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21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侯鹏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79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确立的理论条件、实践条件、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进行研究。基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态势,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揭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国国情在新时代发生新变化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基础。了解和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于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及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的重大实践战略部署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侯鹏,吉林长春人,法学博士。硕士、博士: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重点难点
一 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实践依据
二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依据
三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逻辑与历史统一法
三 归纳分析法
第一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 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二 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
三 公有制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
第二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二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三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第二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客观依据
第一节 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国际条件
一 国际经济局势不断调整
二 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三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第二节 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国内条件
一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支撑因素
二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三 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
第三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理路
第一节 理解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蕴涵
一 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含义
二 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一 正确研判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二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理念
三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原则和策略
一 遵循三大基本规律
二 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 遵循科学发展策略
第四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判断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科学性
一 辩证思维
二 系统思维
三 历史思维
第二节 实践性
一 战略谋划与稳中求进的统一
二 创新发展与保住底线的统一
三 理念引领与现实攻坚的统
第三节 人民性
一 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价值导向
二 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工作价值导向
三 以人民为中心是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归宿
第五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战略判断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经济新常态战略判断的理论价值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三 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经济新常态战略判断的实践价值
一 为党的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引
三 为促进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