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设计体系 数字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方法

设计体系 数字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方法

  • 字数: 18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英)阿拉·霍尔马托娃(Alla Kholmatova)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220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帮助中小型产品团队尽快打造一套新型、实用的设计体系。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设计体系的基础——模式与实践。设计模式包括功能性模式与感知性模式。实践则是创建、捕获、共享和使用这些模式的方法。第二部分侧重于阐释建立和维护设计体系的实际步骤和实用技术:规划任务,编写界面清单,建立模式库,以及创建、记录、发展和维护设计模式等。
作者简介
阿拉·霍尔马托娃(Alla Kholmatova),Tilio联合创始人,十年设计经验的UX设计师,具有丰富的Web交互设计经验。对设计体系、设计语言和团队协作有浓厚兴趣,近几年一直进行相关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著成本书。
望以文,有多年的Web开发、产品设计与黑客增长经验,致力于“设计体系”的培训、咨询与推广工作(微信公众号designsystem)。译有《HTML5与CSS3基础教程(第8版)》等书。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
第1章设计体系2
1.1设计模式4
1.2共享语言9
1.3模式库及其局限性11
1.4构建有效的设计体系15
1.4.1共享目的16
1.4.2识别问题17
1.5案例:“十分钟食谱”网站17
1.5.1目的和价值观18
1.5.2设计原则18
1.5.3行为和功能性模式19
1.5.4审美和感知性模式20
1.5.5共享语言21
第2章设计原则22
2.1有效设计原则的特性24
2.1.1设计原则是真实而贴切的24
2.1.2设计原则是实用的、可操作的25
2.1.3设计原则是有观点的27
2.1.4设计原则是能产生共鸣、容易让人记住的28
2.2定义原则29
2.2.1从目的开始29
2.2.2寻找共识30
2.2.3面向正确的受众30
2.2.4对原则进行测试和修订31
2.3从原则到模式31
第3章功能性模式34
3.1模式演变,行为不变35
3.2定义功能性模式38
3.2.1创建模式映射38
3.2.2打造界面清单39
3.2.3将模式视为操作41
3.2.4描绘模式的内容结构42
3.2.5按某个维度排列模式44
3.2.6将内容视为假设45
第4章感知性模式48
4.1感知性模式的作用49
4.1.1感知性模式有助于传递品牌形象49
4.1.2感知性模式让系统更为连贯51
4.2探索感知性模式53
4.2.1情绪板54
4.2.2样式叠片55
4.2.3元素拼贴56
4.3迭代与改进57
4.3.1平衡品牌性与一致性59
4.3.2标志性时刻60
4.3.3小规模试验61
4.3.4平衡品牌和业务需求63
4.4标志性模式:团队练习64
第5章共享设计语言66
5.1为模式命名67
5.1.1学习为你的团队创造一个好名称68
5.1.2好名称是基于隐喻的69
5.1.3好名称有个性71
5.1.4好名称能传达目的72
5.1.5协同命名74
5.1.6建立专用频道74
5.1.7跟用户一起测试设计语言75
5.2将团队融入设计语言76
5.2.1让设计模式变得可见76
5.2.2引用事物的名称79
5.2.3将设计体系作为入职培训的一部分80
5.2.4定期组织设计体系会议80
5.2.5鼓励多样化协作81
5.2.6维护一份术语表81
第一部分总结84
第二部分过程
第6章设计体系的参数88
6.1规则:严格或宽松89
6.1.1Airbnb89
6.1.2TED93
6.1.3权衡利弊,做出选择96
6.2部件:模块化或集成化97
6.2.1模块化与用户体验98
6.2.2模块化与项目需求的范围101
6.2.3权衡利弊,做出选择103
6.3组织:集中式或分散式104
6.3.1集中式模型105
6.3.2分散式模型105
6.3.3组织挑战106
6.3.4权衡利弊,做出选择107
6.3.5小结108
6.3.6适合你的设计体系110
第7章规划与实践112
7.1获得高层的支持112
7.1.1在设计和构建模块时能节省时间113
7.1.2在做整站修改时能节省时间114
7.1.3能让产品更快上线115
7.1.4其他好处115
7.2从哪里开始117
7.2.1就目标达成一致117
7.2.2将成果公开118
7.2.3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119
7.2.4提升团队士气120
7.3关于设计体系实践的思考122
第8章功能性模式的系统化124
8.1目的导向的清单125
8.2准备工作126
8.2.1安排时间126
8.2.2选择人员126
8.2.3打印界面126
8.3确定关键行为127
8.3.1措辞是一项基础工作129
8.3.2将行为分解为操作129
8.4按目的对现有元素进行分组130
8.5定义模式131
8.5.1具体性尺度131
8.5.2内容结构133
8.5.3命名136
8.6在更小的维度上重复目的导向的清单过程137
8.6.1操作的一致性138
8.6.2视觉层次141
8.6.3特例142
8.7小结143
第9章感知性模式的系统化144
9.1超越样式属性145
9.2美学特征与标志性模式147
9.3识别感知性模式148
9.4配色150
9.4.1从目的开始150
9.4.2收集现有颜色并分组150
9.4.3定义模式153
9.4.4指定模块154
9.4.5就指导原则达成一致157
9.5动画158
9.5.1目的和感受158
9.5.2评审现有动画159
9.5.3定义模式160
9.5.4指定模块161
9.5.5就指导原则达成一致161
9.6语气和语调162
9.6.1评审语气和语调的模式162
9.6.2定义模式163
9.6.3就指导原则达成一致164
9.7小结165
第10章模式库166
10.1内容167
10.2模式的组织168
10.2.1提炼感知性模式169
10.2.2组织功能性模式169
10.3模式文档175
10.3.1为功能性模式编写文档175
10.3.2为感知性模式编写文档182
10.4工作流程187
10.4.1添加新模式的过程187
10.4.2引入新模式的标准188
10.4.3人员与责任190
10.4.4统一设计体系的各个方面191
10.5工具192
10.5.1保持模式库的更新192
10.5.2保持主设计文件的更新193
10.5.3将模式库作为求真来源194
10.6模式库的未来195
结语196
扩展阅读资料19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