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牛津的6堂自我精进课

牛津的6堂自我精进课

  • 字数: 1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冈田昭人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47197
  • 版次: 1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何牛津大学能够培养出不断颠覆世界常识、活跃于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作为数百年间始终在全球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牛津大学的教育有何特别之处?
本书作者是日本首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教育学博士,他以留学牛津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首次披露了牛津精英身上普遍拥有的6种能力,并将之呈现为42种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法。其中,有能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统率力、战斗力、表现力,还有与我们个人工作能力息息相关的创造力、分解力、冒险力。
活用牛津大学教给我们的6大关键能力,将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用更开放的思维迎接全球化竞争时代的挑战。
作者简介
冈田昭人(AKITO OKADA),东京外国语大学综合国际学研究所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硕士。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是首位获得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日本人。在东京外国语大学拥有15年以上教学经验,主要面向日本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学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教育工作。
曾任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前副会长(现任理事)、留学生奖学金财团选考委员、NPO法人理事,以及全球化人才培养官方机构委员。
目录
前  言  为何如今需要牛津的“教育方法” 1
第一章 日本不存在的世界优选学府的“教育方法” 1
第二章 引导人与团体走向成功的“统率力” 37
第三章 实现断续想法的“创造力” 57
第四章 以团队合作取得胜利的“战斗力” 83
第五章  面对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的“分解力” 107
第六章  打破惯例和事先安排的“冒险力” 131
第七章  给对方优选印象的“表现力” 155
后  记  漫长曲折的道路  184
摘要
    1.以“小课堂”为名的知识问答
     如果将牛津大学与日本各大学的教育相比较,你认为决定性的差异是什么?了解牛津大学的学生应该会众口一词地说,是“小课堂制度”。
     当然,牛津大学和普通大学一样会进行授课与研讨等活动,但这充其量是辅助性的,学生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不出席也没关系。而且像这样的班级,不会每次都签到,也没有考试。
     因此,学生如果只是听课,那么无论接受了多少课程,都不会被认为接受了牛津大学真正的教育。对学生来说,相对于听课而言,学习其实是以“小课堂”为中心的。尊重彼此想法与立场的小课堂
     “小课堂”是教师与少数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获取知识并加深理解的教育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小课堂每周开设1次,每次1个小时,1名学生(或者2~3名)跟从1名指导教师(称为教授或者导师)。
     在“小课堂”这天之前,导师会要求学生每周阅读许多文献,在阅读的基础上,针对导师提出的课题撰写并提交小论文。并不是将文献的内容加以整理即可,而是要对应课题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思考。每次“小课堂”上会以小论文为基础,与导师之间进行问答和讨论。
     在牛津大学,通过“小课堂”可培养以下能力:
     ①分析、整合、表达的能力;
     ②批判能力与讨论能力;
     ③协调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通过小课堂可以培养分析能力、讨论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讨论的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想介绍一下自身体验过的小课堂的实际情况。小课堂之日
     在开始小课堂的那一天,我抱着许多文献前往教育学院,步伐非常沉重。我的导师大卫?菲利普斯教授的房间位于一幢历史悠久的建筑的二楼。敲了敲厚重的木门,听到教授说“请进”后,我进入了房间。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桌子旁,做好准备之后,小课堂就开始了。①分析、整合、表达的能力
     首先,教授会询问有没有从每次阅读的文献中得到新的知识,并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阐述。不是将文献内容详细说一遍,而是要简明阐述从文献中获得了哪些知识?与研究课题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学生在l周左右的时间中,最少要集中阅读5~10份文献、资料,吸收其中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要写成小论文,从而锻炼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②批判能力与讨论能力
     接下来,教授会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学生必须以自己写的小论文为基础,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
     “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 “你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数据?”
     “这个表述是你的意见吗?还是文献上记载的作者的意见?”
     “这里实际上只写了一些发生过的事情,接近看不出你自身的见解与批判性观点。”
     有时我会被教授非常严厉地斥责:“这种水平的小论文根本不值一提。”
     牛津大学的学生们,无论是谁都要接受这种小课堂的洗礼。但是,即使遇到无法回答的窘迫情况,也切记不可胆怯。无论如何都要忍受飞来的意见与评判,与教授提出的问题战斗下去。
     对于当初的我而言,提问与回答是压力优选的时候。但是,我确实感受到,与通过文献获得知识以及自我表达、理解、思考相比。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