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实用技术/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新型实用技术/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 字数: 37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 作者: 李万贵,李元迎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417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天津等省市共同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区域。本书为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本套书之三:新型实用技术。重点针对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中的新型实用技术,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从新型实用性技术探讨推动粮仓科技创新增产,对河北省和相似片区的科技示范学习新技术应用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推荐出版。
目录
第一部分耕作与栽培技术冬小麦“六步法”旱作种植技术旱作冬小麦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技术小麦玉米双早双晚高效种植技术半冬性小麦衡S29节水、耐旱、高产简化种植技术沧麦119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小麦玉米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夏玉米宽窄行单双株增密高产种植技术麦后移栽棉栽培技术麦套春棉粮棉双高产栽培技术麦后直播超早熟短季棉栽培技术粮棉轮作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低酚棉与小麦套种棉麦两熟种植技术一种谷子植物抗倒伏种植方法夏播区张杂谷16号抗旱抗病简化种植技术夏播区张杂谷18号抗旱抗病优质简化种植技术抗虫低酚棉新品种邯无216栽培种植技术第二部分节水灌溉与土壤保育施肥技术环渤海低平原区冬小麦滴灌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环渤海低平原区冬小麦微喷带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新型实用技术冬小麦夏玉米微咸水补灌吨粮新型实用技术旱作冬小麦春季追施水溶肥技术低平原区夏玉米微喷带补充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饲用小黑麦与(青贮)玉米复种节水种植技术谷子集雨高效生产新型实用技术坑塘雨水集蓄调控利用技术微咸水灌溉下土壤保育技术咸淡混灌精准调控装置与技术苜蓿—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新型实用技术春玉米套播冬绿肥二月兰新型实用技术肥沃耕层快速培育与养分高效利用新型实用技术小麦膜上覆土保水抑盐技术滨海盐碱地改良植棉技术重盐碱地高矿化度咸水利用技术重盐碱地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第三部分植物保护技术“作物保健型”小麦植保综合技术“作物保健型”玉米植保综合技术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综合治理技术谷子重要病虫害高效简化防控技术植物免疫诱抗剂“阿泰灵”应用技术抗蚜酿造高粱轻简化生产技术紫花苜蓿地杂草防除新型实用技术第四部分农机农艺结合与农业机械配套技术谷子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新型实用技术一年两熟区小麦玉米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机具配置方案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农田建设方案几种全程机械化实用新技术全程机械化与淋灌机械机具介绍第五部分农牧结合配套技术花生秧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新型实用技术饲用青贮甜高粱夏播种植技术青贮燕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技术牧草式低酚棉种植新型实用技术谷草发酵复合菌剂及青贮谷草饲料制备新型实用技术高水分苜蓿饲用枣粉窖贮新型实用技术“粮改饲”青贮品种津贮100推广种植简化技术“粮改饲”青贮品种奥玉青贮5102种植简化技术雨养条件下高丹草旱作栽培种植技术老苜蓿地切根追肥一体化新型实用技术耐盐苜蓿新品种中苜3号种植技术盐碱旱地苜蓿人工草地建植与合理利用新型实用技术第六部分其他技术类华北地区冬小麦杂草秋治技术麦后移栽棉栽培技术夏玉米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青贮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冀南地区棉花播种技术河北省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盐碱地棉花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多措并举减少棉花烂铃技术早熟抗病虫棉花品种冀178栽培技术棉花杂交种冀8158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河北省两年三熟粮棉轮作高产节水种植技术冀南棉麦双丰种植技术谷子宽行双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轻简化种植技术黑龙港流域杂交谷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优质早熟谷子新品种汇华金米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冀中南棉花牧草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技术冀中南苜蓿高产栽培技术威县饲用燕麦—夏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花生—饲用黑麦一体化种植技术滨海轻度盐渍土春玉米套种二月兰技术第七部分扫码视频会技术——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出版系列技术科教片牢记嘱托打造粮仓——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纪实粮棉轮作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粮棉轮作两年三熟栽培技术小麦玉米保健型植保防控技术滨海盐碱地改良植棉技术冬小麦夏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技术冬小麦夏玉米微咸水补灌吨粮种植技术雨养旱作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沟播种植技术谷子微垄覆膜侧沟播栽培技术麦棉套作一年两熟双丰种植技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棉花病虫草全程绿色植保防控技术苜蓿青贮技术饲用黑麦栽培技术无毒棉花新品种—邯无198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
摘要
    第一部分耕作与栽培技术冬小麦“六步法”旱作种植技术1技术概述针对雨养旱作区的生态和气候特点,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过试验研究形成了“品种选择—重施基肥—缩行增密—精细播种—重度镇压—春季追施水溶肥”六步法种植技术。该技术以肥、水、作物产量为核心,以肥调水,以水保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益,提高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该技术通过重施底肥,保证旱地小麦全生育期营养需求。重度镇压,有效防止跑墒漏墒。精细播种,保证苗匀苗全。合理密植,保证适宜群体。利用春季追施水溶肥技术,有效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保证后期小麦营养需求。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增产10%以上。2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用抗旱耐盐丰产小麦新品种,如沧麦12、冀麦32、沧麦112和沧麦6005等。(2)重施基肥每亩底施有机肥1 000~1 500kg,复合肥30~50 kg,保证全生育期小麦营养需求。(3)缩行增密将小麦行距由传统的大行距改为17~20 cm的小行距,在小麦播种期内亩播量115~15 kg。(4)精细播种播深3~5 cm,均匀一致。(5)重度镇压改传统轻度镇压为播后、冬前、春季重度镇压,防止跑墒漏墒。(6)春季追施水溶肥技术于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前后进行追肥,每亩选择NPK复合速效性水溶肥或尿素20 kg充分溶解于1~2 m3水中。将溶解后的肥溶液,利用水溶肥追施机,沟施于两行麦垄之间,隔行施肥。施入深度3~5 cm,小麦根系附近。施肥后及时覆土镇压。 3注意事项①注意六个关键环节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杂草及病虫害防治。②该技术适宜区域为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及非充分灌溉区。4技术咨询服务机构沧州市农科院联系人:阎旭东13833984689徐玉鹏13932763123旱作冬小麦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技术1技术概述该技术由沧州市农科院研发。选择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精细整地后起垄,垄底宽45 cm,垄距45 cm,垄上覆55 cm宽的0008 mm薄膜,小麦播种在薄膜两侧沟内,行距15 cm,播4行。同时配套研发冬小麦微垄覆膜沟播机,旋耕、施肥、覆膜、播种、镇压一体化作业,提高了播种质量和效率。2017年立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旱作冬小麦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技术规程》项目计划编号NY201732。该技术通过在田间起垄,垄面覆膜,可有效改善旱地小麦水分供应状况,实现降水由垄面(集水区)向沟内(种植区)汇集,集雨效果显著;边行优势明显,通风透光性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强;同时能将微小的无效降雨(<5 mm)变为有效降雨,达到雨水就地汇集、利用的目的。小麦覆膜种植条件下,可以抑制膜下水分的蒸发,利于保蓄土壤水分,改善小麦水肥利用状况,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最终增加小麦产量。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增产15%以上。该技术已在沧州市的沧县、黄骅示范应用。2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旋耕时结合施有机肥1 500 kg/亩,复合肥40 kg/亩。(2)精细整地采用深松+旋耕的整地方式,每3年深松1次,深度40 cm以上。播前结合施底肥旋耕,精细整地。(3)品种选择选用抗旱、耐盐、优质、丰产冬小麦新品种。保证种子纯度,并进行精选。(4)适期足墒播种于10月上中旬、耕层(0~20 cm)田间持水量达60%~70%时即可播种。(5)起垄覆膜沟播种植模式整地后起垄,垄底宽45 cm,垄距45 cm,垄上覆55 cm宽的0008 mm薄膜。小麦播种在薄膜两侧沟内,行距15 cm,播4行。(6)播种量播种量为85~10 kg/亩。播深3~5 cm,要求播深一致,播后镇压。(7)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垄沟进行土壤封闭,每亩用阿特拉津、乙草胺各100 g,兑水60 kg均匀喷雾。(8)病虫草害防治返青期—拔节期,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9)一喷三防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是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在抽穗至灌浆前,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混用,实施“一喷三防”。(10)适期收获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及时收获。若收获期预报有降雨过程,应适时抢收。 3注意事项①保证整地质量;精细播种;要求施足底肥。②该技术适宜区域为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及非充分灌溉区。4技术咨询服务机构沧州市农科院联系人:阎旭东13833984689徐玉鹏13932763123小麦玉米双早双晚高效种植技术1技术概述环渤海低平原冬小麦生长季节,光热资源受限、水资源明显不足,产量提升的潜力较小;夏玉米生长季节光热资源充足,降水丰富,产量提升潜力巨大。根据两季作物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冬小麦晚播早收和夏玉米早播晚熟两早两晚高效种植技术,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全年粮食稳产高产。技术增产增效情况:小麦产量420~480 kg/亩、玉米产量580~650 kg/亩,年产量1 000~1 130 kg/亩;水分利用效率冬小麦16~18 kg/m3、夏玉米22~24 kg/m3,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19~21 kg/m3。2技术要点(1)双早双晚冬小麦适时晚播增加播量(10月10—15日,播量增加2~4 kg/亩)+冬小麦适时早熟(6月10日前),夏玉米适时早播(6月10—15日)+夏玉米适时晚收(10月5—10日)。(2)调亏灌溉冬小麦生育期实施调亏灌溉,正常或者偏旱降雨年型(生育期降雨量80~120 mm)拔节期和扬花期灌溉2次,多雨年型(生育期降雨量大于130 mm)拔节期灌溉1次;低平原区拔节期可以采用矿化度小于5 g/L的浅层微咸水或地表微咸水灌溉替代一次深层淡水。(3)品种选择冬小麦采用适合晚播、开花期早、生育期较短的耐旱品种;夏玉米选择生育期110 d以上的高产品种。(4)玉米的种植方式采用窄行匀播(38 cm行距和38 cm株距)。3注意事项①9月下旬日气温降低到13℃以下时,玉米灌浆强度显著减弱,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收获。②该技术适宜区域为河北省低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微咸水灌溉地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