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学习:媒介融合环境下学习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微学习:媒介融合环境下学习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 字数: 2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杜智涛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2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媒介融合环境下“微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对“微学习”系统中的学习主体、客体、工具与环境等构成要素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作为客体的学习资源和作为支持因素的学习环境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微学习”系统的组织与实现机制及系统原型的设计思路。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微学习”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微学习”相关研究视域
一 网络“微学习”研究的总体趋势
二 网络“微学习”的研究视域
三 各类团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一 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
二 关于“微学习”概念的研究
三 关于“微学习”教育方式的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学习”:媒介融合环境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第一节 媒介融合下信息组织与知识创新的变革
一 融合:媒介的新生态
二 共享与共建:媒介融合下信息组织的新形式
三 协同与共生:媒介融合下的知识创新
第二节 未来学习的一种设想:“微学习”
一 移动与泛在:新的知识获取环境
二 连通与交互:新的学习模式
三 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知识传播主体身份的融合
四 微型化与网格化:知识资源的存在模式
第三节 “微学习”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 “微学习”的内涵
二 “微学习”的特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学习”活动体系:基于系统论的视角
第一节 “微学习”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 “微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参与者
二 “微学习”活动的客体:学习资源
三 “微学习”活动的支持要素:学习工具与环境
第二节 “微学习”活动的层次结构
一 “微学习”活动的总体结构模型
二 学习目标层
三 学习方案层
四 学习资源层
五 学习支持层
第三节 “微学习”活动的实现过程
一 “微学习”的超网络结构及关系挖掘
二 “微学习”活动的实现模式
三 “微学习”过程中知识场的形成与测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学习”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SEM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假设与建模
一 理论基础
二 模型建构
三 变量测量
第二节 模型验证
一 数据收集及描述性统计
二 数据信度与效度
三 竞争模型
四 间接效应
第三节 讨论与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知识元的“微学习”资源构建
第一节 从信息元到知识元:“微学习”资源的诞生
第二节 “微学习”资源的主题地图
一 主题图与扩展主题图
二 “微学习”资源主题图的要求
三 基于知识元ETM的“微学习”资源整合架构
四 “微学习”资源的ETM实现路径
第三节 局部ETM的生成
一 主题提取
二 知识元提取
三 主题与知识元本体映射
第四节 主题图融合
一 ETM融合的基本思路
二 ETM相似性算法
三 ETM融合规则
第五节 基于用户兴趣的学习资源推荐
一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集的建立
二 用户个人兴趣演化模式
三 群组兴趣演化模式
四 预测集的构建与知识推荐
第六节 基于情境的学习资源推荐
一 情境推理
二 情境流
三 以活动为中心的情境本体建模
第七节 基于ETM的知识导航
一 浏览导航
二 检索导航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微学习”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
第一节 “微学习”生态系统:概念、构成与特征
一 生态系统与学习生态观
二 “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 “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
四 “微学习”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微学习”生态系统问题及治理
一 “微学习”系统的生态平衡
二 “微学习”系统生态失衡问题
三 “微学习”生态系统的设计思路
第三节 泛在学习环境:“微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
一 “微学习”生态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
二 泛在学习环境的构成
三 知识与社会的链接:泛在学习环境形成路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媒介融合环境下“微学习”的组织与实现机制
第一节 “微学习”环境构建模式与权限规则体系
一 “微学习”环境的构建模式
二 权限规则体系
第二节 “微学习”活动中的调节反馈机制
一 调节反馈内容
二 调节反馈方式
第三节 关联机制
一 关联关系的类型
二 关联实现方式
第四节 参与激励机制
一 基本的需求动机
二 需求动机的三个层次
三 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微学习”系统的原型设计与构建
第一节 “微学习”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一 设计原则
二 设计流程
第二节 “微学习”系统原型的逻辑功能
一 学习活动模块
二 学习资源模块
三 学习支持模块
第三节 微学习系统原型开发
一 系统平台架构
二 部分数据关系及规则机制
三 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微学习”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