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被选中的摄影师

被选中的摄影师

  • 字数: 23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薛忆沩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3189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被选中的摄影师》为薛忆沩“文学三十年(1988-2018)”虚构作品集,篇目、装帧设计皆由作者自选自定,具有纪念意义。
这本由短、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节选)构成的作品选集包括薛忆沩曾高居国内文学和图书榜首的,被《新华文摘》转载的短篇小说《出租车司机》《流动的房间》《上帝选中的摄影师》,获奖作品《生活中的细节》,中篇小说《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以及长篇小说《空巢》(节选)等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风格。
作者简介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2~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一2010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受聘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2014年获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2014年及2015年连续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
主要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白求恩的孩子们》(台湾版)、《一个影子的告别》(台湾版)、《空巢》(2014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及《南方都市报》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流动的房间》(2013年新版)、《首战告捷――“战争”系列小说》(《南方都市报》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随笔集《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与马可?波罗同行》、《献给孤独的挽歌――从不同的方向看“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自  序
短篇小说
上帝选中的摄影师
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流动的房间
“你肯定听不懂的故事”
出租车司机
小  贩
三故事
生活中的细节
中篇小说
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长篇小说
遗  弃(节选)
一个影子的告别(节选)
白求恩的孩子们(节选)
空  巢(节选)
希拉里、密和、我(节选)
摘要
    上帝选中的摄影师
     我儿子一家移民加拿大的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我这一辈子见过的第一个外国人。我以前曾经多次想起过他,但是却从来没有梦见过他。他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变,我依然觉得很亲切。他是住在县城那座小教堂里的传教士。他也是一个摄影师。他经常到我们村子里来拍照。他特别和善,也特别喜欢跟我们玩和逗我们玩,这一点与中国的大人们很不一样。他让我们围在他的身边看他拍照。他也给我们拍照。村子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喜欢他。而他对我的意义更是非常特别,因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我第一次按下了相机的快门。那感动了我全身心的声音定格了我的一生。我后来也成了摄影师,而且曾经为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服务。我的作品既为我带来过无数的荣誉,也给我带来了终身的羞耻。
     我们不知道他来自哪个国家。大人们有的说他是美国人,有的说他是法国人,还有人说他是新西兰人。但是,因为我在那样一个特别的夜晚梦见了他,醒来之后,我怀疑他是加拿大人。他的样子真是一点都没有变,与我记忆中的接近相同。我梦见的是他最后一次到我们村子里来的那个天色阴暗的下午。他是来向我们告别的,因为日本人很快就要从武汉南下打到我们这一带来了。那时候,我们村子里有将近一半的人家都已经逃离。我爷爷也在安排家里人做逃离的准备。
     那是一个天色阴暗的下午。我躺在村口的老樟树底下,想象着我们将逃往的“外面的世界”。突然,我看见传教士从村子里走出来。他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相机,一边回头朝村子里张望,好像有点依依不舍。我坐起来,向他打了一声招呼。他兴冲冲地跑过来,用他很难听懂的汉语告诉我,他这是最后一次到我们村子里来了。我突然有一阵意想不到的伤感:不是因为从此就见不到他了,而是因为从此就见不到他手里的相机了。传教士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他举起相机,对着村外旱裂的农田调整了一下焦距,然后他让我和他一起端着相机,然后他将我的手指放在快门按钮上,然后他鼓励我轻轻往下一按。
     那感动我全身心的声音将我带进了神魂颠倒的状态。这时候,传教士示意我站起来,靠到老樟树粗糙的树干上。然后,他将相机的皮套从肩上取下,挂到我的脖子上。接着,他后退几步,举起了相机。那是他在我们的村子里最后一次举起他的相机。他拍下了我被自己第一次按下的快门声音感动得神魂颠倒的全身。
     两个星期之后,我们也在爷爷的带领下逃离了我们位于湘鄂边境的祖居。我们先是一路南下。在长沙的一位亲戚家住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我们又改为向西逃亡。长沙的亲戚建议我们到溆浦去落脚,但是,我爷爷在路过新化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病愈之后,他决定我们就停在那里。这一停就是六年。日本投降之后,我爷爷带着大部分家人迁回祖居去了。而在路过长沙的时候,我父亲突然宣布,他决定带着我们这一家人留下来,留在那里生活。我后来才知道是名扬四海的那三次长沙会战让他对那座城市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父亲的这个决定决定了我的一生,因为我们住的那条街的拐角处有一家生意兴隆的照相馆。沉默寡言的照相馆老板注意到了我对摄影的浓厚兴趣,收下我做了他的徒弟。我非常勤奋又很有天赋,手艺进步飞快。在我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师父看着我刚为一位富商拍出的遗像,充满感慨地说我接近可以自己开业了。但是,我告诉他,我对开照相馆没有兴趣。我有更大的志向。我的志向是做一个真正的摄影师,一个记录历史的摄影师。这志向植根于我第一次按下快门时的那种神魂颠倒的状态。我的志向让师父的脸上出现了罕见的不安。“你有罕见的天赋。”他说,“只是不知道上天还会不会给你那样的机会。”
     没有想到“那样的机会”很快就降临到了我的生活之中。大概就在四五天之后吧,一位年轻的军官带着他看上去有点胆怯的妻子和他们刚满月的儿子来到了照相馆。他们要拍一张“全家福”。年轻的军官想请我的师父为他们拍,而我师父却说我拍得比他要好。年轻的军官看了他漂亮的妻子一眼,然后扶着她的肩膀走进了我的镜头。坐下之后,年轻的军官对我的每一道指令反应得都非常热情,而他妻子的反应却始终都很机械。在我正准备按下快门的时候,年轻的军官突然说他们的照片要加急冲印,因为他马上就要回前线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即将分散的家庭,我心想着,稍稍迟疑了一下才按下了快门。我还从来没有为这样的家庭拍过“全家福”。
     第二天傍晚,年轻的军官独自来取照片。他对我的摄影水平大加赞赏。他说他的妻子对这张照片也一定会非常满意。他接着又说,以这样的水平,我应该到南京或者上海去发展。我重复了与师父说过的话。我说我不想庸庸碌碌地靠拍照来活着,我说我的志向是当一名记录历史的摄影师。年轻的军官没说什么就离开了。但是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他又急匆匆地跑了回来。他问我是否愿意随他一起去前线。他说他那位好大喜功的军长一直都想物色一位年轻有为的摄影师来记录将让他名垂青史的战绩。他说一场与共产党的决战已经迫在眉睫,我在前线一定会大开眼界,大有作为。我父亲不支持我的冒险,但是也并没有阻止我的行动。而我师父认定这就是上天赐给我的“那样的机会”。他不仅给我提供了路费,还让我带上那架我用得最上手的相机。第三天,我就跟着让我称他为“马副官”的年轻军官上路了。
     那是三年前结束逃亡生活之后的第一次出行。没有想到,我的兴奋却只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在九江转乘轮船的时候,我的情绪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内战带来的破坏和恐慌好像比前面那场战争带来的更大。满目疮痍的景象让我对自己记录历史的志向产生了一点怀疑和动摇。马副官对“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什么兴趣。一路上他只有一个话题,就是他漂亮又胆怯的妻子。他说他非常非常爱她。他说她是他的生命。他说等战争结束了,他就要将她接到南京去住。他说他们还要生两个孩子。他说他希望其中的一个是女孩,他说她一定长得像他妻子一样漂亮。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