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株洲 神农福地千古韵

株洲 神农福地千古韵

  • 字数: 2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514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沙市东南部40公里处,湘江下游,东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省内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辖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渌口区5区,攸县、茶陵县、炎陵县3县,代管县级醴陵市,此外设立有云龙示范区,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401.6万人。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成为中国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株洲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部分。此外株洲还拥有国家绿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本书立足从市州区域文化角度开展株洲地区的湖湘文化研究,主要内容涉及株洲的历史源流、文化地位、精神特质、杰出人物、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山水情韵、人文景迹、风物特产等极具区域特色的方面。
作者简介
郭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3部,合著参著多部。在《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求索》、《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报刊文集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侧重于清史、现代史和地方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代序株洲赋/1
第一章神农福地株洲源流/1
一炎帝传说和远古先秦文明/3
二建宁古城之风雨四百年/8
三宋元“槠洲”的崛起与繁荣/12
四明清时期的株洲与移民文化/16
五近现代百年的沧桑和探索/18
第二章江南明珠文化璀璨/25
一源远流长的炎帝文化/27
二厥功至伟的红色文化/30
三享誉全国的工业文化/38
第三章拓荒气质奋进精神/45
一株洲人的精气神/47
二开拓奉献的情怀/48
三踔厉敢死的气魄/50
四拙朴勤劳的品格/52
五奋勇争先的担当/54
第四章地灵人杰英才辈出/59
一四相文章冠两朝/61
二军政人才竞风流/65
三科文大家气自华/73
四大国工匠立潮头/78
第五章礼仪节庆美味佳肴/83
一人生风俗/85
二节庆情怀/90
三美味佳肴/104
第六章文学艺术流光溢彩/113
一诗歌之城/115
二歌剧之乡/119
三书画之美/123
四小说之华/126
五非遗之韵/129
第七章科技教育开拓进取/141
一科技之城,成就斐然/143
二动力之都,创新之谷/148
三书院教育,独领风骚/151
四苏区教育,极具特色/155
五当代教育,谱写辉煌/158
第八章江山秀丽风光旖旎/161
一一峰耸峙/163
二二园竞秀/166
三三江旖旎/170
四四洲璀璨/174
第九章历史遗存红色印记/179
一古老文明的灿烂遗存/181
二革命热土的红色印记/187
三鳞次栉比的名人故居/193
四释道儒家的寺观书院/199
第十章名土特产物华天宝/209
一传统土产/211
二地方名产/215
三农副特产/222
结语/228
主要参考书目/230
后记/23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