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智商的蜂类昆虫

高智商的蜂类昆虫

  • 字数: 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法】法布尔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89028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套书独具匠心精挑细选原著中幽默有趣、表现昆虫独特习性的故事,从童趣与诗意的审美视角进行编创改写,文字亲切活泼,语言诙谐风趣,让小学中低年级孩子轻松阅读,引发孩子对科普图书的兴趣,对科学真理的求知欲。•整套书由上海科技馆副馆长、昆虫学博士金杏宝担纲知识审读,正确知识双重把关。•特邀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金奖设计师为整套书设计封面、绘画插图,每本书有100多页昆虫插图。•每本书附有昆虫探索活动的方案,以四季为序,从“春天里会飞的‘花朵’”“夏蝉三重奏”到“听,昆虫的鸣声”“冬日里蛰伏的生命”,列举了中国城乡常见的昆虫,并提供具操作性的观察与欣赏活动方案。•被达尔文誉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的法布尔,花费毕生精力撰写完成这部科学百科、文学巨著——《昆虫记》,雨果奉其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为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点燃探索自然的星星之火,让孩子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简介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耗尽毕生精力撰写了十卷本《昆虫记》,是引领人类走进自然、欣赏野性之美的昆虫史诗;经少年儿童出版社精选、改编的四卷本《昆虫记》,是为小学生加入了“自然”这道久违的配料,赋予城市中的孩子和家长全新的“心灵味觉”体验,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特别营养餐”。四卷本《昆虫记》选本基本保持了原著特有的写作风格与盎然生机,不失情趣与诗意。同时,考虑到特定的读者群体,编者按一定的主题,对所选篇章作了大致的归类,选取十卷本中有趣的昆虫,改编、整理成《无处不在的昆虫邻居》《高智商的蜂类昆虫》《妙不可言的甲虫王国》《昆虫与它的近亲》四卷,着重讲述昆虫的生存之道与技能,完美展现法布尔先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让小学生体会法布尔先生将科学观察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使渺小的昆虫散发出生命的智慧与人性的光芒的艺术精神。 编者独具匠心,按四季的顺序,在每卷设计、编排互动栏目,“春天里会飞的花朵”“夏蝉三重奏”“听,昆虫的鸣声”“冬日里蛰伏的生命”四个互动栏目列举了中国城乡常见的昆虫,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与欣赏案例。这是一套集聚科学性、文学性和互动实操性的儿童科普文艺作品。
作者简介
法布尔,有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小村庄圣莱昂。法布尔从小着迷于乡间的花草虫鸟,对自然充满探索的渴望。虽然生活贫寒,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文学、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学士及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法布尔毕生致力于昆虫的观察和研究,被达尔文誉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他的观察笔记、实验报告、科学札记,于1879~1907年间,形成了十卷本《昆虫记》,因其高度的科学性和文学性,被雨果奉为“昆虫的史诗”。经多年努力,法布尔终于拥有了一个朝思暮想的昆虫实验室——荒石园。此后三十余年,他深居此园,坚持不懈地进行昆虫研究,直至生命尽头。
目录
荒石园——蜂类家族的伊甸园野地里的建筑师不会迷失的回家路饱受欺凌的石蜂毛虫猎手砂泥蜂毛刺砂泥蜂的神奇能力尽职的泥蜂妈妈超级麻醉师节腹泥蜂聪明的小傻瓜——飞蝗泥蜂执着的搬运工劫杀蜜蜂喂宝宝蜜蜂毒液的杀伤力胡蜂窝里的秘密“从天而降”的黑胡蜂宝宝随遇而安的巨无霸——土蜂吃活食的土蜂幼虫喜欢温暖的长腹蜂不会纠错的本能树莓桩里的居民壁蜂的“突围”行动昆虫家族里的寄生虫
摘要
     荒石园——蜂类家族的伊甸园 多年来,我一直梦想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面积不用太大,也不需要什么肥沃的土质,只需要一堵围墙,把它和外面的公路隔开,让我能够安心研究昆虫就可以了。 但是,过去几十年里,当一个人每天还要为生计发愁时,即使想拥有一片荒芜土地的愿望,也显得太奢侈了。我执着于昆虫研究四十年,如今即将暮年了,才终于有机会实现多年的愿望。 那是在一个荒僻的小村庄里,有一块遍布卵石、长满杂草的荒地,贫瘠的土质即使人们再下功夫也没法改善,所以没人对它感兴趣。但这正是我需要的。那里生长着大片的狗牙草.这种草即使你年年跟它“战斗”,也没法在三年里根除:数量仅次于狗牙草的是矢车菊,它们浑身是刺,一丛丛倔强地挺立着;而模样最丑的植物是西班牙刺柊,它们的枝条张牙舞爪地伸展着,就像巨型烛台,上面生出一根根坚硬的刺茎…… 这片荒地上的野生植物还有很多,它就是我梦想中的伊甸园。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同时见到过这么多昆虫,尤其对于各种各样的蜂类来说,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天堂! 瞧,我没说错吧。看这只飞来飞去的是什么?是黄斑蜂,它正在矢车菊上堆自己的“棉花球”,为产卵做准备;那些乱哄哄抢夺食物的又是谁?原来是切叶蜂,它肚子下面那黑色、白色或红色的花粉刷再明显不过了;那边猛然起飞、嗡嗡乱叫的是砂泥蜂:哎哟,忽然向我飞过来的,是壁蜂;大头泥蜂和长须蜂也来了,毛足蜂、土蜂、隧蜂,都没有缺席啊! 记得有一次,我把新发现的昆虫送给佩雷教授。教授惊讶地问我有什么捕捉昆虫的方法,可以捉到这么多罕见甚至是从未看到过的品种?我只能说,其实我捉昆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因为它们就生活在我的周围,在那茂密的矢车菊和其他植物上,我得到它们并没有费什么力气。 即使离开了植物丛,你也会有惊喜的发现。在荒石园里,泥水匠为了垒墙,弄了一些沙土和石头,后来因为工期迟迟未完,便一直堆在这里。这些石头的缝隙间,便成了石蜂安家的好地方,它们穿着一身黑丝绒外套,在石头和水泥上忙碌着。 就是因为这片荒石园对农夫们来说毫无利用价值,所以人们把它连同房子一起抛弃了。于是,各种动物纷纷赶来,其中优选胆的还是膜翅目的小家伙们(蜂类),后来它们连我住的地方都想霸占! 如果你不相信,请仔细看:白边飞蝗泥蜂自作主张,在我家门槛前筑好了窝。过去的25年里,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它们,而现在我每次进门都要万分小心,生怕把它们辛苦建造的窝给碰坏了,或者踩死几只正在工作的小家伙。 记得我刚知道这种昆虫时,为了见到它们,我要在8月的烈日下走几公里路,谁能想到我们现在居然成了亲密的邻居! 还有一只黑胡蜂,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我们的屏风下面;胡蜂和长脚胡蜂还不时光顾我家的饭桌,代我们“检查”一下葡萄是不是熟透了……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