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超级强国从称霸到没落的文化基因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超级强国从称霸到没落的文化基因

  • 字数: 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美)艾米·蔡(Amy Chua)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4190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9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变局,让世界各国都措手不及,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当今世界专享的超级强国——美国。动不动就“退群”,风度尽失的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在“衰落”吗?…… 或许当前这本《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和中国读者关系最密切的当属作者艾米?蔡(Amy Chua)。艾米?蔡又译蔡美儿,是华裔美国人,她也是引发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的《虎妈战歌》的作者。她的父亲蔡少棠(Leon M. Chua)更是华裔科学家中的翘楚,素有“忆阻器之父”“非线性电路理论之父”“细胞类神经网络之父”(与AI技术相关)的美誉。不仅如此,她的三个妹妹和两个女儿也都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第二代,艾米?蔡身上交织着中美两种文化,这种双重背景也令她对文化冲突和文化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华裔在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的,给美国政府的一份谏言、一个警示:宽容一直是美国成功的真正秘诀。而在读过第九章美国式超级大国,或许我们都会发现,美国的狭隘已非一日。 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也是一部值得探究的作品。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现实,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顺应世界大势谋求中国人自己的幸福,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是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 艾米?蔡分析了波斯、罗马、唐朝、蒙古等历史上的八个超级强国,揭示了这些国家超级强国从称霸到没落的文化基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黏性、文化软实力才是中国傲立世界的关键。 至于,“大国因宽容而兴盛,因狭隘而衰败”这一观点能否经得起推敲,还有待读者自己做出判断,我们只是想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
内容简介
关于大国兴衰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至今这一话题仍是社会热点。 耶鲁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艾米·蔡研究了波斯、罗马、唐朝、蒙古等历史上的八个超级强国,揭示了这些国家成功的基因以及衰落的根本原因。她指出,尽管这些国家的统治力量各不相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在鼎盛时期都是最为多元化和宽容的。讽刺的是,每一项多元化的宽容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潜藏着衰落的种子。 近百年来的国际局势,一直都是由大国关系引领并受大国关系发展影响的。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专享的超级强国,是否已经到了“临界点”?复兴的中国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和平崛起?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
作者简介
艾米?蔡(Amy Chua),又译蔡美儿,华裔美国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福建,其祖辈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往菲律宾谋生。其祖母精明能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强生公司生产容器,自此家族开始兴旺起来。 其父亲蔡少棠(Leon M. Chua)颇有数学天赋,因厌恶家族中的商业氛围,独自前往美国留学,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从1971年开始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蔡少棠是华裔科学家中的翘楚,素有“忆阻器之父”“非线性电路理论之父”“细胞类神经网络之父”的美誉。 艾米?蔡是家中长女,其大妹妹现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最小的妹妹曾获两枚残奥会游泳金牌。 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系后,艾米?蔡又考入哈佛法学院深造,在校时曾担任《哈佛法律评论》执行主编。1987年毕业后,艾米?蔡就职于华尔街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先后任教于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现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Day of Empire)、《火焰上的世界》(World on Fire)、《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等作品,其中自传体性质的《虎妈战歌》曾引发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2011年,艾米?蔡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11年全球拥有影响力人物100强。
目录
前言
导言:称霸世界的秘密
第一部分“野蛮人”的宽容
第一章第一个超级大国大波斯帝国:从居鲁士到亚历山大
第二章罗马鼎盛帝国的宽容政策角斗士、托加长袍和帝国“黏性”
第三章中国的黄金时代混血的唐帝国
第四章蒙古帝国横扫世界的“野蛮人”
第二部分宽容的启示
第五章中世纪西班牙的“净化”宗教裁判、放逐和褊狭的代价
第六章荷兰人的世界帝国钻石、绸缎和基督教各教派的融合
第七章东方的宽容和褊狭奥斯曼帝国、大明帝国和莫卧儿王朝
第八章大英帝国“反叛的贱民”和“白人的负担”
第三部分未来的世界霸主
第九章美国式超级大国宽容与微型芯片技术
第十章轴心国的兴衰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
第十一章美国霸权的挑战者21世纪的中国、欧盟和印度
第十二章帝国时代历史的教训
致谢
注释
参考书目
摘要
    导言 称霸世界的秘密 世界变化真快啊!20世纪80年代,美国只是一个超级强国。10年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辩的超级强国,美国的全球优势几乎是无可匹敌的。今天,由于伊拉克战争和卡特里娜飓风[1]引发的巨大失败,人们已经开始谈论美国的衰落了。 当超级强国(hyperpower)这个词首先用于美国时,其本意并不是褒义的。这个词是法国外交部部长于贝尔? 韦德里纳首先提出来的。他是对美国最直言不讳的批评家之一,当时他宣称,法国“不能接受政治上的单极世界,也不能接受文化上的统一世界,更不能接受一个超级强国的单边主义”。虽然,韦德里纳在使用“超级强国”时带有指责口吻,但是他抓住了历史发展的关键。韦德里纳指出,美国已经“在各个方面具有了主导性和支配性”:美国不仅在经济、军事和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 “在思想、观念、语言和生活方式上也处于支配地位”。[2] 但是,今天,这种认为美国“在各个方面具有主宰作用”的思想不再像过去那样名副其实了。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但是在很多方面正在受到挑战,它的自信已被动摇,它的威望已受到损害,由于将数千亿美元投入一场胜负不定的战争,它的国库受到了重创。同时,其他强国正在兴起,都想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欧盟不仅人口在不断增加,其国内生产总值也与美国旗鼓相当。拥有1/5世界人口的中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停滞以后,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自强之路。中国、欧盟或者其他竞争者,比如印度,会不会超越美国,或者说至少是积聚了足够的力量来重建一个多极世界秩序呢? 美国是否能维持它的超级强国地位,对世界和美国来说都是一个影响巨大的问题。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Niall Ferguson)所说,在21 世纪,世界是否需要一个“美利坚帝国”,来对抗种族灭绝、流氓国家和“破坏自由世界秩序的恐怖组织”[3]呢?或者,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美国这一超级强国就是世界和平和全球稳定的威胁呢?[4]从美国的立场上来看,美国的衰落将意味着失业率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更容易受到攻击?美国超级强国的身份是否就一定会导致这个国家未来的破产,招致世界的怨恨,并使它更容易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呢? 本书讨论的主题超级强国,并不是一般的强国或者普通的超级大国,而是帝国。以前,曾经有过很多讨论帝国的文章,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持肯定态度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5]分析帝国的兴衰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古老的消遣,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修昔底德认为,民主思想是雅典陷落的原因。爱德华·吉本则认为基督教是罗马衰落的主要原因。 近代,保罗·肯尼迪将大国的没落统统归咎于“帝国的过度膨胀”,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崩溃》(Collapse)一书中则将“环境破坏”作为罪魁祸首。“9·11”以后,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讨论帝国和帝国主义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既有欢呼又有谴责,这一研究队伍几乎成了一个行业。[6]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系统地分析过极为罕见的超级强国现象以及少数几个社会的本质,这些国家和社会在历史上可谓寥若晨星,但是它们拥有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中隐藏的动力还有待揭示。一个社会是如何发展为一个强国乃至世界霸主的呢?一旦一个社会获得了这样的霸权,什么力量可以导致它的衰落呢?历史上,超级强国的兴起和衰落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教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和之前的这些超级强国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些问题对于21世纪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本书的主题如下:虽然这些国家存在巨大差异,但至少按当时的标准来看,这些虽充满争议但确实获取了全球霸权的超级强国在其兴起到鼎盛时期都表现出了突出的多元化和融合性特征。事实上,无论哪一个超级强国,宽容性都是其获得世界霸权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衰落时期,这些超级强国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狭隘、仇外,实行所谓的种族、宗教或人种的“纯化”政策,而宽容也播下了没落的种子。几乎在每一个超级强国的发展目前,宽容最终都会导致一个临界点,此时它会引发社会冲突、仇恨和暴力。 首先,请允许我解释一下我所说的“世界主导力量”的含义。对于这个名词,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特别是考虑到在2000 年前甚至500 年前,在轮船、飞机和科技大幅缩小地球之前,世界要大得多。例如,鼎盛时期的罗马显然是一个世界霸主,如果否认这一点,那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超级强国了,虽然在地球的另外一端,此时还有另外一个超级强国——中国的汉朝,但是二者几乎没有联系。如果认为罗马帝国只是自己所在小世界的霸主,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阿兹特克人和埃及人也是他们所在世界的霸主呢?塔希提是不是也是自己狭小世界的超级强国呢? 如果说塔希提也是一个世界霸主的话,那么对超级强国的定义显然太过宽泛了。那么,正确的定义应该是怎样的呢?与罗马帝国相比,那个曾经统治中美洲但又不能认为是世界霸主的阿兹特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二者之间存在着几个比较突出的差别:一、版图。罗马帝国的版图为5.2亿公顷,而阿兹特克的版图在285万至1994万公顷之间。[7]二、人口数量。罗马统治的人口大约为6000万人,而阿兹特克的人口在100万~600万之间。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包括中国的汉朝)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了罗马;罗马与当时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社会竞争并战胜了它们。而其关键的差异在于,罗马不仅获得了它所在世界的霸权,而且也获得了整个世界的主宰地位。 因此,为了便于讨论,我用以下三个条件来评判一个国家或帝国是否属于超级强国:它的实力必须明确优于已知的同时代的所有对手;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它不能明显低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它的实力必须散播到地球上极为广阔的地域,统治数量巨大的人口,打破当地或区域界限。按照这个定义,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就不能算作世界霸权国家,哈布斯堡王朝或者冷战时期的美国也不能算作世界霸主。这些国家都没有满足第一个条件:它们都有势均力敌的对手。 本书主要讨论那些真正符合超级强国条件的国家,并分析在每一个超级强国时代,宽容对于这个国家的兴起所起的关键作用。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宽容如此重要。这一说法起初似乎令人惊讶,但实际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解释。 要成为世界霸主,而不仅仅是地方或区域性霸主,这个国家必须在技术、军事和经济上处于靠前地位。在任何特定的历史时刻,世界为世界霸主所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包括智慧、体力、技能、知识、创造力、网络、商业创新和技术发明,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其他民族或者其他宗教团体中找无法找到的。要在全球范围内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这个国家必须摄取或者激发世界上优选和很优秀的人,无论他们是什么种族,信奉什么宗教,或者具有什么历史背景。这就是历史上所有超级强国的共同点,从阿契美尼德王朝到蒙古人建立的帝国再到大英帝国,它们都是通过宽容来实现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