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友朋从文
字数: 225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道
出版日期: 2019-09-01
商品条码: 978730819125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林宰平、徐志摩、杨振声、林徽因、陈从周、朱光潜、张宗和、彭子冈、李霖灿、杨明义、阎玉敏…… 一部别开生面、视角新颖的沈从文传记 ◎ 选取十一位朋友的交往, 勾勒一代文豪沈从文的传奇一生 ◎ 部分资料为首次公开出版 ◎ 沈从文长子沈龙朱手绘12幅沈从文肖像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沈从文与其友人交往的点滴细节,尤其是从双方来往的信件展现双方的深情厚谊、细腻情感。全书十一章,每章以沈从文的一位友人为主角,为读者勾勒出沈从文的传奇人生,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沈从文。作者从沈从文的人情交往入手,既以展现沈从文的性格和命运,又以展现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因而,本书是研究沈从文生平的别具视角的著作,书中部分资料是首次公开。 书中配有沈龙朱手绘的沈从文肖像十二幅,多为首次出版,十分珍贵。
作者简介
王道,青年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过云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编著出版《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一生充和》《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等作品。 沈龙朱,沈从文长子,1934年11月生于北京府右街附近达子营。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年初获“改正”。后成为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厂副厂长。他在沈从文身边生活时间很长,参与《沈从文全集》编辑工作,对父母有独特的理解。
目录
第一章 林宰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 第二章 徐志摩:诗意的友情 29 第三章 杨振声:亦师亦长,亦师亦友 65 第四章 李霖灿:雪山虹桥,后会有期 107 第五章 林徽因:暮秋梦远,一辈古人 131 第六章 彭子冈:古道热肠,心声共识 147 第七章 朱光潜:流水琤琮,知音知己 173 第八章 陈从周:园林清风忆往昔 191 第九章 张宗和:书信唱酬话衷心 209 第十章 杨明义:江南之旅,友谊之旅 225 第十一章 阎玉敏:重塑李白,重塑人生 243 附 录 从文友朋小录 269 参考文献 279 后 记 281 【正文试读部分】
摘要
一代学人林宰平(名志钧,宰平乃其字)精于诗词、哲学和法学等,对中国书画也有着很深的研究,留下一部《帖考》传世。在后人整理出版的《帖考》及纪念集(《林宰平先生帖考及书画集》)中,众人对林宰平为人的评价值得注意。有人说他人品第一,其为人之影响甚至遮过了他的学问之影响。这种评价,并不过誉。
《纪念林宰平先生》一书开篇就是沈从文的跋:
宰平先生逝世已三周年,他的温和亲切的声音笑貌,在熟人友好印象中,总不消失……他做学问极谨严、认真、踏实、虚心,涵容广大而能由博返约。处世为人则正直、明朗、谦和、俭朴、淳厚、热情。
应该说沈从文对林宰平的评价是充满着尊敬和感激的。在沈从文最穷困潦倒的时期,正是这位谦和热情的学人向他伸出了援手,正是他使沈从文得以在温饱状态下开展创作。追溯两人的最初交集可以发现,林宰平与沈从文早期并不相识,只是因为一篇文章引起的“误会”,两人才成了忘年交。这篇文章便是沈从文身处苦难之中创作的散文《遥夜》,林宰平读到该文时误以为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绝望《遥夜》里的一盏烛火
1925年,二十三岁的沈从文还是一个迷茫的“北漂”。之前因军队上司陈渠珍的鼓励和资助,沈从文从家乡湘西贸然来到北京求学,但陈渠珍给他的一点资助很快就消耗完了。此后陈渠珍因为在湘西地位的变化,当初承诺的资助也成了空。没有学历,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没有亲人的相伴……甚至连基本的食宿都成了问题,虽然侥幸发表了几篇文章,却连买报纸的三分钱都拿不出来。但生性倔强的沈从文仍旧继续着他的写作。《遥夜》的发表,既是阐述一种年轻人的绝望,更是宣示对绝望的不屈服。
沈从文的《遥夜》(一至五)于1925年1月至3月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前三篇署名“芸”,后两篇署名“芸芸”。此间,沈从文还有一系列小说在《晨报副刊》发表,署名“休芸芸”。
林宰平作为一位博学的学者,既通晓旧学诗文、书画和佛学,又于中西方的哲学有独特的理解。梁启超、梁漱溟对他钦佩不已,梁启超在去世前曾将遗著托付其整理出版。此时的林宰平受邀在北京大学兼职任教,他对当时的政治乱象及庸俗世风,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读到沈从文的《遥夜》后,不由心生感慨。他结合当时的大学教育现实,写了一篇文论《大学与学生》,署名“唯刚”,发表在1925年5月3日的北京《晨报副刊》的“五四运动纪念号”上。林宰平在文中称作者为“休芸芸君”…,可知他是读过沈从文其他小说的,并且连续关注了沈从文的这篇连载散文。但是林宰平对沈从文的身世还是很陌生的。
林宰平在文中引用了沈从文《遥夜》的一段:
日来的风也太猖狂了,我为了扫除我星期日的寂寞,不得不跑到东城一友人校中去消蚀这一段生命。诅咒着风的无聊,也许人人都一样。但是,我同你在车上并排的坐着时,我却对这风私下致过许多谢忱了。风若知同情于不幸的人们,稍稍的――只要稍稍的因顾忌到一切的摧残而休息一阵,我又哪能有这样幸福?你那女王般骄傲,使我内心生出难堪的自惭与毫不相恕的自谴。我自觉得一身渺小,正如一只猫儿初置身于一陌生锦绣辉煌的室中,几欲惶惧大号。……这呆子!这怪物,这可厌的东西!……当我惯于自伤的眼泪刚要跑出眶外时,我以为同坐另外几个人,正这样不客气的把冷酷的视线投到我身上,露出卑鄙的神气。
到这世上,我把被爱的一切外缘,早已挫折消失殆尽了,我哪能再振勇气多看你一眼?
你大概也见到东单时颓然下车的我,但这对你值不得在印象中久占,至多在当时感到一种座位宽松后的舒适罢了!你又哪能知道车座上的一忽儿,一个同座不能给人以愉快的平常而且褴褛的少年,心中会有许多不相干的眼泪待流?
这是沈从文最后一部分连载于《晨报副刊》的《遥夜》内容。林宰平述评说:“上面所抄的这一段文章,我是作不出来的,是我不认识的一个天才青年休芸芸君《遥夜》中的一节。芸芸君听说是个学生,这一种学生生活,他是很曲折的深刻的传写出来――《遥夜》全文俱佳――实在能够动人。”
《遥夜》情感充沛,简直就是作者的自传,动人之处自不必说。而林宰平受此文的感染是因为该文触及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大学精神的沦陷。林宰平在文中痛陈当时的校园乱象,认为不少学校争着挂名牌的名头,大吹大擂,“头插野鸡毛的大王,爬上金交椅”,“今日虚伪病毒弥漫于我们社会,其上等有知识的人们,教育就筑在这个可怕的地盘上,大家试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当然是无所适从,生活压力加大,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被困在这个“鬼门关”里。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