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 1949-1978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 1949-1978

  • 字数: 57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225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分晚清至民国(1840―1911年)、民国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农村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四个分册,全景式展现了传统农业在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的演进更迭、发展变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的漫长画卷,揭示了近代化、现代化对中国农村变迁的影响,展现了制度变迁对农村变迁的巨大作用,对未来我国农村制度变迁提供了重要启示。
内容简介
本卷是《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的第三卷,记述了新中国三十年(1949-1978)间我国农村发展变迁的原动力、起始条件以及农业、农村复兴和农民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历史事实,回顾了对中国农村变迁有深刻影响的土地改革、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城乡二元户籍等制度变革以及运动和实践情况,分析和总结了新中国三十年间的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与物质装备、农业经济和农村工商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历程、成就和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自1991年以来长期从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与政策咨询工作。自1997年以来连续参加起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是近13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之一。参加起草《粮食法》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1997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荣获“科学中国人”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农村人物”称号。
目录
引论/1
第一节农村变迁的起始条件/3
第二节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8
第三节农村变迁的历程和特点/19
第一章农村土地改革/21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准备和条件/27
第二节土地改革的过程和措施/36
第三节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成就/65
第二章农产品统购统销/77
第一节粮食短缺与统购统销制度/79
第二节统购统销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88
第三节统购统销制度的影响/105
第三章农业合作化运动/115
第一节农村发展路径探索/117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运动/137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159
第四章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73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175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83
第三节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85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评价/195
第五章农业学大寨运动/203
第一节虎头山上的大寨精神/206
第二节全国农业学大寨/218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后果和影响/226
第六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237
第一节二元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239
第二节二元户籍制度与城乡分治/248
第三节二元户籍制度的历史影响/255
第七章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257
第一节农田水利/259
第二节农田整治/279
第三节植树造林/283
第四节农业防灾/293
第八章农业科技与物质装备/301
第一节农业科学研究/303
第二节农业技术推广/311
第三节农业投入品/314
第四节农业机械化/327
第九章农业经济发展/333
第一节农业经济增长/335
第二节粮食生产/345
第三节种植业结构与经济作物生产/354
第四节农业垦殖/365
第五节农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388
第十章农村工商业发展/393
第一节农村工商业的历史背景及政策选择/395
第二节社队企业发展历程与绩效/400
第三节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与绩效/417
第四节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绩效/426
第十一章农村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与社会救助/441
第一节农村基础教育/443
第二节农村合作医疗/455
第三节农村社会救助/462
余论/471
第一节农业的贡献/475
第二节农村的贡献/477
第三节农民的贡献/484
主要参考文献/489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