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一到无穷大

从一到无穷大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美)乔治.伽莫夫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3055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知乎签约作者全新翻译,更适合年轻人阅读的版本。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伽科普奖获得者一生代表作,风靡世界数十年的现象级作品。 ● 爱因斯坦亲自推荐,清华大学新生入学礼物。 ● 小学生都能读懂,大学生能够学到更多,一本可以小读到大的科学通识书!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赞赏推荐。
内容简介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经典但非典型的科普书。之所以说它经典,是因为自其诞生以来,就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反复再版,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而说它非典型,是因为很少有一本科普书能够同时涵盖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并涉及了各个学科的许多核心问题,如相对论和四维时空、原子物理、基因、星系等等,并且对每个学科的讲解都能够做到举重若轻、生动形象。 之所以这本书能够做到这样的高超水准,是因为作者乔治·伽莫夫本身就是一位横跨多个学科的很好科学家。伽莫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核物理学,后来他开创性地将核物理学用于解决恒星演化的问题,并提出了超新星的中微子理论;他又结合相对论和宇宙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在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之余,他还在生物学中插了一脚,提出了DNA中由碱基排列组合形成遗传密码的设想。 对于科普作品,一直以来都有一对矛盾,那就是严谨性和易读性的矛盾。而伽莫夫则非常擅长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前提下,用直白浅显的语言和妙趣横生的实例将高深的科学原理解释清楚。这一点对科普作品来说极为可贵,也是《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能够风靡世界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1904-1968)(George Gamow),世界有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物理学大师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和欧内斯特·卢瑟福。曾开创性地提出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在生物学领域首先提出“遗传密码”理论。 伽莫夫被誉为科普界的“一代宗师”,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有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的代表作,启迪世界几代年轻人的科学梦想。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表彰他在科学普及方面的巨大贡献,特向他颁发卡林伽科普奖。 译者简介 高辉,浙江大学毕业生,中国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工学博士,知乎签约作者,笔名“看风景的蜗牛君”,科普作家。
目录
推荐序/ 知乎 刘看山 第一部分?数字游戏 第一章  大数 你能数到多少? 怎么计数无穷大的数字? 第二章  自然数和人工数 最纯粹的数学 神秘的?—1 第二部分?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第三章  空间的不寻常特性 维度与坐标 没有测量的几何学 翻转空间 第四章  四维世界 时间是第四个维度 时空当量 四维空间距离 第五章  时空相对性 时空相互转换 以太风和天狼星之旅 弯曲空间和重力之谜 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 第三部分?微观世界 第六章  下降的阶梯 古希腊人的观念 原子有多大? 分子束 原子摄影术 解剖原子 微观力学和不确定性原理 第七章  现代炼金术 基本粒子 原子的心脏 粉碎原子 核子学 第八章  无序定律 热的无序 如何描述无序运动? 计算概率 “神秘”的熵 统计涨落 第九章  生命之谜 我们是由细胞构成的 遗传与基因 基因:活的分子 第四部分?宏观世界 第十章  扩展视野 地球和它的邻居们 银河系 前往未知的边界 第十一章?创世之日 行星的诞生 恒星的“私生活” 原始的混沌和膨胀的宇宙
摘要
    你能数到多少?
     曾经有这么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匈牙利贵族玩数数字的游戏,谁数的数字大谁就赢。
     “那你先来吧!”一个贵族说。
     于是另一个贵族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终报出了他能想到的那个优选的数字:“3!”
     接下来轮到第一个人费脑筋了,于是他冥思苦想了一刻钟,然后无奈地说:“你赢啦!”
     很显然这两个贵族智商不太高,况且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调侃罢了,真实发生的概率不大。但这种对话却真的有可能发生在霍屯督人①之中。如今我们通过一些非洲探险家得知,霍屯督人的字典中不存在比3更大的数字。所以如果你问他们家里有多少个儿子或是杀死过多少个敌人,如果数字大于3,他会告诉你“很多个”。因此从数数方面来说,霍屯督人连我们幼儿园的小娃娃都不如,毕竟就连小娃娃都能数到10呢!
     如今我们潜意识里大概会觉得,数字想写多大就能写多大――哪怕用“分”为单位来表示战争经费这种巨额资金,或是以“英寸①”为单位来表示天体之间超级远的距离――毕竟只要简单地在数字后面不断地加上零就可以了,只是很可能写着写着手就酸了。比如在已观测的宇宙中②,大概有300 000 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个原子,虽然这个数目非常巨大,但我相信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比这个数目更大的数字来。
     或者你可以用一种更简短的形式来表示这个数字:3 X 1074。
     在这里,10右上角这个数字74代表的是后面要跟着写多少个零,换言之,上面这个数字意味着3后面要连续乘以“10”,一直乘74次。
     但是古代人并不知道这种简化算数的表示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到两千年前一位印度的数学家发明的,只是如今我们已经不知道他具体到底是谁。在他的伟大发明――这当然称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虽然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面世之前,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是通过一些不同的特殊符号来分别表示的,例如8 732这个数字,在古埃及会通过这种方式表示:
     而在凯撒(Julius Caesar)的事务官手中,这个数字则会被表示为:
     MMMMMMMMDCCXXXII
     后面的这串字符你一定很熟悉,因为罗马数字在如今依然派得上用场――比如书籍的章卷、历史纪年表中的日期等,还会使用罗马数字。不过由于古代的计数需求很难超出几千,因此古罗马人没有发明比“千”更高的数位符号。所以如果你让一个古罗马人写下“一百万”这个数字,无论他受过多么好的算数方面的教育,他都会不知所措。估计他能够想到的优选方式,就是连续花几个钟头不停地写,一直写到下一千个M为止。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