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线 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2册)

东线 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2册)

  • 字数: 6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朱世巍
  • 出版日期: 2020-02-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408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东线》系列丛书,由有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讲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从1943年初到当年夏天,苏德战场南部的战争进程。1943年初,德军在东线南部遭受连续惨败,直到在哈尔科夫反击之后才稳住阵脚。苏德战场因此迎来较长的平静时期。而随着战局的改观,交战双方都在考虑以何种方式结束战争。因此需要一次战役来检验新的力量对比。1943年夏季,德军集中了庞大的装甲部队,在库尔斯克发动了苏德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但很快失败。红军乘机收复了哈尔科夫和奥廖尔地区。
目录
上册
引子战争:死神的祭礼场
序章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东线其他战区(概述)
一、东线北段形势/009
二、东线中段形势/O11
三、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战区/014
四、东线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015
第一章第二个冬天:1943年初东线南部大震荡
一、战役态势/023
二、从顿河上游到罗斯托夫/028
三、南线全面攻势/048
第二章哈尔科夫之战
一、红军收复哈尔科夫/063
二、曼施坦因的反击/074
第三章1943年的春天:短暂的平静
一、1943年春季的东线以及世界形势/099
二、希特勒的决策/116
三、苏联的1943年夏季战略/131
四、战役间歇/142
第四章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的东线
概述/157
……
下册
摘要
    一、东线北段形势 1942年间,东线北段和中段战局,主要围绕莫斯科会战形成的几个战略突出部展开。 东线北段,苏德两军在列宁格勒和杰米扬斯克两个方向交战。 列宁格勒方向。1942年冬末春初,红军竭尽全力地努力,企图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但未能取得显著效果。德国人则维持着对列宁格勒的炮击和空袭,并企图消灭港口内的苏联海军舰艇。 当德军从冬季大反攻中恢复过来后,再度策划进攻列宁格勒。为此,希特勒决定加强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并在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从东线最南段的克里木,将德第11集团军的一些部队调到遥远的北方战线。包括800毫米口径“多拉”巨炮在内的一些超级火炮也被部署到了列宁格勒方向。同时,出于对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指挥能力不满,希特勒决定让克里木的征服者——曼施坦因来指挥这次战役。 就在德军调兵遣将之际,8月19—27日,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却先后发动进攻,向姆加和锡尼亚维诺方向实施冲击。苏联人企图以此来结束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经过激战,红军一度突破了德第18集团军阵地。德军顿时陷入危险境地,被迫调来大量援兵,并将原本用以攻击列宁格勒的第11集团军投入反击。这些举措迫使红军在10月初结束了这次进攻。苏联人为列宁格勒解围的计划落了空。但德国人因为兵力和弹药遭到严重消耗,攻打列宁格勒的计划也同样破产。 杰米扬斯克突出部方向。1942年5月问,苏军西北方面军继续着194l一1942年冬季反攻后的攻势。但由于苏军战术的拙劣和德国航空兵对地面部队的有效支援,红军的进攻惨遭失败。俄国人肃清拉穆舍沃走廊的企图也未能达成。经过多次残酷交战,杰米扬斯克突出部成为了无数人的丧魂之地,众多苏德家庭在这里失去了亲人。这个血肉磨盘,也因此得到了“小凡尔登”的名声。 总体而言,苏联人在1942年间,在东线北段发动了多次凶猛进攻,却基本都无功而返。但德国人也因连遭猛攻而丧失了进攻能力,大量兵力被牵制在了这个战区。在1942年6月初,德北方集团军群有34个师,而在10月底则为44个师。到1943年4月1日,该集团军群依然拥有42个德国野战师,兵力多达642000人。 二、东线中段形势 在东线中部,苏德两军在大卢基到奥廖尔15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峙。如笔者拙作《东线:命运——斯大林格勒》介绍的那样,苏联人在1942年曾判断德军可能在这一方向恢复进攻,以夺取莫斯科。因此,红军最庞大的重兵集团被配置在这个地区。 德国人在1942年夏季对莫斯科到底有多大野心?这也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但德中央集团军群至少指望德军在东线南段发动“蓝色行动”后,可以迫使苏军削弱东线中段的部队。然后德国人就可以从这里乘虚而人。 为此,中央集团军群也制订了一些作战计划,其中就包括所谓的“飓风”战役。其目的是消灭尤赫诺夫、基洛夫和别廖夫三角地带的苏军,并推进到奥卡河和沙尼亚河一线。 但当东线南段德军实施进攻后,东线中部苏军兵力并没有明显削弱。相反,苏联人7月还在布良斯克方向实施了进攻。虽然成效不显著,却迫使德国人放弃了“飓风”战役。 7月9日,希特勒决定实施一次规模小一点的战役——“旋风”。目的是为未来进攻莫斯科建立出发阵地。而在近期,德国人则可以通过“旋风”,缩短苏希尼奇地域的战线,以腾出兵力参加第9集团军向奥斯塔什科夫进攻的“德弗林格尔”战役。“旋风”发起时间预定在8月7—9日。 但在7月底,苏军又发动了勒热夫一瑟乔夫卡战役。苏联官方史料解释这次战役是为了阻止中央集团军群德军增援南部战线,但也毫不讳言拔除勒热夫这个威胁着莫斯科的德军突出部的企图。 战役从7月30日开始。8月,苏西方面军第31、20集团军推进到勒热夫一维亚济马公路,并与前来阻止的德国装甲部队展开激战。加里宁方面军也得以逼近勒热夫。在苏军两路强攻下,德第9集团军陷入苦战,有个团在一周时间内就失去了8个指挥官。苏联方面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战场森林内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恶臭味。 由于苏军的强大攻势,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卢格要求取消“旋风”行动,将预定使用在这次战役中的装甲部队(500辆坦克)用来援助第9集团军,但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8月11日,“旋风”行动开始。德第2装甲集团军向苏希尼奇附近的苏军发起进攻。但因为兵力不足,加上苏军阵地坚固、雷场遍地,德军付出了巨大代价。8月22日,进攻被迫停止。这次失败对希特勒个人打击很大,以至于宣称这是1942年优选的错误。 8月23日,苏联军队的勒热夫一瑟乔夫卡战役也已经结束。苏联人既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占领勒热夫,也没有能在这一地域的伏尔加河右岸建立登陆场。但在德国方面,由于德第9集团军遭受的巨大压力和损失,陆军总部要求该集团军撤退的呼声也开始高涨。 斯大林格勒大反攻开始后,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在朱可夫的协调下,再度进攻德军第9集团军防守的勒热夫突出部。苏联人企图以此防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