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播纵横 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传播纵横 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 字数: 39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金铨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527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近十多年来,每在中文世界发表一篇文章,都获得广泛的回响。本书是这些文字精心反复修订的结集。要言之,本书内容的特点与创新凡四:(1)作者不断联系个人关怀到公共议题,一以贯之。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在传播学的时空坐标远近纵横,旨在建立华人社会传播的主体性,知己知彼,与西方主流研究平等对话。(2)作者的训练和视野横跨多学科,从政治经济学到媒介社会学观照传播内容与话语分析,并不断联系媒介文本到多层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庶几以大见小,以小见大,烛照其间的交光互影。(3)作者不断关注如何使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直觉智慧与西方社会科学的逻辑思维互通互证,何打通宏观和微观的鸿沟,如何求取想象力与学术纪律的平衡。(4)作者企图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与文人关怀的桥梁。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新闻史的脉络,有别于一般新闻史的简单书写。本书开首之篇即不断强调社会分析的辩证性、复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庶几赋丰富的文化意义以层次分明的因果秩序。第一部分以国际传播为主旨,从跨学科的视野为专题研究和经验分析提供启蒙发覆。作者首先指出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内眷化”(内卷化),导致历史真空与国际真空。接着分析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传播研究孕育的背景,批评国际传播成为美国传播的“放大版”。更重要的贡献则是作者试图联系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赋予国际传播丰富的“文化性”,以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并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第二部分关注报刊与报人的历史联系,抉微钩赜,借助社会科学的视野分析新闻史的问题,涉及面包括近代文人论政与报人情怀,有名记者与时代的层层互动与纠葛,舆论场域的交锋,英美在华的报业竞争,以及新闻教育的范式转移。这些都是新闻史研究所未曾注意的重大问题。最后,以《学术生涯50年》为跋,提供半世纪传播研究历史的个人见证,缕述学术兴趣的发展、研究问题的思考,和治学方法的经验。
目录
第一章传播研究的时空坐标——兼释“横看成岭侧成峰”/1
附录一“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53
上篇国际传播:中华与世界接轨
第二章传播研究的“内眷化”——简评美国主流研究的典范与认同/65
第三章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反思以后的新起点/103
第四章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128
第五章视点与沟通——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159
附录二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知识地图/183
下篇民国报刊:新闻与历史的联系
第六章近代中国的文人论政/203
第七章报人情怀与国家想像/229
附录三民国报刊研究问题举隅/277
第八章半殖民主义与新闻势力范围——20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张咏李金铨/283
第九章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各说各话乎,公共对话乎?/313
第十章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践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张咏李金铨/341
跋传播纵横——学术生涯五十年/374
附录四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跨界”、“搭桥”与“交光互影”/4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