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消费行为模式变迁(1949-2019)

消费行为模式变迁(1949-2019)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金山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68273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讲述几位普通百姓1949—2019年70年消费行为的变化轨迹,回顾各个年代的个体消费特征,提炼居民消费行为的模式变迁,将国家记忆中的重大事件进程、重要时间节点,包括碎片化的生活现象和系统化的统计数据,用经济学的通俗理论进行专业解读,从中梳理出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折射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模式的巨大变迁。全书以消费模式的变迁为切入点,讴歌70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
作者简介
刘金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思想宣传“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经济学会副会长。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薛暮桥价格研究奖。发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供给政策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等论文多篇,出版《多样与互动――数据背后的区域经济差异》《乘数效应与区域收敛》等著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生活逻辑
一、巨变起点:1949
二、美好生活:2019
三、时代回响
四、生活之络
五、没有跳跃
第二章 战略路径
一、农业转型
二、重工发展
三、剩余之路
四、全包体制
五、平面无张
第三章 自主供给
一、迈向确定
二、集体生活
三、为了未来
第四章 平面扩张
一、田野笑声
二、春节福利
三、工业用品
四、蓄势待发
第五章 炫耀时代
一、为了彩电
二、风险初现
三、由俭人奢
四、市场进发
第六章 福利裂缝
一、体制改革
二、票证消失
三、存量改革
四、谋求多元
第七章 跨时均衡
一、通胀来袭
二、青年买房
三、新生力量
四、资本舞者
五、资本澎湃
第八章 动杰升级
一、看看世界
二、电商妖娆
三、为了健康
四、顺势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1949年10月1日,辽宁省岫岩县,在县城郊区的一条马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群人在欢快地扭着秧歌,路边的行人也敲锣打鼓地庆祝着。他们高兴、自豪,心里充满着期盼――对新社会、新时代的期盼。他们的心和北京相连,他们知道,此时此刻北京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礼。早在前几天,人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这一消息。
     在扭秧歌的人群中,有一个21岁的女生(我们叫她“瑞雪”吧),在随人群舞动的同时,心绪飞扬,想象着北京开国大典的场景,充满着对新时代、新社会、新政府、新生活的期盼。“新”似乎意味着确定性,瑞雪确确实实被她所经历的旧时代的不确定性搞怕了,并对那种不确定性充满恐惧。
     1928年出生的瑞雪,童年与青年时代的记忆主要和日本侵略者相关:关于家庭,就是父母如何把有限的粮食千方百计地藏起来,以防被日本兵抢走或被过路的匪军抢走;关于春节,就是家中要用极其稀缺的细面包饺子以及吃饺子,同时要有一人在门口站岗,防止有日本兵或其他人突然过来,防止细面或饺子被抢走。瑞雪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恐惧,映射着人民在那个时代的恐惧,映射出人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每一个人都想安定下来,都期盼一个安定的社会。而1949年10月1日北京的这场盛典,终结了战乱,开启了人民对确定性的期盼。确定性,似乎成了当时社会运行的逻辑起点。
     当时瑞雪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从1949年到2019年,这70年间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变――一个如此翻天覆地的剧变。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离开岫岩来到沈阳,又离开沈阳来到甘肃,再离开甘肃来到广州。她没有想到,世界上居然有缝纫机那样的东西,居然能在退休的时候看上彩色电视,居然能在90岁高龄的时候用微信,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家人与朋友联系。
     瑞雪记得,小时候每逢过节,家中招待客人需要做一桌子菜。既然是宴客,通常要有鸡有鱼,否则会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所谓“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其实,这讲究的都是好兆头谐音。鸡,大吉(鸡)大利;鱼,年年有余(鱼)。然而,瑞雪也记得,当时家中买不起鸡和鱼,只能将用木头雕刻的鸡和鱼放人盘中,摆在桌子最中间的位置。当时,似乎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客人自然知道那是木头鸡和木头鱼,也就看看而已。如果客人眼力不好,用筷子动了那木头鸡或木头鱼,主人就极其尴尬了。
     鸡和鱼,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鸡虽然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是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它依然是餐桌上极其稀缺的奢侈品。
     瑞雪不知道,就在她出生的那一年,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tt Clark Hoover)的竞选口号是“每个锅里都有鸡,每个车库都有车”(A chicken in every:pot and a car in every garage)。20世纪早期,尽管美国并没有“无鸡不成宴”之说,但一顿有鸡肉的家宴还是很特别的。大部分美国孩子热切期待圣诞节早晨的到来,怀着能在他们的袜子里发现橙子的期望。对当时的许多美国人来说,橙子是一种奢侈品。
     1928年,已经38岁的哈兰?山德士没有想到,两年之后,他在开加油站时,竟然无心插柳般地发明了“肯德基炸鸡”,成为肯德基――世界上优选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的创始人。而以其本人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容易识别的品牌之一。肯德基连锁店的快速分布,也意味着鸡肉已经在美国脱下了奢侈品的外衣。
     哈兰?山德士更不会想到,59年后的1987年11月12日,中国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在北京前门开业。一大群人在雪地里排队近1个小时,只为买一块2.5元的原味鸡。当时的2.5元,可是一个大数字,很多人的月工资也就几十元。那时肯德基炸鸡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奢侈品,吃肯德基成了特别有面子的事儿。前门肯德基店在当时竟然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景点,成为消费者举办婚礼的餐厅。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