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 写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男孩、女孩

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 写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男孩、女孩

  • 字数: 15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陈晓,陈赛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10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养育男孩,给他相伴一生的力量和勇气。
养育女孩,给她从容一生的智慧和豁达。
女性意识真的可以培养吗?在我们所谓的女性意识中,有多少是基于男女之间真实的性别差异,又有多少是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塑造的刻板印象呢?在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女性意识的表达与探索,还是应该主张一种更弹性的性别差异,甚至无性别差异教育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
面向男孩的现代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怎样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和领导力,敢于担当的强大男孩?当父职逐渐被消解的当下,父亲应该如何成为男孩的榜样?为什么说要给与男孩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拥有健康融洽的家庭关系?又该怎样让男孩懂得纪律和规则,使他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另外,男女真的有别吗?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我们是应该更多关注性别的差异,还是它们之间的共性呢?美国神经学家里斯?艾略特博士说,我们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的差异,极少是由天生因素造成的,大部分都是养育的结果。
《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写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男孩、女孩》是写给年轻父母的教养手册,它启迪我们怎样帮助孩子挣脱标签,勇敢做自己。
目录
总序
序言写给新家庭的爱的教育
上篇养育男孩:让孩子拥有非凡的梦想和勇气
男孩、男人与科学:现代社会的男孩成长之惑
社会规则与男孩精力:寻找男孩成长的方向
男幼师的期待与守护
打通世界的男孩
“85后”男孩走进社会时
寻找上海男孩
性别成长:新男人与新女性
下篇养育女孩:愿你活得漂亮,却只为悦纳自己
一个女孩的可能性
和解:妈妈和女儿
青春:不过是正式生活令人不悦的前奏
我的四个青春期
永不忘记,又永远沉默
黑森林蛋糕上的樱桃
李亚鹏:李嫣成长记
是公主还是病
女校的困惑
成为悦纳自己的女孩
后记孩童的目的
摘要
    “女性”是一个标签,是众多标签里比较大的一个,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标签和角色。但不论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比标签更大、更丰富。在养育过程中,比起“这适合女孩吗”更重要的问题是:“这适合她吗?她喜欢吗?”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 家庭教育的作用弥足珍贵。亲人对孩子天性的认可、理解,可以让孩子从外部世界的挫败感中获得安慰。而父性角色可以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规则感,这是他进入社会优选的情感资源。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对于孩子的认知——他们是善于社交的/冷漠的、大胆的/谨慎的,这些认知会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给他们穿粉色衣服还是蓝色衣服,让他们玩娃娃还是玩球,鼓励还是阻止他们的冒险……这些极小的差异,都会在父母、老师以及男孩文化与女孩文化的长期浸淫中逐渐被放大,甚至变成巨大的鸿沟。 ——陈赛,童书评论家,本书作者之一 我以前希望自己生的是一个男孩,优选是像蜡笔小新那样的,粗线条,但内心无比强大,我不需要他很优秀,只希望他能不受伤害。但我的女儿游游恰恰是一个内向又敏感的孩子……后来,我听到一个心理学家说“特别敏感的孩子,能比别人看到更多的美好”,就更加能接受游游的这种性格了。 ——钟煜,育儿专家,作家 如果说,我心里曾有过一丝顾虑,担心外人的目光,她(李嫣)将来真正跟这个社会产生碰撞时,能经受起多大压力?但看到这几个视频的瞬间,我释然了。从前也老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如果孩子遭遇一些讶异的目光,怎么办?我当时说:我会告诉嫣儿,那你就报之以微笑。视频事件之后,作为一个父亲,我的隐忧消失无踪。 ——李亚鹏,演员,嫣然天使基金发起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