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的母亲手记
字数: 14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日)井上靖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22914271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我们终将目睹父母日渐衰老,他们也终将老到无法再爱我们 ★ 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感人亲情杰作,倾情记录失忆母亲的最后十年 ★ 以真正深入的爱与理性看待衰老、失忆、死亡与亲情 ★ 热门电影《我的母亲手记》原著 ★ 央视《读书》栏目、知名作家吴念真、骆以军、简媜、傅月庵落泪推荐 和很多人一样,我是哭着看完电影《我的母亲手记》的。第一次看《我的母亲手记》原著时,我急切地翻阅,期望找到年幼的井上靖被母亲留在家乡、井上靖在沼津海边背起母亲等有关“和解”主题的相关描述,但没有找到过多的内容。电影为了整体叙述的需要,将“与母亲和解”作为核心主题,而原著《我的母亲手记》的主题比电影更丰富、更震撼人心。 《我的母亲手记》原著的主题,是“母亲的衰老”。井上靖的母亲在八十岁左右时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通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如果是普通人描写失忆的亲人,除了描写亲人失忆的言行、颠三倒四的举止、让人心烦的折腾,等等之外,很难有其他新内容。但井上靖毕竟是井上靖。他是一位文学大师,一位生活的娴熟观察者。他经历的是很多人也会经历的事,但他写出的却不是普通人能感受到并体悟到的生命真相。他冷静地记述了母亲衰老的全过程,也如实写下自己和兄弟姐妹陪伴失忆母亲的心态,有爱也有无奈,真实得击中人心,细腻得让人心痛。他从自己的母亲的衰老出发,最终抵达了活着与生命的真相的命题。 书中令人震撼的,是井上靖对于母亲衰老的不同阶段的真实描述。 在第一篇“花之下”中,他描写母亲的衰老从失忆开始。衰老就像一块橡皮擦,“它将母亲数十年的人生之线,从最近的地方逐渐擦拭一空。”“母亲的记忆,从七十多岁、六十多岁、五十多岁一直到四十多岁时的记忆次第消失”。 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在被遗忘后才开始去理解。令人感喟的是,自幼与原生家庭分居两地,自称“与家缘浅的孩子”的井上靖,直到母亲因衰老失忆才试图去了解母亲,因为母亲一生中从不曾有意识地回忆过往。但她失忆后,“她的所有回忆,无一不是自然涌现。” 由此,井上靖才得以知晓母亲的过往:幼年时期无忧无虑、骄横受宠;有一段铭刻于心、几十年念念不忘的初恋;中年时期也曾不堪婚姻和生活尘劳的重压……《我的母亲手记》与其说是作者对母亲的“记录”,不如说是作者对母亲的“还原”。 在第二篇“月之下”中,他描写失智的母亲尽管失去了大部分记忆,但“紧紧揪住母亲的心的是爱别离苦”。母亲时常随口吟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母亲半夜出门在月光之下寻找“婴儿时期的井上靖”;等等举止,说明“在母亲那轻如枯叶的身体和被损坏的头脑中,依旧活跃不辍的似乎是剔除了所有杂质,宛如蒸馏水般澄澈、靠前素朴的情感”。 在第三篇“雪之颜”中,当母亲感觉错乱,把黄昏当作早晨,把早晨当作黄昏时,他心痛无比地惊觉,母亲最终进入了一个只有母亲自己觉得存在的世界,陷入了的孤独。“我虽只是和母亲对坐着喝茶,却很想对母亲说:‘奶奶,了不起的事情开始发生了,今后您真的要活在单独一个人的世界里了。’” 在阅读《我的母亲手记》时,我会惊异于井上靖的冷静与克制。我在想,从看到母亲只是出现失忆的症状,然后看到母亲只剩情感的牵挂,过了几年,连情感的牵挂都消失了,只能靠本能维持着精神,到最后连本能的火焰都熄灭而最终逝去,这位生活的观察大师是如何努力地克制自己。我想,用来冷静观察的那双眼睛,用来细心体会的那颗心,是盈满泪水,浸透泪水的吧。 生命最后十年的真实记录,失忆后的漫长告别,理解之后的温情守望,《我的母亲手记》虽平常朴素却令人落泪。 有位作家说过一段动情的话:“在生命最初的十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在父母的年老时光中,我们何尝不是“目送背影渐行渐远”。 天下为人子女者,请珍惜与父母共处的时光。
内容简介
《我的母亲手记》是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为记录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岁到九十岁的生活而写下的私人日记。他冷静温柔地观察,以老练细腻的笔触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井上靖观察母亲,接近母亲,最终理解了母亲和父亲,理解了活着和生命的真相,并重拾了对母亲的爱,与父母在精神上达成和解。《我的母亲手记》唤醒人们关注日渐衰老的父母和他们的情感,以真正深入的爱与理性看待衰老、失忆、死亡与亲情的关系。它超越了普通的亲情记录,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的爱与悲悯。
作者简介
井上靖 (1907—1991) 20世纪日本文坛巨匠,小说家、诗人。 1907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旭川町的一个军医家庭。由于父亲频繁调任,自幼与原生家庭分居两地。十七岁时喜欢结交热爱文学的朋友,二十岁时热衷于柔道,二十二岁时开始写诗。虽然家人希望他进医学院,学成后继承家业,但他选择了不一样的路。 1930年进入九州帝国大学法文学部英文科学习,但很快失去求学热情而休学。两年后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学习,主修美学,并开始参加各种小说征文活动,有作品入选。 1936年从京都帝国大学毕业,以《流转》一文参加每日新闻社的《每日周刊》征文活动,获首届千叶龟雄奖,随后进入每日新闻社大阪总社工作。 1950年以《斗牛》获第二十二届芥川龙之介奖,正式在日本主流文坛登场。1951年辞去每日新闻社的工作,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 在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井上靖创作了大量享誉世界文坛的历史小说作品。其作品以历史事实为线索,加以想象和发挥,力求做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1958年历史小说《天平之甍》获日本艺术选奖,1960年历史小说《敦煌》《楼兰》同获每日艺术大奖,1961历史小说《淀君日记》获第十四届野间文艺奖,1976年获日本文化勋章,1989年最后的历史小说巨作《孔子》获野间文艺奖。 井上靖的大量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1988年《敦煌》改编为同名电影,1989年由《千利休:本觉坊遗文》改编的电影《本觉坊遗文》获威尼斯影展银狮奖,2009年《狼灾记》由中国导演田壮壮改编为同名电影,2012年《我的母亲手记》由原田真人导演改编为同名电影。
目录
译者序 凝视生之秘境 一
花之下 一
月之光 五九
雪之颜 一四七
作者年谱 二三一
摘要
母亲本来就生得瘦小,父亲过世之后她瘦得更明显了,以致整个人仿佛萎缩了一样。她的双肩和上身是如此之单薄,甚至令人怀疑她的身体是不是一个人的身躯。我将她抱起,感觉她的全身好像只剩下骨头的重量;我从一旁看着她起居活动,脑海中不觉浮现出“轻如枯叶”这样的字眼。说她这几年仿佛萎缩了,和轻重无关,只能说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可能性的肉身来到了它的终点。(第64页) 多少年了,我不曾和母亲像一般人那样放下一切,虚心对坐,反而总是在想怎样才不用听到母亲一而再再而三、颠三倒四的话语。不仅如此,我还必须非常用力,才能将斥责母亲,叫她不要再反复唠叨的想法压制住,不让斥责的话语脱口而出。这样的我和母亲面对面坐着,无非是和自己对抗的开始。这天晚上由于微醺,我有一种终于可以和母亲坦然对坐的心情,所以才说出那些话来。(第123页) 我不确定母亲是回到了五六岁还是七八岁,如果是这样的话,母亲从此将更加颠倒、失控,然后朝着越发任性的境地走去吧。在作为儿子的我看来,与衰老将母亲置于其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让她留在幼年时代实在是我求之不得的事。随心所欲的幼年时代或许是母亲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如果她能够一直在这一时期的生活感觉中待着,内心应该就不会充满阴湿暗影。(第169页) 若干年前,曾经有一段时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唯独爱别离苦能够触动她的心。如今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对于现在的母亲来说,即使是爱别离苦也无法再拨动她的心弦了。 母亲的衰老又向前推进了一层。是不是她只能让自己委身于仍燃烧着精神与肉体本能的飘摇残焰?(第183页) 如此一想,我突然意识到现在我所看到的母亲衰老世界的面貌迥异于以往。母亲会在早餐吃过才没多久,就觉得黄昏降临了;反过来,她会把黄昏当作早晨。反正早晨也好、黄昏也罢,只要让母亲感觉到早晨的因素,她就会认为当时是早晨;只要她接收到黄昏的信息,她就会坚持认为当时是黄昏,没有其他可能。 我虽只是和母亲对坐着喝茶,却很想对母亲说:“奶奶,了不起的事情开始发生了,今后您真的要活在单独一个人的世界里了。”那无疑是一个对别人来说不存在而只有母亲一个人觉得存在的世界。那是母亲依据自己的感觉,截取现实的片段,然后重组而成的世界。(第195页) 母亲身心的衰退程度,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她几乎不说话,虽然也和从前一样一件事反复说个不停,但只是低声细语,犹如自言自语,反而不太引起别人注意。此外,只要一落座,她就不再起身走开。移动身体对她来说似乎非常吃力,即使旁边已经没有人,她依旧在原地坐着。这样的母亲在两三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第205页) 说起来有点儿奇怪,在母亲努力想要记起什么的表情里,或是在她把头歪向一边、脸朝下眼睛盯着膝盖的这些动作中,似乎总带着一种忏悔的虔诚和痛心。我没有权力要求母亲回忆过往。对母亲来说,试图从遗忘的记忆中唤起什么东西,或许恰如从下雪的冰冻湖沼中捞出一块块沉没的木片。这么做肯定辛酸而哀伤,被捞出来的一块块木片也会滴着冰冷的水珠。(第222页) 我想,母亲现在的身影,应该就是绝对孤寂的身影吧。如今的她既对人世间的爱别离苦无感,对他人的死亡或奠仪什么的也不再操心了。曾经在一段时期里猛烈驱动着母亲本能的青色残焰也消失了。即使置身降雪的夜晚,在其中编造剧情、自己也参与演出的身心都颓败了。或许她回到被教养成一个高傲少女的年轻时代,然而舞台的灯光已经熄灭,所有亮丽多彩的道具都被黑暗所吞没。在漫长人生中做伴的丈夫不在了,儿女们也都从意识中消失。弟弟妹妹、亲戚、朋友、熟人,全都一一离去。也许不是离去,而是被她抛弃了。母亲如今在小时候成长的家中孤独地活着。每个夜晚,母亲四周都飘着雪花。她专享能守护的是已然遗忘的遥远的年轻时代里内心深处镂刻的印记——那纯白的雪之颜。(第223页)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