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康中国发展口述史 我的共和国记忆

小康中国发展口述史 我的共和国记忆

  • 字数: 27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五州传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85393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小康中国发展口述史:我的共和国记忆》主要内容包括红色记忆篇,忠厚传家篇,品质生活篇,匠人匠心篇。
目录
红色记忆篇
孙德芳:参与战斗百余次不畏一身伤病来
孙新民:血染陈新庄绝处逢生回忆百年路征程纪事
忠厚传家篇
李垠:燃情岁月终难忘伉俪情深为国殇
麦佐曾:平凡岁月温暖守望一生知足恩爱相持
张兰芬:以爱筑美德之家用行动传承书香
品质生活篇
力伯师:两度享四世同堂平淡生活是长寿秘诀
马竹英:日社会的巧手裁剪匠新中国的“闲人马大姐”
涂兆祥:随潮流而动年老心不老
杨德厚:百岁元老获“元老杯奖”“太极寿星”忆太极情缘
匠人匠心篇
费国楙:“王府少爷”大西北建原子弹基地
韩惠连:“海归”教授开办外交学院法语系
胡荣华:汽车司机车轮上看变化荣辱不惊一百年
马德林:“祥顺德”创始人风雨六十载“吃”里见乾坤
王光阀:兵器工程师抗日后方造枪炮国防科技拿大奖
赵琪:电力工作者平凡电工的“建桥”人生
摘要
     人物小传 孙德芳,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3岁在苏州桃花坞做童工;1938年5月,在江苏省茅山地区加入粟裕领导的新四军先遣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卫岗战斗、延陵战斗、黄桥战役、七战七捷战役、苏中保卫战;为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在敌后进行过上百次战斗;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在茅山乾元观战斗中被日本鬼子的炮弹击中,从房顶摔下背部受伤昏死过去,新中国成立后定为二等乙级残疾军人,后全国统一标准,定为因战六级伤残军人。 1954年6月孙德芳当选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7月和1958年9月,当选江苏省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6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孙德芳一贯服从组织分配,先后在华东军区防空军、空军第五军、商业部、国家质监总局工作,其间把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带到地方,总结出商业系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集,推动了商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1980年参加中央4000人大会,对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作出了贡献。 1985年离休后,孙德芳担任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理事,为研究新四军历史,发扬新四军铁军精神,总结经验教育后代继续忙碌着。 前言 在刚刚度过95岁生日的时候,2015年8月24日,我收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虽然已经看不清上面的花纹,但金色的光影让我想起十年前获颁的60周年纪念章。如今又十年过去了,身边又少了一批战友。 我这一辈子经历过残酷战争,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过艰难探索,还挺过了十年动荡,如今终于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国家发展迅猛,过上了我儿时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我不怕死,但我怕我经历过的那些烽火岁月被人遗忘。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中国依然处于复杂的世界环境中,沉痛的历史不能遗忘,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代代相传。要牢牢记住为了争取今天的和平自由,老一辈们所付出的努力。 迫于无奈4岁妹妹被卖做童养媳 1920年7月23日,我出生在江苏省句容县孙家边村。村子不大,人也并不算多,村里面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孩子。大部分地都是地主家的,土地有限,村里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赚钱养家。家里有奶奶、妈妈、大伯家的女儿,大我几个月的姐姐、我和妹妹,后来又有了我的小弟弟。伯父和伯母都在上海纱厂做工。 我父亲孙美鸿识字,算是村里的文化人,过年时经常给村民写春联。我家没有地,为了支撑整个家庭,父亲在上海一家灯泡厂干活。他很少回家,就算回家也是把钱放下又匆匆地走了。至今父亲在我脑海里就没有什么印象。 我母亲就是村里的普通妇女,老实本分,不声不响地操持着整个家务。照顾奶奶,带我们四个孩子,偶尔也给别人做些零活贴补家用。 我六岁时,小我两岁的妹妹被卖给别人做童养媳。那天父母把我支走,等我回家时,妹妹已经不见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妹妹爱笑,一笑起来两个小酒窝特别好看。前些日子我还梦见我那个可怜的妹妹,笑着向我挥着小手。 灾荒不断爸爸妹妹弟弟相继离世 然而,妹妹的离开也没能改善我家的生活。更令人悲伤的是,因为那年灾荒不断,妹妹走后不久便死了,我一岁的弟弟由于食物营养跟不上,生了一场大病也死了。奶奶对我说,全家就剩你一个独苗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我们那有个风俗,过年时,孩子们去各家讨东西,主人家多少都要给点东西,算是讨个喜气。那年家里没有粮食了,实在饿得慌,妈妈让我去地主家要点东西吃。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地主不但什么东西都没给,还放狗出来咬我,好害怕。从此再饿我也不肯去要饭了。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