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家凯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2221301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家凯编著的《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是一本书写云南古桥历史与现状的书。打开它,一股沧桑之气便扑面而来,它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古拙厚重、精巧隽永的云南古桥,其中饱含深远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韵和独特的人文风采。书中展现的一座座古桥犹如一个个不朽的雕塑,静静地横卧在彩云之南的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狭谷深箐、田间地头,传承着历史,沟通着现在,也连接着未来。而古桥的背后,王家凯先生又给我们隐约勾画出了古桥骨子里面的魂魄,令人仰慕,发人深省。
目录
千秋流芳
云南古桥——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云南古桥
金沙江上金龙腾飞
双龙桥成“国家名片”
峭壁间大写的“人”字
云龙批江古桥成“群”
恐龙之乡双“星”闪耀
寻桥探奇
五尺道上觅高桥
宜良普济桥和禄劝普济桥
剑川城外两“金龙”
寻访金锁桥
小桥·流水·人家
老“公树”与古石桥
一个壮族村寨与一座风雨桥的故事
玉带河与柿花桥
万里云南可渡——可渡石桥散记
别样的山水别样的桥
桥横阔涧跨虹霓——响水关、响水桥散记
荒山野岭藏古桥
故乡,桥的记忆
胜似天工
难搭桥处建奇桥
难搭桥彰显建桥智慧
一线天上现双虹
10米跨径的“大”桥
云南古桥的伸臂结构
云南古桥上的建筑小品
桥背水·水过桥
桥上桥,独特的交通风景线
桥上屐痕
徐霞客在云南走过的桥
徐霞客笔下的霁虹桥
徐霞客笔下“势甚雄壮”的大桥
为保桥县长殒命
摸鱼人发现桥墩空洞
拆不掉的桥
红军在云南走过的桥
经受了抗日战争烽火洗礼的云南古桥
古桥转身变公路桥
云南古桥变迁六题
从大德桥到得胜桥
廊桥变梁桥
“五孔桥”变“三孔桥”
“房子桥”变“棒棒桥”
“三节桥”变“一节桥”
廊桥变“山庄”
牛栏江上半截桥
宁津桥的消失
解读桥碑
古桥碑,古桥历史的重要载体——读云南部分古桥碑
建桥是便民的一大要务
修建古桥钱从何来
古桥维修费用的来源
古桥用什么材料建造
古人建桥的智慧和胆识
古桥桥名的来历
云南古桥碑命运录
桥是建桥者的纪念碑
李贽和“李贽桥”
邓子龙与“施甸三桥”
木增与启明桥
段光赞与镇川桥
杨家四代人与“开远南桥”
刘汉鼎与牛栏江大桥
钱沣与乡村三石桥
杨名飓与青云桥
王氏父子与“王公桥”
陈宗海与腾冲古桥
梁金山与“惠通桥”
赖耀彩与德钦“普渡桥”
林瞎子修桥的故事
文化情结
建水古桥的传说
“双龙桥”与宝石
“见龙桥”与书生
“天缘桥”与鲁班
“大新桥”与大力士
“乡会桥”与一对夫妻
“泸江桥”与新娘
“张公桥”与“万年桥”
充满传奇色彩的霖雨桥
蟒蛇桥的传说
一跨能穷天外天——云南古桥诗词欣赏
石壁铁索永千秋
骄龙化桥思腾空
成梁可济路行人
柳暗桥横三数处
彩虹饮水截流丹
且向人间理断桥
砥柱中流万里桥
勒马遥观隐翠微
第一桥边夕阳红
行人渡尽不须舟
济渡何须一叶浮
踏破琼瑶道平平
游人歌出画桥东
杨慎诗中的云南古桥
霁虹桥上怀古思归
云津桥头写下千古名句
安宁城吟咏“东桥烟柳”
海门桥上望孤山
南浦新林过板桥
明月清风渡两桥
双鹤桥边遇顺卿
浮云落日两悠悠
修桥铺路阴骘积儿孙——云南古桥楹联欣赏
霁虹桥楹联
青龙桥楹联
庆云桥楹联
保兴桥楹联
金龙桥楹联
锁翠桥楹联
铁虹桥楹联
洋衍桥楹联
安澜桥和北津桥楹联
太极桥楹联
砥柱桥和阳春桥楹联
牛栏江铁索桥和板桥楹联
禄丰县古桥楹联
“欲乃杠”及其楹联
云南古桥第一长联
楹联最多的云南古桥
林则徐巧对云龙桥联
楹联赞美建桥人
云南古桥的“点晴”艺术
第一法:用“名”点睛
第二法:用“龙”点睛
第三法:用“虹”点睛
第四法:用“景”点睛
第五法:“结构”点睛
第六法:“方位”点睛
第七法:“功能”点睛
第八法:“传说”点睛
第九法:“祈愿”点睛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论中国古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有路即有桥,中国之所以成为泱泱大国,桥的贡献比路的贡献更重要。有的路可以不必造而由人自然走出,但桥则非造不可。中国人民从古即能造桥,是文化悠久的一个原因。”
     茅以升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东汉(25~220)是我国建筑目前一个灿烂的发展时代。隋代是我国石桥建筑遍布大江南北的创建发达时期。唐宋两代,可称之为古桥创新的全盛时期。元、明、清三代(1271~1911)古桥数量继续增加,工艺上也有所进步。他特别强调:“对开发较迟的云贵高原,明清(1368~1911)间兴建了相当数量的各式桥梁,对西南地区的铁索桥的改造与新建颇著成效。”
     在元代以前,云南有记载的桥梁并不多。建于隋末唐初的塔城铁桥,又称神川铁桥,是古代云南与西藏之间茶马互市民族来往的要津,不仅是长江上最早的较为性桥梁,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较早出现的铁链桥,与世界上其他同类桥相比早1000年以上。此桥被毁于贞元十年(794)吐蕃与南诏之间的战乱。铁桥遗址在现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塔札村。
     沾益县的山塘桥也是云南建筑年代较早的一座桥梁。此桥又名黑桥、长虹桥,位于沾益县黑桥村北50米处。清《沾益州志》载:“唐武德二年(619年)冬十月,检校南宁都督韦仁寿建。”现桥为清成丰三年(1853)重修。桥长44米,宽6米,为三孔石拱桥。相传,桥工铺完最后一块桥面石,值天已擦黑,故桥称为“黑桥”,桥头之村称为“黑桥村”。
     巍山县城东1.5公里处有座单孔石拱桥衍洋桥,始建于南诏末期,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南诏时期留下的专享一座古桥。该桥建在嵯耶庙旁。嵯耶是南诏第十二代国王隆舜年号。因此,衍洋桥也曾称嵯耶桥。20世纪90年代,因山洪暴发,衍洋桥桥西送水面护墙被冲塌,拱座桥基错裂。几位离退休老人倡议并带头捐款,将古桥修复。
     “交通问题为一切建设事业之基础。”《续云南通志长编》有这样一段描述:“云南跬步皆山,河流绝少舟楫之利,其专享之交通工具,为骡马肩舆。自元、明、清以远,省内外驿路大启,无远弗届。”
     元代,云南建造的桥并不多,有记载的仅黑井五马桥、宁蒗开基桥和盘龙江上的大德桥、龙川桥等可数的几座。
     禄丰县黑井镇龙川江上的五马桥始建于元朝大德五年(1301)。昆明盘龙江上的龙川桥位于松华坝水库大坝之下上坝村东侧,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桥北有“滚龙坝”,坝高河低,河水分为三股穿桥而过,故名“龙川桥”。该桥为三孔石拱桥,长45米,桥面宽10.3米,中孔高5米,其他两孔各高3.2米。得胜桥始建于“元朝改元大德”那年,所以最早的名称叫“大德桥”。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挥兵南下,从木里、盐源一线进入永宁,驻兵日月坪,即今天的宁蒗县永宁乡拖支村喇古一带。忽必烈在河畔驻军时,在河上建造石桥,取名“开基桥”,含开基立业之意。元代建造的石桥早已不在,但人们仍把原桥所在位置于1980年修建的水泥桥称为“开基桥”。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是云南较为古老的桥,但这座名桥,元贞年间,也先不花西征,也只是“易于巨木”,直到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僧了然才“募建铁索桥”。
     云南古桥大多修建于明清两代。《新纂云南通志》是对云南桥梁介绍最为详尽的一部志书。书中有2120多座桥梁的相关资料。这部志书被称为“20世纪前期云南学术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编写历时18年,1943年全部完成,1948年铅印成书。
     《新纂云南通志》记述的桥梁不包括滇越铁路上的桥梁。滇越铁路1910年3月竣工,云南境内长度超过20米的桥梁就有107座。
     对于古桥来说,水无情,火无情,风无情,人亦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人留下的桥梁一天天减少。《新纂云南通志》记述的那些桥梁,现今多数已难寻踪影。2010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编撰出版的《云南古道古桥古驿站》画册共收录了310多座古桥。应该说,古桥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画册收录的数量,云南现存古桥的数量(不包括滇越铁路上的桥梁)少说也在400座以上。这里所说的古桥主要是指清朝以前建筑的桥梁,包括少数民国年间建造的有影响的桥梁。
     茅以升先生提出的梁、拱、吊三种古桥类型云南都有。在梁桥家族中,不仅有普通木梁桥、石梁桥,还有伸臂木梁桥、伸臂石梁桥;拱桥家族是云南古桥中最为繁盛的一族,单孔石拱桥多姿多彩,孔数最多的石拱桥达到十七孔;吊桥同样让云南人引以为豪,铁索桥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天堑变通途。云南还有众多造型独特的廊桥,有的木柱木梁木廊,有的石墩木梁木廊,有的石拱桥上架屋,有的木廊瓦顶,有的木廊草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这些古桥,有的雄伟壮阔,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精雕细琢,有的古朴随意。山水不同,桥亦不同,每座桥都巧妙地融入自然,变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传统桥型应有尽有,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保留着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
     云南古桥的建筑材料多种多样,以拱桥为例,有的用青石即石灰石拱砌,有的用红砂石拱砌,有的则用石料和陶砖拱砌。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