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做对了什么 国际政要精英全球访谈
字数: 2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1-01
商品条码: 978721309505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历史性成就,中国正以靠前的自信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众多国际政要和知识精英对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国道路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探寻中国成功的秘密。为彰显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展示“中国之治”的优势,帮助读者了解国际政要、知识精英对中国的分析和观察,我们将环球时报记者对这些人物的访谈汇编成书,给读者呈现一场全球声音和智慧的盛宴,客观展示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成就。 本书视角独特,话题鲜活丰富,说理透辟,持论公正,文字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看到世界局势跌宕起伏的同时,深入理解中国的非凡成就以及中国道路之于世界的深远意义,是礼赞新中国发展成就、展示中国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水平的优秀通俗读物。
目录
序探索中国成功奥秘成国际显学001
第一篇治理模式: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在哪里
[墨西哥]海因茨·迪特里希:执政党的素质决定了中国成功003
政党大会:一场中共重量“公开课”011
美俄学者谈“中共学”和国家治理: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很难了解中国017
[英国]罗思义:没错,“中国模式”优于“西方模式”022
欧美学者:反思西方政治制度,中国崩溃论成笑柄025
[加拿大]贝淡宁:用贤能政治衡量中国体制更合适032
[美国]奈斯比特夫妇:近十年,中国已成学习型社会037
[英国]马丁·雅克:中国不可能采用西式民主044
中外学者:无论在理论还是制度实践层面,中共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执政党051
美国媒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引领中国走向成功的055
第二篇经济增长:为什么我们相信中国经济
[美国]傅立民:我亲历中国变革,但低估了速度059
中外学者:“美国重建中国论”,荒诞!067
多国经济官员:我们相信中国经济074
中外学者:深改这五年,中国发展从量变至质变077
美澳媒体:中国崛起的故事远未结束085
[俄罗斯]谢尔盖·格拉兹涅夫:学习中国经验092
欧美学者:西方不应把中国企业视为“异类”100
[美国]薄瑞光: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106
国际社会盛赞中国的脱贫成就:人类历史的“惊人之举”109
[英国]麦克·贝茨勋爵:我想了解中国如何让那么多人脱贫114
第三篇大国外交:为什么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韩国]潘基文:没有中国全球领导力,什么都做不了121
多国前政要谈全球治理“中国范儿”130
[美国]基辛格:特朗普冲击下的世界秩序,对俄和对中关系要自问132
[俄罗斯]杰尼索夫: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已在桥上137
[缅甸]吴帝林翁:“中国是缅甸的真朋友”144
美国媒体:美智库报告误读了中国151
俄罗斯媒体: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外交获得认可154
英国媒体:中国经济外交影响力在与日俱增!156
第四篇联通世界:为什么“一带一路”会重塑全球化
[英国]彼得·弗兰科潘:中国重塑世界,西方时代终结161
[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我对“一带一路”态度积极170
7位知名前外国政要谈“一带一路”174
[冰岛]索尔达松:“冰路”和地热拉近冰岛与中国176
南太平洋岛国大使:“我们选择靠近中国”179
[阿塞拜疆]沙辛·穆斯塔法耶夫:我们非常信任中国189
[意大利]迈克·杰拉奇等:“一带一路”能将我们的国家从昏昏欲睡中唤醒192
[匈牙利]西亚尔托:“谈到中国,欧盟就出现一种恶劣的伪善”197
[日本]进藤荣一:炒作“中国债务陷阱”非常荒诞200
[美国]黛博拉·布罗蒂加姆:中国掠夺非洲?错!205
美国媒体:“一带一路”将引领新的全球化2.0!211
第五篇聚焦中美:未来的大国关系如何发展
[美国]吉米·卡特:中国没把一分钱浪费在战争上!217
[美国]史蒂芬·罗奇: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220
[美国]方大为:贸易战必须结束,不管谁当总统227
[美国]罗伯特·基欧汉:中国崛起势必带来冲突?错!234
[英国]马丁·雅克:善于学习的中国必须与众不同240
[美国]史蒂芬·欧伦斯:三大纽带仍连结中美248
[日本]丸川知雄:中美根本不可能“科技脱钩”255
[美国]文安立:中美“冷战2.0”是无稽之谈262
第六篇文化底蕴:世界如何认识中国经验
[英国]艾伦·麦克法兰:鼓吹“中美文明冲突”既愚蠢又危险271
[新加坡]顾清扬:40年,新加坡三次与中国战略对接278
[德国]冯·阿姆斯贝格:中国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大股东286
[英国]迈克尔·伍德:西方媒体需要公允、平实地认知中国294
[印度]谭中:“中国应被爱,不应被畏惧或仇恨”302
摘要
第一篇 治理模式: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在哪里 中国的成功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国际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为世界“提供另一种选择”的可能。如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成为国际社会的显学和焦点。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专注于“中共学”“中国学”,其目的在于探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解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密码。他们认为,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很难了解中国。 [墨西哥]海因茨·迪特里希: 执政党的素质决定了中国成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成为国际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教授海因茨·迪特里希2019年7月初来华,考察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76岁的迪特里希生于德国,在德国完成大学学业后前往墨西哥从事政治学领域的研究,是全球有名的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其创立的“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了很多拉美国家。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社会主义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可参照物”角色。结束中国之行前,迪特里希表示,在中国看到的一切让他更加坚信,中国正走在“一条无比正确的轨道上”,它是为世界“提供另一种选择”的希望。 ?21世纪社会主义要符合新的社会模式 环球时报:“21世纪社会主义”和20世纪在全球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有什么主要区别? 迪特里希: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那是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它是为工业社会而设计的一种制度,曾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成功。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一模式进入危机,原因是当时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新情况更新自己的模式,所以它们崩溃了。21世纪社会主义是指一种仍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基础,但符合21世纪条件的新的社会模式,它必须适应新的技术、政治条件,尤其是解决20世纪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政府、党和群众分离的问题,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和决策。简言之,这是一个更民主的社会主义。 不过,这一民主并不是西方式的民主。我认为,西方式的民主是一种“虚幻的民主”,民众只有在四年一次的大选时才有一点真正的权力,其他时间则根本无法真正参与权力。而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中国——将为这个问题提供更好的答案,尝试给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优选限度的决策权。 环球时报:有些人提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会问社会主义还有没有生命力? 迪特里希:社会主义当然还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还是理解和改变现实的科学方法。只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新的技术条件。比如,20世纪20年代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批评是,人类的头脑无法协调一个现代的经济体系,但今天,电脑、5G、互联网的实时资讯和大数据的诞生,让我们已可以重新讨论市场和国家规划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运行更高效但贫富差距更小的经济体系。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