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物 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

观·物 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

  • 字数: 3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038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辞传》)物构成了世界。世界并非是孤寂、与人无关的世界,而是有人参与其中,与人有着万千牵连的世界。因人的在,世界得以开显,物得以呈现。世界在人的观法中与人相遇。观亦非是静态对立的物的再现,而是人在观,观一个人文化成的世界,人在观法中参赞天地之化育,显露物之真性。对于“观”与“物”的理解,是艺术与哲学共同在探讨的论题。尤为重要的是,在此论题上的探讨,已经不是在艺术或哲学领域可独立完成的研究。当涉及对物之真性之观,艺术与哲学的研究必然已经在其理论传统的深处紧密扣连。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主要著作有《胸中之竹》、《欲罢不能》、《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中国文化读本》(与朱良志合著),以及《现代美学体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等。
目录
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
“美在其中”的时—间性
——《尧典》和《周易》中的“观”
“世界之子”的双重面貌
——既脱离又不脱离自然态度的现象学还原
摄影图像现象学引论
目光的追问
——从福柯“实物—画”概念看画与物关系
尼采关于酒神及象征性表达
闲适与物观:袁宏道的审美人生观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物、光、风
从比较美学再思徐复观的艺术创造论
枕屏:内在之观
晋代诗歌中的山水意象与怀古之情
目居于物:山水画与观看部署
“现”象之美与“表”象之美:以中国山水画为例
纯粹观照下的绘画“绝对空间”
——由倪瓒谈起
文徵明《真赏斋图》与“真赏”之观念
“潇湘八景”之“八景”意涵考
传承:从恽向到恽寿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