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代天娇:中外早期女飞行员史话

一代天娇:中外早期女飞行员史话

  • 字数: 3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作者: 苗晓红何孝明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6172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外女飞行员的壮丽史诗 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 讲述激情、勇敢的女飞行员的光辉历史 “硬核奶奶”82岁再飞蓝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主要记述了中外早期女飞行员的状况。全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中国篇主要描写过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些爱国女飞行员的概况,外国篇描写了各国的女飞先驱以及女飞行员在航空目前发挥的作用。书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描述生动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苗晓红,女,1937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56年6月被选为共和国第二批女飞行员,1958年航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空军专机部队,历任机长、师训练科参谋、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等职。1988年12月停飞,1989年5月退休。退休后开始文学创作,在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文学作品。2000年与2011年,先后由蓝天出版社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是蓝天的女儿》《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两本纪实文学。2017年3月与何孝明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女人的天空》一书。 何孝明,男,1936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1956年2月入伍。1957-1981年在北京空军专机部队工作。历任干事、宣传科长、场站政委等职。1981-2002年于空军指挥学院任教,曾任该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发表文学作品二百多篇。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女飞行员》《女飞行员之恋》和《女人的天空》三部,编写部队史《暴风雨中见成长》《生命线在这里延伸》两本。
目录
前言/ 001?引子/ 003?中国篇?第一章八年开创/ 002?第一节最早的华侨女飞行员/ 002?第二节国内培养的首位女飞行员朱慕菲/ 012?第三节被冠以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女性/ 018?第二章八年发展/ 038?第一节宋氏姐妹与中国航空/ 038?第二节 中国第一所培养女飞行员的航校/ 048?第三节 海外学飞行的大批爱国女青年/ 061?第三章十四年抗战/ 090?第一节被空军拒之门外的精英/ 090?第二节为胜利而飞的巾帼/ 100?第三节在美国空军建功的华裔女将/ 141 外国篇?第一章 世界最早的"女飞”先驱/ 158?第_节世界第一位女飞行员之争/158?第二节 五国第一 “女飞” / 161?第三节其他先驱女飞行员/ 169?第二章 黄金时代的黄金“天娇“ / 176?第一节一个女领航员的故事/ 176?第二节 众人仰慕的两位“女神” / 185?第三节第一空姐与碧空五枝花/ 198?第三章二战时期的各国蓝天女英豪/ 207?第一节 苏联“魔女飞行队”与世界品牌女飞行员/ 207?第二节美国“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与“速度上校” / 220?第三节 英、法、加参战团队与德国三鹰/ 233?附录/ 263?践行先辈精神,传承从我做起/ 263?——作者苗晓红驾机重返蓝天日记二则/ 263?后记/ 271
摘要
    第一章八年开创
     第一节最早的华侨女飞行员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航空事业本应走在世界前列。但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在航空事业上落在了西方后面。不过,在妇女航空方面中国并没落得太远。因为中国有众多的华侨妇女生活在西方国家,她们既有中华文化的底蕴,又有西方文化科技的支撑,从而涌现出了一批为“壮国体”而飞的女性飞行爱好者,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女飞行员。
     安娜?彼?卢 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安娜?彼?卢,又称卢佐治夫人。祖籍广东省开平县(现为开平市),1895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
     要了解卢佐治夫人,首先必须了解中国早期有名的飞行家谭根。谭根又名谭德根,广东省开平县长沙杜澄乡人(有人说他是开平道祥乡人,开平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的《开平名人录》中说他是长沙杜澄乡人,应以当地文史资料为准)。谭根1890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贫寒的华侨家庭,小时在工厂当过两年工人,后在奥克兰专科学校学过四年机械。他从小迷恋飞行,梦想当一名飞行家。经过刻苦学习,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希敦飞机实验学校,1910年毕业。毕业后,谭根自行设计制造了两种水上飞机。这种飞机结构新颖,性能良好,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同类型飞机。同年,谭根驾驶这种飞机参加了在旧金山举行的有英、法、德、美等国强手参赛的万国飞机制造比赛大会。他设计制造的飞机夺得冠军,并赢得了“东亚飞行第一人”的美誉,他是参赛选手中专享的一名黄种人。
     1911年开始,谭根到世界各地进行飞行表演,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筹集资金。他的爱国精神深得孙中山的赞赏。孙中山1915年2月20日在给南洋同志的信中写道:“谭君为飞行大家,声誉著于世界”“不日前往南洋各埠飞演,并拟就南洋演技筹款,开办飞行学校”。1915年8月7日下午3时,谭根在香港沙田进行载人飞行表演,他驾驶的水上飞机是双座舱,每次飞行可载一人。那天他飞了5个起落,最后一次他载的是位姑娘,名叫洪美英,她是国内第一个乘坐飞机的女性,因此这次飞行创造了历史,引起了轰动,也才有了洪美英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误会(此事后文专述)。
     本文之所以简要介绍谭根的经历,是因为他与卢佐治夫人学飞行有直接关系,他是她的姐夫,也是她飞行的启蒙教练。1913年,安娜?彼?卢与丈夫卢佐治在加州大学上学,上学期间便跟姐夫谭根学习飞机驾驶。1915年5月谭根应邀回国,她又跟一美国教练继续学习,直到接近掌握飞行技术为止。卢佐治夫人学成后,曾经回国,想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贡献。可惜当时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处在萌芽阶段,更无妇女飞行先例,卢佐治夫人便又和丈夫一道返回美国旧金山。
     1919年11月,谭根奉中国地方政府之命,偕夫人赴美验收购买的飞机,卢佐治夫人曾到三藩市(旧金山)机场迎接,并陪同谭根夫妇前往纽约的飞机工厂验收飞机。1919年11月7日美国英文报《三藩市号角邮报》,对上述活动有较为详细的报道,称卢佐治夫人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图二)。
     卢佐治夫人是不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国内最早承认卢佐治夫人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是有名的中国航空史专家关中人,他是中国妇女航空史研究的开拓者,称得上这方面的权威,《中国妇女航空钩沉》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主要依据就是《三藩市号角邮报》,同意此观点的有方雄普等一批史学家。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不认同关中人的结论,主要理由是一张小报不足为凭,只有“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之说,没有飞行之事,找不出卢佐治夫人飞行的任何记录,小报是孤证,不能作为依据。笔者认同关中人的说法,之所以认同,倒不是因他是这方面的权威,而是有我们的判断,有新的证据,有以下五点理由。
     第一,托友人对《三藩市号角邮报》的历史进行了了解,它虽属小报,但在当时当地信誉度较高。此报1913年9月创刊,创办人为F?w?凯洛格,是一份晚报,每周日休息。1929年8月与《旧金山新闻快报》合刊,更名为《号角新闻报》。1919年正是该报的上升阶段,所载内容有一定的可信度,凭空杜撰卢佐治夫人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可能性极小,而且从未有人对此消息提出质疑。
     第二,《三藩市号角邮报》是旧金山的地方报,谭根和卢佐治夫人的家就在旧金山,报载之事多数也发生在旧金山。本地记者写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一手材料,不是二手货,不用造假,也不敢造假,因为卢佐治夫人的事,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清楚,读者极易鉴别。由此可见,《三藩市号角邮报》所载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可信的。
     第三,1910年开始,美国先后出现了布兰奇、昆比、露丝、史天逊等多名女飞行员,她们的飞天事迹令广大美国妇女羡慕,掀起了一股妇女航空热潮(详情见外国篇)。卢佐治夫人作为一名在美国学习的大学生,受其影响,向有名飞行家又是姐夫的谭根学飞行,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者谭根当过飞行教练,带飞过学员。卢佐治夫人有学飞行的要求,谭根有带飞学员的经历。足见卢佐治夫人跟谭根学飞行,可信度极高。
     第四,笔者去开平调研时,先后去了开平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档案馆等单位。社会文化股股长黄木贵、档案管理股股长陈水清分别接见了笔者。在档案馆,陈股长找来了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的《开平名人录》一书(图三)。该书第71页有以下一段记载:“卢(罗?劳)安娜,女,广东开平县人,是谭根的表妹(此处可能有误,卢夫人应是谭根的妻妹)。她毕业于加州大学,1913年常从谭根学习飞行,后经美国教官训练,学会飞行,并曾回国,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从以上内容与行文风格不难看出,它的来源绝非《三藩市号角邮报》,而是出自当地早期史料。所以称卢佐治夫人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并非一报之言,并非孤证。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