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公教育 常识判断真题精讲1200题 全新升级版

中公教育 常识判断真题精讲1200题 全新升级版

  • 字数: 6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47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悉”十年考情,把握命题趋势
本书学科内容包含政治、法律、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国情与地理、经济、管理、公文,按学科设置为六篇,每篇设置“考情分析总览”板块,以十年国考和省考为主线,深度分析了相关学科在十年公考中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详细的备考攻略,让考生明确考查重点,把握备考方向。
二、“练”典型考题,巩固基础知识
本书精选了2009-2017年的国考和省考常识判断经典真题,按年份划分,分板块设置,让考生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十年公考的变化趋势。同时,在书中设置限时模拟训练板块,限时练习,巩固基础。
三、“刷”必刷套题,完成自我检测
本书设置了“必刷套题”板块,精选2018-2019年国考、联考和几个独立命题省(市)考常识判断的10套真题,让考生在体验了解公考的同时,体验考场,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四、“知”公考大事记,制定备考计划
本系列图书记录了从2010-2019年国考和各省(区、市)考的具体时间。根据这些时间,考生可清晰把握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时间变化,并了解各年参与联考省份的数量及变化情况,给自己的备考一个“时间概念”。
内容简介
2020全新升级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常识判断真题精讲1200题》是集考情分析、真题训练、限时模拟、套题实战于一体的图书。
一、考情分析
本书每篇开头设置“考情分析总览”板块,从题量统计、真题考查特点分析两方面来告诉考生常识判断是什么、常识判断考什么和常识判断怎么考。其中“真题考查特点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中,我们从不同考查热点和出题特点入手来深度分析国考和省考常识判断的考试特点及变化趋势。
二、必做经典真题
本书收录2009-2017年真题,按范围分为国考与省考,按年份划分为2009-2011年、2012-2014年、2015-2017年,让您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公考的变化趋势。
三、限时模拟训练
本书在每篇最后设置了贴近实战的限时模拟训练,帮助您贴近实战,把握考试时间,在练习的同时体验考场氛围。
四、常识判断必刷套题
包括2018-2019年国考、联考、省考等10套真题在内的必刷套题放置在第七篇,其以套题形式呈现,借此您可以体验考场,模拟实战。
作者简介
李永新: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目录
第一篇政治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
一、题量统计(2)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2)
特点一直接考查社会热点问题(2)
特点二注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4)
特点三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4)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5)
一、题量统计(5)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6)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7)
一、北京市(7)
二、上海市(8)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13)
2009-2011年(13)
2012-2014年(14)
2015-2017年(15)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15)
2009-2011年(15)
2012-2014年(20)
2015-2017年(27)
限时模拟训练一(32)
限时模拟训练二(37)
第二篇法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44)
一、题量统计(44)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44)
特点一法律修订部分是热点(44)
特点二结合具体案例考运用(46)
特点三直接考查法条较少见(47)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49)
一、题量统计(49)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50)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51)
一、北京市(51)
二、上海市(51)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55)
2009-2011年(55)
2012-2014年(59)
2015-2017年(61)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64)
2009-2011年(64)
2012-2014年(70)
2015-2017年(79)
限时模拟训练一(95)
限时模拟训练二(101)
限时模拟训练三(105)
第三篇科技与生活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12)
一、题量统计(112)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112)
特点一科技题紧跟时事内容(112)
特点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113)
特点三常与人文知识相结合(114)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16)
一、题量统计(116)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117)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18)
一、北京市(118)
二、上海市(119)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122)
2009-2011年(122)
2012-2014年(124)
2015-2017年(128)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130)
2009-2011年(130)
2012-2014年(136)
2015-2017年(152)
限时模拟训练一(170)
限时模拟训练二(174)
限时模拟训练三(178)
第四篇人文与历史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84)
一、题量统计(184)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184)
特点一经常考查诗词名言典故(184)
特点二通过图形考查人文历史(185)
特点三涉及外国人文历史知识(186)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87)
一、题量统计(187)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188)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189)
一、北京市(189)
二、上海市(190)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192)
2009-2011年(192)
2012-2014年(194)
2015-2017年(197)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201)
2009-2011年(201)
2012-2014年(205)
2015-2017年(219)
限时模拟训练一(233)
限时模拟训练二(237)
限时模拟训练三(240)
第五篇国情与地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46)
一、题量统计(246)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246)
特点一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246)
特点二综合考查地理人文知识(247)
特点三对国情知识考查较简单(248)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48)
一、题量统计(248)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248)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49)
一、北京市(249)
二、上海市(250)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251)
2009-2011年(251)
2012-2014年(252)
2015-2017年(254)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256)
2009-2011年(256)
2012-2014年(257)
2015-2017年(260)
限时模拟训练一(264)
限时模拟训练二(268)
第六篇经济、管理、公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74)
一、题量统计(274)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274)
联考地区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76)
一、题量统计(276)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276)
北京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277)
一、北京市(277)
二、上海市(278)
2009-2017年国考经典真题(281)
2009-2011年(281)
2012-2014年(282)
2015-2017年(283)
2009-2017年省考经典真题(283)
2009-2011年(283)
2012-2014年(287)
2015-2017年(292)
限时模拟训练一(296)
限时模拟训练二(300)
第七篇常识判断必刷套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省级)(306)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河北)(312)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318)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323)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28)
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33)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337)
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甲级)(342)
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49)
附录10年公考考试时间统计(358)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69)
摘要
    第一篇政治
     一、题量统计
     2009-2018年国家行测常识政治题量统计图
     由上图可知,在2009-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常识判断(以下简称“国考常识”)中对政治学科的考查,2011、2012、2018年考查了3-4题,其余年份考查题量稳定在1-2题。此外,从2015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省级和地市两种类型,政治部分考查题量有所差异。
     政治部分在国考常识中属于常考学科,一方面注重考查考生对国内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则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二、真题考查特点分析
     直接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指出,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
     根据真题可知,社会热点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是政治学科的常考考点,基本每年都有涉及,但题目较为简单,考生只需在复习时重点关注近两年党和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即可。如2016年国家省级和地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第1题考查的是“四个全面”的相关内容;2018年国家地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第3题考查的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
     12015年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采用分级分类命题方式,即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行测保持135道(省级卷)与130道(地市卷)题量差异的同时,两卷差异度逐年增加。
     【经典真题1】(2016·国家省级)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项错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项错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C项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D项正确。故本题选D。
     【经典真题2】(2018·国家地市)
     下列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点地区预防腐败局的相关职能被整合至监察委员会
     B.试点地区的监察委员会从属于行政系统
     C.试点地区的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D.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指出,“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将试点地区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C、D三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查阅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和新华网等网站,了解社会热点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也可以关注“中公移动自习室”,查看每月更新的时政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我们总结了2017-2018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党的重要会议,并制成列表,帮助考生了解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注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此类试题主要以结合成语、俗语、古诗词、名人名言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考查。一方面需要考生对其具体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则需要考生能够将其含义与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对应。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第8题中,借助俗语考查影响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2017年国家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第7题中,结合柏拉图的理念论,考查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经典真题1】(2014·国家)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身正不怕影子斜B.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水大漫不过船D.有理不在声高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体现了这一点。故本题选B。
     【经典真题2】(2017·国家省级)
     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真实?
     A.一棵树B.勾股定理
     C.人的照片D.关于马的概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真题可知,政治学科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考查较为简单,在近几年国考常识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是作为政治部分的基础知识,考生在复习时也不可忽视。
     试题倾向于结合具体的时间、会议、指示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一般同当下党的政策相结合,进行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排序和内容层面上的横向比较。如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第3题中,对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先后提出的重要论断的考查;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第1题中,对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先后提出的关于党风建设的考查。
     【经典真题1】(2012·国家)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提出: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③是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的。②是1968年《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④是1988年9月,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①是1995年11月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可见正确的时间排序是③②④①。故本题选B。
     【经典真题2】(2014·国家)
     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务必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
     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①是1945年4月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②是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关于工作作风问题的论述;③是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④是1986年1月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所以本题事件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故本题选D。
     公务员联考从登上历史舞台至今,涉及的省份越来越多,虽然个别地区偶有调整,但这一趋势已成为必然。为了便于考生明确本省(区、市)参与联考的情况,本系列图书根据联考的规模,对2009-2010年联考区分上下半年;在2011年之后,由于下半年联考规模较小,标注的联考默认为上半年。从2013年开始,参加联考的省份逐渐增多,考情分析统计数据以每年上半年联考为准。同时,江苏、吉林等部分独立命题地区的常识判断考情同联考常识相似,所以我们在此进行了统一分析;统计、总结各学科的平均考查题量和真题考查特点,便于考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联考常识的发展趋势,明晰各学科重难点,实现有效备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