱人过了几年才调过来。最难受的时候,会深夜一个人坐在莲花的马路牙子上痛哭,觉得委屈又茫然。 刚来的时候,那种心理落差还是很大。在学校里都得叫我老师的小年轻如今跟我平起平坐,一开始,还是蛮困难,挺不适应的。比如说,在学校比较超脱,做一些比较高端的研究,不会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现在工作性质变了。当时我做的那些事,可能中专生、大专生都能做。比如说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在做前期研究,经常要开各种各样的大型的专家论证会,请了很多国内的专家,还请日本的专家。我就做过接机呀,接待呀这些活儿。心里头也很委屈,我一个博士,做这些杂务,还有打字。 李珊:打字? 曾超:对啊,各种会议文件需要打字。那个时候我自己学了五笔输入法,可以用电脑盲打,我打字的速度比我们单位专职的打字员还要快。就干这些事。所以我中途也曾经想回学校去。我就给潘总讲这个事。这个时候,他就帮我分析。他说:“你回学校做科研,也是一种方向,但是留下来,你接触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工程。既然出来了,就咬紧牙嘛,克服一下困难。”我还是听他的,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要不然,我可能打道回府了。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