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研究 历史进程与国际影响

中国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研究 历史进程与国际影响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沈俊强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44763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研究:历史进程与国际影响》以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共识为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政府尊重、保护并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成就与国际影响。全书全面阐述了研究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时代意义,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国际共识,我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历史、成就与当代挑战,国际社会对我国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析与评判,以及我国尊重、保护并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经验如何转化为教育软实力等主题。此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际组织与中国儿童教育权保护的研究”(10YJC880104)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筑梦大同:研究儿童受教育权的时代意义1
第一节儿童受教育权的要义5
一、受教育权的人权特性5
二、儿童受教育权概念蕴含的教育理念8
第二节研究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意义16
一、研究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社会意义16
二、研究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学术意义19
第三节研究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视角23
一、国际视野下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研究路径的思考24
二、国际视野下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研究的可行方案26
本章概要29
第二章宏图大业: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共识31
第一节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历史性生成32
一、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先声32
二、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理念成形36
三、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政策转化42
四、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全球推进49
第二节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反思64
一、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基本特点64
二、落实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的挑战67
本章概要73
第三章形塑未来: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全球进展75
第一节20世纪中后期儿童受教育权的历史状况与全球行动78
一、从“基本教育”迈向“满足基本学习需要”79
二、从“学会生存”迈向“必要的乌托邦”95
第二节21世纪儿童受教育权的全球行动105
一、国际社会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全球机制107
二、儿童受教育权国际监测机制113
三、2015年后全球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展望121
本章概要128
第四章万水千山: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漫长征程(上)131
第一节“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受教育权:曲折起步(1949—1976)134
一、儿童教育的恢复重建135
二、儿童教育的曲折发展145
第二节“四有”新人的受教育权:普及提高(1977—1989)160
一、儿童教育的改革振兴161
二、重点中小学制度对儿童受教育权的影响169
本章概要175
第五章革故鼎新: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漫长征程(下)177
第一节“四有”新人的受教育权:全面推进(1990—1999)180
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82
二、儿童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6
第二节“四有”新人的受教育权:全民均衡优质(2000—)199
一、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201
二、迈向“2030年教育”219
本章概要224
第六章全球瞩目: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形象227
第一节国际组织关于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状况的论述230
一、历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关于中国教育的报道231
二、2015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的中国儿童教育235
三、《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对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状况改善的影响242
第二节联合国人权机构审议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状况248
一、国际人权公约的履约报告与审议制度248
二、国际人权公约委员会关于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状况的审议意见251
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状况的审议意见264
第三节反思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形象272
一、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形象272
二、理解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形象275
本章概要278
第七章兼济天下: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影响279
第一节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成功典范281
一、“龙头”故事281
二、“龙头”的启示286
第二节中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经验推广294
一、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中国经验”294
二、“中国经验”推广的可行路径300
本章概要308
结论309
附录317
《仁川宣言》318
中国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一览表323
参考文献329
本书引用的国际文件一览表330
电子文献340
外文资料344
中文资料347
后记3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