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屯堡村社教育

屯堡村社教育

  • 字数: 37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陈斌 等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562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屯堡村社教育/中国百村调查丛书·号营村》将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号营村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视野为依托,对其由生计教育、礼制教育、习俗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性考察,论述了这一教育体系得以建构并延续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提出了“文化温裸”和“村社教育”概念,试图发现屯堡村落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在城乡互动中实现转型发展与振兴的内生性资源。并从横向角度与泥河沟村的乡村复育、田字格的乡土人本教育、岩寨村的民族社会教育进行开放性对话,从而赋予村落研究普泛性的理论禀赋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超越城乡与村社教育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意识
第二节 研究过程和总体思路
第二章 号营村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号营村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屯堡区域视野下的号营村
第三章 生计教育:有根生计与教育
第一节 种植业生计演进及教育内涵
第二节 小建筑包工的演进及教育内涵
第三节 经商贸易的演进及教育内涵
第四节 在地化兼业型生计与村庄共同体
第四章 礼制教育:礼制秩序及社区治理中的教育
第一节 号营礼制教育溯源
第二节 号营村礼制教育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号营村礼制教育的精神群像
第四节 礼制教育与乡村治理整合的物化平台
第五章 文化襁褓:传统基底及情感牵连
第一节 公共知识:文化习俗中的教化
第二节 公共活动:文化展演的地方性濡化
第三节 公众文化空间:精神家园的建构
第四节 “文化襁褓”概念及其价值
第六章 学校教育:体制嵌入及村校形塑
第一节 号营村学校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内嵌于村落社会的学校教育
第三节 乡村教育与跨越城乡的环路构建
第七章 关于“开放的乡村教育”的探索与对话
第一节 以教育文化撬动文化教育的乡村复育——泥河沟村案例
第二节 以乡土人本教育形塑人格基底的扎根探索——田字格案例
第三节 社会工作推动的民族社会教育——岩寨村案例
第八章 结论:“人”的成长与屯堡社会
第一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思考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
第三节 号营村的“内生教育体系”
第四节 号营村“跨越城乡的教育”
第五节 “人”的成长与乡村社会
附录一 清朝咸丰三年号营村民侯之桓等立卖水田文契
附录二 刘纲纪:故乡的文艺
附录三 肖国昌: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
附录四 访号营村蔬菜种植大户侯泽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