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道教史
字数: 140千字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傅勤家
出版日期: 2019-09-01
商品条码: 978757051302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著作,它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变,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内容简介
《中国道教史》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道教史的著作,它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了道教从东汉孕育诞生,直至近代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涉及的问题包括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等。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全书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对道教思想的研究,补充了以往哲学史的某些缺环;关于道教内外丹和养生学的研究,揭示了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医药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傅勤家,道教史学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主要著作除《中国道教史》外,还有《道教史概论》。
目录
目录第一章?绪?言 001第二章?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 006第三章?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 009第四章?道之名义与其演变 018第五章?道教以前之信仰 028第六章?道教之形成 035第七章?道教之神 063第八章?道教之方术 075第九章?道教之修养 080第十章?道教之规律 088第十一章?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 095第十二章?道佛二教之相排 103第十三章?唐宋两朝之道教 108第十四章?道教之流传海外 112第十五章?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 123第十六章?道教之分派 130第十七章?明清时代之道教 144第十八章?现在之《道藏》与《辑要》 146第十九章?宫观及道徒 149第二十章?结?论 151
摘要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宗教共同之点自有人类以来,稍能进化者莫不有宗教。随其文化进步之程度,而有拜物、泛神、多神、二神、一神之不同。其蛮野、文明之现象虽不同,而自有其共同之点焉。即凡一民族之发生,各有其团结之需要,与其互相之约束,乃本其素来之信仰,或为祖先,或为物类,于以聚族而谋生。此即蛮野之人民,或拜木石禽兽,或拜日月山川水火祖先之由来也。迨知识进步则以为有善恶二神,相为消长,彼此争斗,而人民则仰善神之佑护,此即神佛与魔之所由起。又其后则以为善神终胜而恶神退避,统于一尊,此则天尊、上帝之由来,而道教降魔之说,亦由此出。其实高等之宗教,专奉专享之神者,其起原亦莫能外是也。于此可见世界宗教,虽各歧异,而其根本之点,则实属一致。皆避恶而趋善,所谓恶者,黑暗、污秽、嫉妒、诈伪、怯懦、贼害、伤残、夭折、疾病、困苦之类是也。所谓善者,光明、清洁、仁爱、忠信、宽厚、勇毅、养护、寿考、健康之类是也。试观今日世界高等之宗教,如基督、回教(即伊斯兰教——编者注)、犹太、佛教之类,皆以淫、杀、贪、妄语诸戒为根本,而道教之示戒亦莫能外是焉。食物之禁忌,礼仪之严密,则犹太、波斯、回教等禁忌甚严。而佛教之禁荤辛、禁酒。道教之禁五荤三厌,三厌谓天厌雁、地厌狗、水厌乌鱼,而五荤亦曰五辛,即《楞严经》所谓“是诸众生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含发媱,生啖增恚”者也。五荤者,《梵纲经》谓:“五辛,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楞伽经》谓:“五辛,一大蒜、二茖葱、三慈葱、四兰葱、五兴渠。”《尔雅翼》云:“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蒜、韭、薤、芸薹、胡荽为五荤。”是可见道教之五荤,与佛教所禁者,不甚相远。而回教之禁忌,见于《天方典礼》诸书者,尤详密焉。是皆以其不洁净而能使人昏惑故耳。又如犹太教之割礼洗礼,今基督教已废去割礼而单行洗礼,礼节亦有不同。回礼尚有行之者。其他如斋戒、祈祷、禳除、忏悔之属,各教皆通有之。而如儒教,当孔子之时,于斋戒、祈祷、禳除等亦视为甚重。今之道教,尤为兴行。此各教共同之点,自古以来,遍及中外,莫能或异,可知世界人类心理,实有同然者也。第二节?神仙之观念至于神仙二字,似惟道教专有之矣,实则他教亦利用此神仙之名称。如佛教称外教之得道者为大仙,为仙人。而希腊多神教,译者亦借用仙之名,而有水仙、花仙等,以别于神之称而为神之次位。今姑以佛教、基督教所列者,而分别之如下:(一)神仙之品位??九品之说,佛教已有之,彼盖分佛徒证果之地位,而别为九品莲台,以说其证果之高下,此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凡感智机行等,皆有此九种之品类。《列仙传》云:“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在佛经。”此可见道教之神仙,亦引佛教入之也。《楞严经》云:“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有十种仙。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精气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其所说何与中国之神仙,无以异耶。再观基督教人所说天神即天使之品位,基督教人李杕《天神谱》云:“天神分九品:至爱者(爱主至切,其情笃挚,如烈火之炎炎不息),普智者(认主至明,知理最博),上座者,统权者,异力者,大能者,宰制者,宗使者,奉使者(即护守世人之天神,一人一神),九品合为三军,至爱、普智、上座为上军,统权、异力、大能为中军,宰制、宗使、奉使为下军。品愈在前,则禀性愈美,膺宠愈隆。合九品三军则有总领天神,即弥额尔是。”此则基督教分天神即安琪儿为九品也。至于道教,其分别九品,如《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以九为等第,亦与佛教、基督教同。按:回教分信徒为九品:“圣四,曰至圣、曰大圣、曰钦圣、曰圣人。次曰大贤、曰智者,又曰通识、曰廉士、曰善人、曰庸常,又曰信士。”此与《汉书·古今人表》之分九等,以圣人、仁人、智人为首者,亦略相似焉。此虽皆以人类分等第,亦可见九品之分,实为各教共同之点矣。(二)神仙之性质??道教于神仙之性质,优选说者为《庄子·逍遥游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又《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又《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拄太极之先而不为高,枉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稀韦氏得之以絜天地;伏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传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此言真人之名称及得道者之神通,实为道教所祖者也。庄子之言如此,其后《列子·黄帝篇》亦引申庄子之说曰:“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愿悫为之使。”又《汤问篇》曰:“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神仙之形性与其居处,大略如是。其在佛教《法苑珠林》卷六诸天部《起世经》云:“一切诸天有十别法。一、行时来去无迹。二、行时来去无碍。三、行时无有迟疾。四、行时足无踪迹。五、身力无患疲劳。六、天身有形无影。七、无大小便利。八、无涕唾。九、身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十、身欲现长短,青黄赤白,大小粗细,随意悉能,并皆美妙,端严殊绝,令人爱乐。”《起世经》云:“诸天身充实洪满,齿白方密,发青齐整,柔软润泽。身有光明,及有神力,腾虚飞游,眼视无瞬。璎珞自然,衣无垢腻。”《智度论》云:“诸天身有光明,不须日月,胜于日月,皆由身清净故得。”《楼炭经》云:“诸天人发绀青色泽,天人青色,发亦青色。”又《阿含经》云:“诸天,身衣随意,无复男女媱欲,以禅定法喜为食。”又《因果经》云:“天人身净,不受尘垢,有大光明,心常欢悦,无不适意之事。”进观基督教人所言天神或天使之形质,如李杕《天神谱》云:“一、天神无形体,与上帝同。二、天神美妙,有光明。三、天神在天国,亦上帝所造。四、天神之数,多于世人九十九倍。五、天神或化为白鹄。六、天神分九品(见前)。七、天神者有三。一曰弥额尔,译言谁似天主,美丽无比,凡天主大显尊荣之事,每使弥额尔下降。二曰嘉彼额尔,译言天主勇力。盖其所司,乃承行天主极大事功也。三曰辣法额尔,译言天主神医。世人有神形大病,天主特遣此神来治,故名之。八、天神虽无肉体,然别具一身,清虚缥渺。别有食物,是为天粮。多能奇事,瞬息间可以清气成躯,外貌与生人无异。九、天神有明司,故知理达义,颖悟过人。十、天神有欲司,惟有意念,无情欲。念念爱天主。十一、天神自谓尊严,不服主者,下地狱为魔。十二、天神为有限之体。一不能化二,在此不在彼。十三、天神救助生人,掌治万象,故天主赋以才力。十四、天神有羽翼。十五、天神身长如九岁男孩,两手交胸前,目常仰望上天。发作光线色,垂至肩上。身穿长白衣,裙及足背,长衣外有套衣一领,如六品祭服,或作白色,或作青色,或作绛色。足行泥上不染。闻人恶语即以两手掩面。十六、天神之语不与世人同,彼此以意相默会,因无唇舌也。惟能运动清气,使出言奏乐。十七、天神驱魔逐鬼。十八、上天星象各有一天神看守。天下各国皆有天神看护。十九、有制人神形之力,如启人悟,激人欲,制人身之类,及卫人引人助人。二十、天神摄教(管教务)守堂。二十一、清洁(无身故贞)。二十二、和睦(九品相爱如一人)。”观此,基督教之天神即西书所谓安琪儿,实较佛教之诸天,道教之神仙,所述尤为美备。然其相同之点,仍有可见者耳。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