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珠海的容闳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谢小灵
出版日期: 2019-09-01
商品条码: 978756682636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容闳传奇的一生。 容闳是中国近代历史记录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作者在研究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尽量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真实、客观、辩证地对容闳的经历进行介绍和评说。书中对于人物或事件的细节在不违背其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还作了一些适当的描写和艺术处理,述评结合,雅俗共赏,真实性与艺术性共融,学术性与可读性并存。
作者简介
谢小灵,1975年生于广东潮州。暨南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2届高研班学员,广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珠海市金湾区作协主席,《金土地》杂志副主编。写作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入选50多种选本,出版《河流在大海中重逢》等著作7种,曾获首届广东省诗歌奖(桂城杯)、首届“丰子恺杯”全球华人散文奖、《诗潮》2016年年度优秀奖。现供职于广东省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目录
无
摘要
第一回 跳出农门看世界 不入科场求功名
时序来到公元19世纪,欧亚大陆上,古老的中华帝国几经朝代的更替,正迈人封建帝制的黄昏;而太平洋东岸的北美大陆,一个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从老牌的大不列颠帝国手中独立后,正悄悄崛起。
1828年11月17日,容闳(原名光照,族谱上名为达萌,号纯甫)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西大街三巷1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容闳祖上自宋朝嘉定年间从广东新会县迁居南屏。容闳在家排行第三,兄长容光杰比容闳大六岁,另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容闳故居大门向东,泥地夯土墙,建于清代中期,如今只剩半堵残墙。据容闳的曾孙容梓灿回忆,故居原由两前廊、天井、大厅、东西边两长屋、后斗(厨房)七个部分组成,东西宽约10米,南北长约20米,面积约200平方米。从房子的建筑看,容闳的家庭在当时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但作为家里的老三,容闳的位置有些尴尬。按照传统观念,家中的长子寄托着全家的希望,从小便被赋予承继家业的责任;最小的那个,多半会受到父母的宠爱和兄弟姐妹的谦让。而处在中间的容闳,则多多少少会遭到忽视。
容闳出生的这一年,清廷刚刚在西北平定了新疆的张格尔叛乱,并设立边疆贸易亭。在南方,广东、福建等地方中外通商已形成一定规模,甚至出现了使用外国钱币充当流通货币的现象。因此清廷不得不下令禁止使用“光中通宝”“景盛通宝”等外国钱币,以免造成白银外流。
容闳所生活的南屏村离葡萄牙治理的澳门只一江之隔。1553年,一队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今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500两,便让他们短暂停留。葡萄牙人趁机上岸,自此盘踞在澳门一带,从那时到容闳生活的时代已过去了近300年。澳门居民与临近的香山居民之间一直有民间贸易往来。
孩提时代的容闳,白天爱去离家不远的前山河玩耍,打水漂,摸鱼捉虾。前山河为珠江的一段,流入澳门改称濠江。河岸这边山城墙沿着地势蜿蜒起伏,隐约可听见城内清兵操练时的口令声。河面波光粼粼,几艘渔船穿梭往来,岸边并排栖息着几艘船,船篷间飘起一缕轻烟。朝河流人海方向望去,那便是已被葡萄牙占据的澳门,容闳的父亲在那里打工。到了夜间,从私塾读完书回来的哥哥会在油灯边诵读四书五经,容闳在一旁听得入迷。喜欢唐诗宋词的哥哥,有时给容闳高声朗诵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刘禹锡等人的诗歌,容闳也跟着朗读。
当时的中国沿用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读书人都信奉“学而优则仕”,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然后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迈人官场,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容闳的大哥走的便是这条路,家里人把他送进了旧式私塾读书,但科举的道路非常艰难。读书人一般要经过四场大的考试:考秀才、考举人、考贡士、考进士。而光中个秀才就要考上三回。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还要到省里的提督学政考一次,只有这三场考试都过了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然后再去考举人,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点三。考中了举人才算迈入了仕途,整个清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上也就出了两万四千个进士。有的人穷其一生也迈不过秀才这道门槛,又没有别的一技之长,于是就成了社会边缘人物,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穷困潦倒。另外,走科举之路得家有余粮,能准备大量的钱财去铺路。对容闳一家来说,倾一家之力,最多能承担容闳大哥的教育花费,再无余力支撑容闳的求学,容闳只能另寻他途。
从明代的利玛窦开始,西方人奉行《圣经》中所谓上帝的旨意,开始在中国传教。清代雍正年问对西方宗教采取禁绝措施,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不曾停息,他们开办医院、学校,吸引平民大众。“传教士深深地、不可避免地坚信这一主张:只有从根本上改组中国文化,才能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1834年,伦敦妇女会议决定推广西方女学,英国传教士郭士立夫人(Mrs Gutzlaff)就在那时到达澳门,开设了一所私立学校,该校不收学费且包食宿,专门教女生。因招生不够,不久,该校又开设附属男塾兼收男生,这其实是筹建中的马礼逊学校的男生预备班。马礼逊是新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是他最早把《圣经》翻译成中文。鉴于其贡献,英国宗教界成立“马礼逊纪念协会”,协会每月拨出15英镑资助郭士立夫人在澳门先行招收部分男生就读。
学校有一位雇工阿福,是容闳父亲容丙炎的同乡兼好友,他跟容闳父母谈论过郭士立夫人开设学校收学生的事。容闳的父亲不甘心儿子只做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农民,于是就决定托阿福的关系,要把容闳送进西方人的学校学习。把孩子送去西式学校,这在当时有点惊世骇俗,也招来一些乡人的非议。幼小的容闳自然也不太明白父亲的用意。原来,容闳的父亲在澳门打工几年,眼界已开,见到中外通商已渐渐成为一股潮流,中外沟通日趋重要,乡里也有一些人去澳门,因为能说洋话,发了一些“洋财”。他认为小儿子若能懂点洋文,将来做一个翻译官或洋务帮办,定能早日出人头地,改变家族的命运。何况在郭士立夫人的学校里,学费和食宿费用全免,家里少操一份心,还少了一张吃饭的嘴,何乐而不为呢?
一天傍晚,容闳的父亲从澳门回到家中。他把容闳叫到身边。
“闳儿,你想读书吗?”父亲摸着容闳的头问。
机敏的小容闳听出了话外之音,惊喜地问:“爸爸,你是不是想让我像哥哥那样去村里私塾上学?我想我想!”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