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女性性别意识发展与心理健康

女性性别意识发展与心理健康

  • 字数: 36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郑安云,同雪莉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84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分工的双重制约,女性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她们的性别意识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性别角色依赖性转向与时代相结合的个性与独立性状态。然而伴随她们蜕变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外化,更是性别意识的革新。探索女性性别意识的发展对女性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女性性别意识发展与心理健康》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框架,立足女性性别意识的发展,对不同生命发展阶段中女性性别意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探讨各阶段的重大生命事件如何推动性别意识的发展进程,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中对女性性别意识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不同生命周期中女性心理的调适策略。
作者简介
郑安云,女,山东青岛人,1963年出生,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陕西心理卫生协会女性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课题:民政部课题:妇女参与基层自治实践——女性推动社区发展理论研究(2015MZR012-04)具体研究题目:女村官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研究;陕西省社科联2014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救助研究(2014Z069);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职业女性生育意愿及生育保障措施研究——以西安为例(17S49)。发表论文30余篇。
同雪莉,女。1976年3月出生,陕西省合阳县人,社会学博士,现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抗逆力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西安市社科规划、陕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等项目10余项,在《中国青年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出版《团体心理辅导》专著1部,主编、参编各类著作或教材4部,多篇论文获得上级奖励。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女性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一 研究起源
二 女性主义及其发展
三 当代女性问题的发展
第二节 性别、社会性别与性别意识
一 什么是性别、社会性别与性别意识
二 社会性别研究理论
三 社会性别的塑造
第三节 性别刻板印象
一 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
二 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
四 复杂的性别刻板印象
第四节 性别意识与心理健康
一 女性心理健康
二 女性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三 性别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婴幼儿期:性别意识的启蒙
第一节 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
一 自我意识概述
二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三 婴幼儿期自我意识及发展
第二节 婴幼儿性别意识的表达
一 性别发展相关理论
二 早期性别意识的差异化发展
三 婴幼儿的性别认知特点
第三节 婴幼儿性别意识的启蒙教育
一 婴幼儿期性别分化表现
二 婴幼儿期性别教育
小结
第三章 儿童期:性别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儿童期的自我概念
一 自我概念
二 儿童期的自我概念
三 儿童期的自尊:自我概念的核心
第二节 儿童期的性别意识
一 儿童期性别认同的发展
二 儿童期性别意识的影响因素
三 心理上的雌雄同体:双性化人格
第三节 儿童期的性别教育
一 儿童期的性别教育
二 我国性别教育的影响因素
三 我国儿童性别教育的启示
小结
第四章 青春期:性别意识的认同
第一节 青春期的自我概念
一 青春期女性的自我概念
二 青春期女性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三 青春期女性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
第二节 青春期的性别认同
一 性别角色认同
二 青春期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
三 确立女性自我意识,构建合理角色认同
第三节 女性的性别意识与学业就业
一 青春期女性学业发展
二 青春期女性性别意识与职业期望
三 青春期女性学业与职业发展障碍与策略
第四节 社会性别意识与人际交往
一 青春期女性的人际交往
二 青春期女性人际交往困境
三 青春期女性的人际交往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成年早期:性别意识的形塑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性别形塑
一 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形塑
二 女性高等教育与性别议题
三 高等教育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第二节 恋爱情感与女性性别意识
一 亲密与爱
二 恋爱情感中的权力关系与性别意识
三 新男人、新女人、新关系
第三节 性别意识中的性
一 传统的女性性心理
二 性心理与女性性别意识
三 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六章 成年中期:家庭生活与女性性别意识重塑
第一节 夫妻关系与女性性别意识的重塑
一 中国历史中的性别秩序
二 婚姻制度与女性性别意识
三 夫妻关系与性别意识重塑
第二节 母职角色与女性性别意识的塑造
一 母亲和母性形象
二 成为母亲
三 女性的亲子关系与性别意识
四 母职角色与女性心理调适
第三节 家庭分工与女性性别意识的塑造
一 家庭工作冲突中的女性态度
二 对家务分工的理论解释
三 女性家庭工作中的角色转换
小结
第七章 中年期:职业地位与女性性别意识重塑
第一节 女性就业的发展脉络
一 女性就业的历史背景
二 女性就业的性别处境与协商难题
三 现代社会职业的性别结构化
第二节 中年女性职业困境与退休准备
一 中年女性职业现状与发展困境
二 女性职业发展的理论建构
三 中年女性的职场退出准备
第三节 女性精英性别意识与心理健康
一 职场女性精英形象
二 女性精英的社会获得
三 女性精英获取与行使权力面临的阻碍与矛盾
四 女性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
小结
第八章 老年期:性别意识双性化的发展
第一节 老年期的性别意识
一 女性老化的两种讨论
二 老年女性的性别意识
第二节 老年期女性生理、心理特征
一 老年女性生理发展及问题
二 老年女性心理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老年期女性的生活状态
一 老年期女性的生活状态
二老年期女性的社会参与状态
三 影响老年期女性生活状态的因素
第四节 老年期女性的心理调适
一 老年期心理健康的定义
二 老年期女性面对的主要心理挑战
三 对老年期女性心理调适的可行性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