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齐长城与管子 齐长城经济文化考察

齐长城与管子 齐长城经济文化考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国光红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621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齐长城与管子:齐长城经济文化考察》的思路和论证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看:
其一,齐长城的话题是历史话题,文化话题;管子是齐国贤相,一代经济学家。笔者设想:当齐长城遇上齐国的管子,或许有出人意料的故事发生。结果发现,管子与齐长城,犹如被人为分置于异地的左门、右户,虽然锈蚀剥落,而找来对拢后果然是——就连陈旧程度都一样——浑然一体的门面。笔者事先估计会是这样的结局走势,但是如此天衣无缝,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专家们可能认定这一切充其量不过是客观巧合,不然就是主观附会,而笔者则认为这是主观思路吻合于客观事实:这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谓余不信,就请尝试一下再给齐长城另外安排一次邂逅相遇,限于齐国人物,譬如遇上国佐、田文、孙膑、冯谖、邹衍、淳于髡;他乡也将就,只要人物齐整,譬如遇上并非齐人的穆天子、楚庄王、宋襄公、郑子产、吕不韦,任是谁,看他们是否也像管仲那样,与齐长城丝丝人扣,若合符契。
其二,渤海之滨盛产海盐,我们将这一事实作为前提。先假设早有一道平原长城,对沿渤海滩涂盐场取一线拱卫之形,在北(《管子》书中有这道长城的身影,另有一道颇有争议、且不被看好的典籍旧传注支持这个假设);现实中本来就有一道山岭长城,沿泰沂山脉一线对假设的平原长城呈堵截之势,在南。从齐地滩涂海盐想到齐长城,从假设的北部齐长城想到现实中的南部齐长城,皆令人感觉前因后果秋毫不爽。
其三,如果尝试让齐长城遇上战争,东西走向的齐长城当然只能抵御南方的入侵,不可能抵御西方、西南方、西北方的入侵。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历史认真地说:春秋、战国时期,敌国从西方、西南方、西北方的入侵屡屡不断;至于南方,齐国南境从来没有发生过蚁傅齐长城的战事。历史不说假话,当年,无论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卫国战争用不着齐长城,齐长城也并没有参与过齐国的卫国战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有关齐长城的典籍记载
一齐长城的起点、终点及走向
二被误解、曲解的《战国策·秦策一》和《齐记》
三《史记》记载各国修筑长城的情况
四《史记》记载各国长城的章法
五对《史记》长城记载体例的几点补充说明
六《史记》对齐长城的特殊处理
七齐长城不可能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一春秋时期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三从围棋和象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第三章管仲的富国韬略
一管子对货币作用的认识
二管子的“籍于”思路,以及基于“籍于”思路的经济阴谋
三管子的海盐文章
四齐国的海盐优势
第四章从春秋时期的经济形势看齐长城的价值意义
一《管子》书中的“长城”
二管子的“百里之城”
三齐长城的关口——齐国的海关
四穆陵关下的盐痕迹——防止盐走私的证据
第五章最早开发齐地的莱夷人
一“禹贡”和莱夷人
二殷商王朝对潍夷的战争
三齐国与莱夷人的关系
四渤海之滨的盐场
五徐广注的启发:阴雍长城之地
第六章齐国何以得名“齐”
一齐国之得名,无关乎肚脐眼
二齐国之得名,缘于“天齐”海盐
三甲骨文、金文“齐”字像“水火之齐”
四中草药是如何由“水火之齐”变为“火剂汤”的
五从“水火之齐”的“天齐”向“肚脐眼”的蜕变
收尾
一“齐长城”修建年代推论
二史前“长城”
三齐长城复线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