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与导向——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5届年会论文集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与导向——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5届年会论文集

  • 字数: 36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504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论的生命力有赖于时代赋予的全新意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语境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与理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加快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术体系构建和话语创新。2018年10月26-28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5届年会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与导向”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召开。此次会议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成立40周年的背景和时间节点上召开的。此次会议的召开和本论文集的出版,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和价值体系所做出的新的努力和尝试。
作者简介
党圣元,195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出版基金评委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夏静,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聘任专家。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出版基金会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会评专家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工作。
李昕揆,1982年生,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媒介文化研究。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江海学刊》、《东岳论丛》、《贵州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出版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译文、综述等2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编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研究
再谈“莎士比亚化”
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挑战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对
论“艺术生产”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
唯物史观与当代文学批评
第二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当代建构
马克思节选《普罗米修斯》引发的学术争鸣及其反思
高科技与文学创作的新变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科技关系研究
重铸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
新时代中国文艺彰显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对延安文艺讲话中文艺批评思想的重新认识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四十年中国文艺理论
“回到马克思”与当代性建设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存在形态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从“文艺讲座”到“前哨”
——从两种刊物看左联前期的思想动态
从史诗般的新时代到“中华民族新史诗
——兼论当代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三个问题
试论习近平的爱国主义与文艺关系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的彰显
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四个维度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解读
第三编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研究
论奥索夫斯基的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
制造“真正的”差异:文化研究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接合”
詹姆逊现代性理论批判
——以意识形态为视角
发生学与结构主义的接合
——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实践的一种特殊模式
——解读马歇雷《论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学》
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南斯拉夫的交融与抵牾
阿尔都塞接受“毛主义”概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