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8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晗清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481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科学方法是学生通往未知世界的有效路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旨归。然而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知识获得过程及知识获得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本研究基于历史的、现实的两个维度,构建了高中生科学方法能力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学生科学方法能力的生成机制是:教师的有效指导,即对科学方法的深度解析和有效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即利用科学方法积极思维和行动探究;科学方法能力遵循差异发展与螺旋式上升的历程。
作者简介
吴晗清,男,1981年生,安徽宿松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师从我国当代有名教育学家裴婵娜教授,系裴门关门弟子。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约100篇,出版专著、教材等多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校长领导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科学教育、化学教育等。
目录
第一章 科学方法教育的历史研究
第一节 古代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萌芽与奠基
第二节 中世纪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单极向发展
第三节 近现代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多样化繁荣
第四节 现当代学校教育里的科学方法教育:少数教育家的隐性意识走向全球科学教育的自觉需要
第二章 科学方法教育的哲学研究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方法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
第二节 证伪主义:科学方法是“猜想-反驳”
第三节 历史主义:科学方法是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和纲领
第四节 无政府主义:科学研究应反对一切固定的方法
第五节 后现代与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走向融贯的整体论
第三章 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形态
第一节 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状况
第二节 科学方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 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方法与科学方法
第二节 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科学方法能力结构的双锥模型
第五章 科学方法的驱动:洞察力
第一节 好奇心与探究欲
第二节 观察力
第三节 怀疑与批判意识
第六章 科学方法的技术:思维力
第一节 形象思维力
第二节 逻辑思维力
第三节 抽象思维力
第四节 综合性创造思维力
第七章 科学方法的实施:行动力
第一节 提出问题与信息收集的能力
第二节 构建猜想、假说的能力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能力
第四节 合作交往与克服困难、持续探究的能力
第八章 科学方法论的追寻:鉴赏力
第一节 科学审美力
第二节 科学人文价值的品悟力
第三节 科学鉴真力
第九章 科学方法能力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生成机制的数学化表达:经验公式
第二节 教师的有效指导:创设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节 学生的主体参与:利用科学方法积极思维和行动探究
第四节 科学方法能力的差异发展与螺旋式上升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