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传承 中山大学法科学人(1924-1953)

百年传承 中山大学法科学人(1924-1953)

  • 字数: 3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黄瑶 等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056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9年是中山大学(简称“中大”)法学学科恢复重建40周年暨法学学科创建114周年。在中大法科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历程中,都有哪些前辈学者为中大法科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本书由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黄瑶牵头,组织了一个研究团队,与八名中大的年轻学人一道开始了不同寻常的艰辛的“寻根”之旅,以此寻根溯源中大法科发展的历程。书中对周鲠生、何思敬、薛祀光等前辈与中大法科的经历、对中大法科的贡献进行追寻和介绍,以此为传承,告诉当今的中大法律人,应学习前辈的为师为学精神,传承中大法科的光荣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懈努力,奋发有为,为中大法科更好的发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周鲠生:中大法科的重要筹备者
一、筹备国立广东大学
二、国立广东大学法科的主要筹备者
三、被北京大学派往国立广东大学
四、周鲠生为何来广州参与筹办国立广东大学
结语
第二章王世杰:创办中大法科的重要参与者
一、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追随和崇敬来参与创办广东大学
二、受北京大学指派来协助创办广东大学
结语
第三章何思敬:中大法科“全国第一流的法学家”
一、赴任中大的缘起
二、何思敬在羊城的十年岁月
三、被迫离开中大
结语
第四章史尚宽:中大法科教学体系的构建者
一、史尚宽的法学人生
二、史尚宽是中大法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三、潜心教学,参与编审
四、积极参与立法
结语
第五章薛祀光:中大法科有名民法学家和律师
一、执教中大法科二十年
二、潜心学术,教书育人
三、敢于抗争,施救被迫害的中大爱国师生
四、离开中大
结语
第六章邓孝慈:中大法科有名政治学学者与法学学者
一、生平经历
二、来中大任教之前的教学生涯
三、从教授到政治学系主任再到法学院院长
四、建议中大西迁澄江、继续办学
五、离开中大:投身云南教育战线
结语
第七章邓初民:中大法科很好的政治学学者
一、赴任中大前的生平经历
二、在中大的教学经历
三、告别中大
四、学术贡献及影响
结语
第八章吕复:中大法科杰出的宪法学者
一、生平经历
二、结缘广州,执教中大
三、离别中大
结语
第九章李达:中大法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一、生平经历
二、与中大结缘
三、在中大任教的往事
四、解职后初心不改
结语
第十章曾昭琼:中大法科有名的刑法学家
一、生平经历
二、抗日战争期间:初到坪石任教
三、解放战争时期:随校迁回广州石牌继续任教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守中大执教
五、离开中大赴武汉任教
六、学术传承,桃李芬芳
结语
第十一章王亚南:中大法科有名的经济学家
一、生平经历
二、在中大的岁月
三、告别中大
四、对“中大传统”进行评价并寄望中大的学生
结语
第十二章梅龚彬:中大法科知名的经济学教授和“职业革命家”
一、人生经历
二、结缘中大
三、在中大坪石校区任教
四、随校迁回石牌校区任教
五、“职业革命家”
结语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相关图片资料
附录三中山大学法科(法学院)编年(1924-1953年)
附录四中山大学法科(法学院)教员名单(1924-1953年)
附录五历任法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及部分教员简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