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说春秋之惊蛰

一说春秋之惊蛰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明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72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说春秋之惊蛰》为《一说春秋》丛书的第一本,主要讲述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01年之间的春秋历史故事。本丛书以《春秋》为基础,以《史记》和《国语》作为主要补充,同时,参考其他三十余部相关书籍撰写而成。与其他《春秋》白话本不同,《一说春秋》丛书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补充了历法、礼法、制度、人物关系等背景信息,将春秋的事件片段前后串联,并辅以大量史料,从而形成观点及判断,以方便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说春秋”最初为音频节目,经过重新整理、修正、补充,最终形成目前的《一说春秋》丛书。书中每章均包含原音频节目的二维码,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作者简介
李明,生于1979年,IT工程师。喜好读书和写作,科技、历史、人文涉猎广泛。心怀“解春秋故事,释华夏人文”之梦想,尝试用软件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社会与人文。2016年创办“一说春秋”音频产品,在“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音频平台连载至今,所有渠道听众累积超8000万人次。微信公众号:一说春秋。
目录
自序 / 01   缘起 / 02   孔版春秋? / 04   三传 / 09   始终 / 19   经史 / 26   成书 / 28 鲁息姑 / 37   元年 / 39   番外:何以君子 / 63   二年 / 71   三年 / 81   四年 / 99   番外:何以诗经 / 109   五年 / 117   六年 / 131   七年 / 141   八年 / 149   九年 / 161   十年 / 171   十一年 / 179   回声:摄政称公是自找   麻烦? / 197 鲁允 / 201   元年 / 203   二年 / 209   三年 / 223   四年 / 233   五年 / 239   六年 / 249   番外:何以姓氏 / 263   七年 / 271   八年 / 277   九年 / 287   十年 / 295   十一年 / 303 附录 / 312   人物别名表 / 312 参考文献 / 316
摘要
    春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时期,上承夏、商与西周,下启战国与秦、汉。春秋的开始和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有关,这位美女叫作褒姒。 当时中国大地的统治者是西周第十二任天王,叫作姬宫涅。姬宫涅非 常宠信褒姒。褒姒不爱笑,姬宫涅为了让她开心,就点燃烽火。天下诸侯以为王室受到攻击,匆匆来援,他们狼狈的样子被褒姒看到,褒姒笑了。此后姬宫涅又多次点燃烽火,就为博美人一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当然,故事讲到这里,还只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桥段而已。可是褒姒希望做王后,要立她的儿子伯服做太子,姬宫涅就废掉原来的王后,还要杀掉原太子姬宜臼,这个事儿就闹大了。 姬宜臼的母亲是申国人,姬宜臼为了逃避追杀跑回申国。申侯听说事情原委后非常愤怒,但是他知道,以申国的力量不足以挑战王室。于是,申侯联合周王朝的外敌犬戎攻打京师。姬宫涅点燃烽火召天下诸侯来援,可是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谁也没有来。结果京师被攻破,姬宫涅被杀,褒姒不知所踪。 接着,姬宜臼继承王位,可是他身负弑父的嫌疑,无法在京师立足,就将都城向东迁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由此周王朝被分成两部分,东迁之前被称为西周,东迁之后被称为东周,而春秋时代也就由此开始了。 中国历史上有个规律,凡是在今天西安一代定都的王朝,比如说西汉、唐都是非常强悍的王朝,而在洛阳定都的王朝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建树。西周定都在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东迁到洛阳之后,王室的京畿大幅缩水,实力大减,加上姬宜臼名不正言不顺,本来受到王室压制的诸侯纷纷活跃起来,群雄逐鹿,霸主层出不穷。王室的权威也不断衰落,一直到姬宜臼东迁 367 年以后,赵、魏、韩三家分晋,他们以行动证明,只要有实力,根本不用在乎王室怎么想 ,战国时代也就拉开了帷幕。 那么,也就是王室开始衰落但还有一定权威的时代,就是春秋时代了。 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是因为有一本叫作《春秋》的书。这本书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史,放在今天,就相当于山东曲阜一带的地方志。《春秋》以鲁国的视角记录了鲁国 12 位国君两百四五十年的历史。 当时各个诸侯国都有他们的国史,比如说,晋国的国史叫作《乘》,楚国的国史叫作《梼杌》(音“桃物”)。这些书在汉代就没有人见过,大概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给烧掉了。晋国的国史有一部分零零碎碎地流传下来,但已经接近失去本来的面貌,有人把它汇编成册,另起了一个名字, 叫作《竹书纪年》?。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专享的地 方志就变成了中国史,而它所在的时代也就由它来命名。 我要说的春秋,就是《春秋》这本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