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公版202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中公版202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 字数: 444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李永新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116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吸纳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发团队多年教研成果,紧随广东省公考变化,立足实际考情,传授实战技巧。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 2.归纳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详细展示作答过程和快解技巧。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细致分析了广东省公考命题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按照“题型/考点/技巧方法讲解”的内容,系统讲解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应用五大专项。本书具体内容如下: 1.讲授核心知识。全书贯彻“讲练结合”思想,在讲解核心知识过程中配以真题精讲进行阐述说明,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 2.呈现很优解法。全书以“直观易学,讲透教会”为宗旨,尽可能使用图解形式,将作答过程步骤化,并针对部分题型配以“点拨”,力求为考生呈现各类题目的很优解法。 3.双线备考助学。通过集考点浓缩、在线题库、考友圈答疑、视频直播为一体的移动自习室,考生不仅可以学习基础理论、模拟实战考场,也能与专业老师互动、求教学习中的难题,还可以下载多种复习资料。
作者简介
李永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目录
■ 第一节 选词填空(2) 一、把握对应关系(2) 二、辨析词语差异(4)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6)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8) 第二节 阅读理解(11) 一、主旨观点题(11) 二、细节判断题(17) 三、推断下文题(20) 四、词句理解题(23) 第三节 语句表达(26) 一、语句排序题(26) 二、语句填充题(30) ■ 第一节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34)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34)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35)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36)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37)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37) 六、分式数列(39) 七、组合数列(40) 八、创新数列(41) 第二节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43) 一、三角形式数字推理(43) 二、圆圈形式数字推理(43) 三、表格形式数字推理(44) 第三节 数字推理实战技巧(46) 一、数项特征分析(46) 二、运算关系分析(47) 三、整体特征分析(48) ■ 第一节 数学运算基础推荐(50) 一、算术基础知识(50) 二、代数工具(54) 三、实战技巧(57) 第二节 数学运算高频考点(62) 一、几何问题(62) 二、工程问题(67) 三、行程问题(69) 四、利润问题(74) 五、排列组合(76) 六、概率问题(80) 七、最值问题(82) 第三节 数学运算扩展考点(85) 一、浓度问题(85) 二、日期问题(86) 三、时钟问题(87) 四、策略制定(89) 五、推理分析(90) 六、年龄推算(90) 七、容斥问题(91) 八、周期循环(94) ■ 第一节 图形推理核心考点(96) 一、数量类考点(96) 二、结构类考点(103) 三、位置类考点(106) 四、叠加类考点(109) 五、空间类考点(110) 第二节 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14) 一、顺推型图形推理(114)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114)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15) 四、分类分组型图形推理(117) 第三节 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18) 一、求同分析法(118)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119) ■ 第一节 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24) 一、两词型(124) 二、三词型(124) 三、对当型(124) 第二节 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25) 一、逻辑关系(125) 二、言语关系(126) 三、常识关系(127) 第三节 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29) 一、代入排除法(129) 二、遣词造句法(129) 三、横纵对比法(129) ■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132) 一、直言命题(132) 二、概念和三段论(137) 三、复言命题(142) 四、模态命题(150) 五、智力推理(151)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156) 一、削弱、加强型(156) 二、结论型(165) 三、评价型(167) 四、解释型(169) 五、选项分析(170) ■ 第一节 力学(174) 一、受力分析(174) 二、压强(177) 三、浮力(179) 四、简单机械(181) 第二节 运动学(183) 一、牛顿运动定律(183) 二、匀速圆周运动(184) 三、其他运动学定理和定律(186) 第三节 光学(188) 一、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188) 二、光的折射(190) 三、透镜(191) 四、光的色散(192) 五、偏振光(193) 第四节 电学(194) 一、简单电路和欧姆定律(194) 二、家庭电路(196) 三、电功率(197) 第五节 磁学(198) 一、磁现象(198) 二、电与磁(199) 第六节 化学(202) 一、酸碱盐(202) 二、酸碱程度(202) 三、酸碱中和与生活(202) 第七节 热学(203) 一、物态变化(203) 二、热传递(203) ■ 第一节 核心统计知识(206) 一、基期与现期(206) 二、增长(206) 三、贡献率与利润率(210) 四、顺差与逆差(212) 第二节 核心考查体系(213) 一、比重(213) 二、倍数、翻番(218) 三、平均数(220) 四、隔年增长(223) 五、年均增长(224) 第三节 实战快解技巧(227) 一、实战速算方法(227) 二、高频公式速解(232) ■ 第一节 广东省情(238) 一、省情概况(238) 二、广东时政(239) 第二节 政治(241) 一、国内时政(24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4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4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47) 第三节 经济(249) 一、微观经济(249) 二、宏观经济(250) 第四节 法律(252) 一、宪法(252) 二、监察法(253)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54)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55)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58) 第五节 人文与历史(261) 一、文化常识(261) 二、历史常识(264) 第六节 科技与生活(268) 一、高新技术(268) 二、生活常识(270) 第七节 国情与地理(275) 一、国情概况(275) 二、自然地理(277) 三、世界地理(279) 第八节 行政管理(280) 一、政府职能(280) 二、行政组织(280) 三、行政执行(280) 四、行政监督(28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82)
摘要
    第一节 选词填空 一、把握对应关系 选词填空选取的材料多是语言规范、逻辑严密的文段,上下文之间相互照应、相互论证。那些在文段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句往往会成为命题点。选词填空涉及的对应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指的是文段中的某些词句对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说明。解释关系可通过以下五类提示信息以及前后文语境进行识别。 ■ ■ 儒家在对“君子”进行阐述的时候,采取了一种极为 的理论技巧。那就是,不直接定义“君子”,只是反复 它的对立面。“君子”的对立面,就是“小人”。用一系列的否定,来完成一种肯定。这种方法,在逻辑学上,是通过 外延,来包围内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罕见 列举 缩小 B.精当 强调 剔除 C.巧妙 叙述 D.高明 描绘 确认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儒家对“君子”下定义时,采取了某种阐述技巧。“那就是”之后对此进行了解释说明。“不直接定义……用一系列的否定,来完成一种肯定”是一种比较“巧妙”“高明”的阐述技巧。“罕见”强调很少见到,“精当”强调准确恰当,二者填入都不符合句意,排除A、B。第二空,“叙述”指记载或讲述事情的经过,“描绘”指描画(景物)或描述(人物)。对“小人”的阐述用“描绘”恰当,排除C。第三空,“确认”填入句意通顺。故本题选D。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指的是文段中的某些词句对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进行了反面提示。反对关系可通过以下四类提示词语以及前后文语境进行识别。 ■ ■ 群众工作不能 ,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坚持不懈、不断完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一帆风顺 C.一劳永逸 D.一击即中 解析:由“不能”可知,横线部分填入词语应与后面内容存在反义关系。根据“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可知,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下子就成功,只有“一蹴而就”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指的是文段中的某些词句与空缺处所填词语为并列关系,二者语义相近、结构相当。并列关系可通过以下三类提示信息以及前后文语境进行识别。 ■ ■ 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取得成效,关键是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在作风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责任,以 、如临深渊的小心和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带头改进作风,不是说给大家听,而是做给大家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先士卒 如箭在弦 真抓实干 B.率先垂范 如履薄冰 求真务实 C.严于律己 如临大敌 贯彻落实 D.公平正直 小心翼翼 廉洁自律 解析:由第一空、第二空旁边的顿号可知,第一空、第二空所填词语应分别与“以身作则”“如临深渊”构成并列关系。D项“公平正直”不符合要求,排除。A项“如箭在弦”、C项“如临大敌”不符合要求,排除。B项代入文中均契合文意。故本题选B。 4.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的是文段中的某些词句与空缺处所填词语存在范围或程度上的阶梯差异。当文段中出现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时,考生可考虑此处是否存在递进关系对应。 常见的表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更、还、以至、并且、不仅/不但/不光……而且……、尚且……何况……。 ■ 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 、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柔寡断 半途而废 B.三心二意 功败垂成 C.迟疑不决 功亏一篑 D.瞻前顾后 前功尽弃 解析:第一空,由顿号可知,此处所填词语与“畏葸不前”构成并列关系。“三心二意”指不安心、不专一,与“畏葸不前”表达的有顾虑的语境不相符,排除B。第二空,由“不仅……而且……”可知,此处所填词语与“不能前进”构成递进关系,表达已取得的成绩也可能失去的意思,“前功尽弃”与此最相符,排除A、C。故本题选D。 5.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指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个连续的动作或事情时,常遵循一定的时间、空间或事理逻辑顺序,表现在句子中则是分句之间有前后相承的关系,或描述连续动作的词语之间具有不可颠倒的前后次序。 ■ 习近平总书记说:“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再高远的改革,也必须回到地上,切切实实考虑群众的获得感,否则就有可能失去群众支持而 , ,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错失时机 贻误大业 寸步难行 B.寸步难行 错失时机 贻误大业 C.贻误大业 错失时机 寸步难行 D.错失时机 寸步难行 贻误大业 解析:观察选项,三个词语之间具有因果上的顺承关系,且程度由浅入深,故“贻误大业”应置于最后,排除A、C。“寸步难行”与“失去群众支持”联系更紧密,“错失时机”与“贻误大业”的联系更紧密,由此排除D。故本题选B。 二、辨析词语差异 近义词语辨析是选词填空的重要考点,测查考生在词语储备方面的基本功。考生在对近义词语进行辨析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考虑。 1.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意义相近,但却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如“抚养”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而“赡养”则用于晚辈对长辈。要注意辨析这些词语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修订我国土地管理法,兼顾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双重 ,坚持物权平等保护 ,提高 补偿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 规定 征用 B.要素 法案 征调 C.标准 措施 征集 D.属性 原则 征收 解析:第三空,“征调”的适用对象多为人员、物资,“征集”的适用对象多为建议、作品,二者均不适用于“土地”。修饰“土地”,用“征用”“征收”更恰当,排除B、C。第二空,“物权平等保护”是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且“坚持原则”为常见表述,排除A。第一空,“资源”和“资产”是土地具有的双重性质,用“属性”描述也恰当。故本题选D。 2.意义的侧重点 有的词语意义大致相同,但是我们仔细体会后就能发现它们在意义侧重上存在差异。如“节余”侧重因节约而剩余,“结余”侧重结算后剩余。在实际运用中,考生应该选择哪个词语最贴切,则需要结合相关语境来定夺。 ■ 走进书房,荷笔当锄,精神家园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也有受挫后乏味地走进书房的时候, 间与书群对话,慢慢地愁肠 ,残雪消融,浮躁渐趋平静,紊乱变得有序,顷刻间阴霾一扫,心空一片晴朗亮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无聊赖 舒缓 B.万念俱灰 疏散 C.无地自容 舒展 D.心灰意冷 纾解 解析:第一空,受挫后乏味地走进书房,有“愁肠”,有“阴霾”,说明这时的心情消沉、压抑。“百无聊赖”侧重无聊,“无地自容”侧重羞愧,均不能体现这种受挫后消沉的情绪,排除A、C。第二空,“疏散”指把密集的人或东西分散,如疏散人口;“纾解”指延缓解除,如纾解压力。与“残雪消融”对应,此处应表达愁肠得到了“纾解”,排除B。故本题选D。 3.意义的轻重 有些词语意义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失望”和“绝望”,二者都有失去希望的意思,但后者意义程度明显更重。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意义轻重适度的词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 白大褂在19世纪末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它能有效隔绝细菌,而一百多年后它遭到 却是因为在隔绝细菌上做得不够好。在前一个阶段,白大褂顺应了现代医疗的发展潮流,而在后一个阶段它被一部分人视作现代医疗发展的 。人们对白大褂态度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认识进一步深化、更为接近事物原貌的结果,这么看,白大褂的发展也是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挫折 壁垒 象征 B.否定 桎梏 截图 C.质疑 羁绊 缩影 D.排斥 累赘 历史 解析:第一空,由“在隔绝细菌上做得不够好”可知,此处应填对白大褂的作用表示怀疑的词语,“否定”“排斥”都有接近拒绝的意思,意义程度过重,排除B、D。第二空,“壁垒”现常指互相对立的事物或界限,不能用来形容白大褂在后一个阶段对现代医疗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排除A。第三空,此处意为白大褂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现代医疗事业不断接近真相的发展历程。“缩影”指可以代表同类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填入恰当。故本题选C。 4.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贬义、中性三种。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一组词语的感情色彩分别为褒义、贬义、中性。做题时,考生应首先根据题干已有文字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褒贬态度和立场,再从选项中选出与之感情色彩相符的词语。 ■ 在动画片的题材中,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这些题材都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 故事,具有鲜明的 、假定与象征的因素。神奇虚幻的故事借助动画的假定性不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动画艺术的特性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构 寓意 B.虚幻 含义 C.虚假 含意 D.虚拟 喻义 解析:第一空,“虚假”含贬义,与语境不符,排除C;“虚拟”多修饰现实、人物等,一般不与故事搭配,排除D。第二空,“寓意”指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符合童话、神话、民间故事这类题材通过故事传递道理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含义”指(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排除B。故本题选A。 5.词语的搭配 有些词语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