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尼泊尔的性格

尼泊尔的性格

  • 字数: 89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胡钰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5694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近年来,尼泊尔因其壮丽风光和悠久历史引发国人关注,成为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常年位居世界前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为浮躁的现代人提供了一剂心灵处方和一方心灵栖息地,使他们得以涤除焦虑、回归宁静。《尼泊尔的性格》在介绍尼泊尔风光与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尼泊尔的国民性格,全面介绍尼泊尔文化的来源与现状,是一部中尼交流的典范作品,也是一部尼泊尔旅游推荐阅读书。尼泊尔众议院议长克里希纳·巴哈杜尔·马哈拉和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分别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给予本书高度评价。
内容简介
《尼泊尔的性格》是一部全面介绍尼泊尔文化的文化散文集。作者从快乐、自然、友善、自豪、勇敢、虔诚、包容七个侧面入手,详细地介绍了尼泊尔雪山掩映之下的壮丽风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多元而富有包容性的文化,生动可感,真实可信,图文并茂,向不熟悉尼泊尔的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管窥尼泊尔文化之窗。
作者简介
胡钰,生于陕西,祖籍浙江,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序言一/克里希纳?巴哈杜尔?马哈拉
序言二/利拉?马尼?鲍德尔
序言三/胡钰
尼泊尔的快乐:超越贫穷的幸福之国
尼泊尔的自然:山水之间的自由与皈依
尼泊尔的友善:双手合十,闭眸垂首,微笑道一声Namaste
尼泊尔的自豪:民族文化的闪光与荣耀
尼泊尔的勇敢:一代王朝,一把弯刀,一个廓尔喀军团
尼泊尔的虔诚:生与死的融合,万国佛园的多彩
尼泊尔的包容:东方的多元文化
山水相连 人文相通――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胡钰对谈录
中尼人文交流的民间使者
知识链接
尼泊尔历史年表
中尼人文交流大事记
尼泊尔日常用语
后记
摘要
    尼泊尔的快乐:超越贫穷的幸福之国
     尼泊尔是中国的邻居。但或许是因为中国与尼泊尔之间隔着高高的喜马拉雅山,也或许是因为尼泊尔太小了,且三面被印度包围,这个紧挨着中国的国家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却是陌生的。走进这个“陌生的邻居”,细细地品味这一文化古国的历史、宗教和生活,很难不被这里的快乐而平和的氛围所感染。
     生疏的“老朋友”
     如果对尼泊尔的历史有所了解,便不难发现中国和尼泊尔的历史渊源久远而深厚,高至庙堂,远至江湖,佛教文化将两个国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古今皆是。
     尼泊尔的蓝毗尼(Lumbini)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就曾到访过迦毗罗卫国,释迦牟尼是这个国度的王子,其原址就在现在的蓝毗尼。之后,有名的唐朝高僧玄奘也来过这里。在法显访问迦毗罗卫国的同时,一位释迦族人、迦毗罗卫国的僧人佛陀跋陀罗(觉贤)也来到了中国,大约于406年到达长安(今西安),后又到建业(今南京),其间弘法并翻译许多佛经。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载了他当年访问尼泊尔的场景。迦毗罗卫国被称为“劫比罗伐?堵国”,这是梵文Kapilavastu的音译。该书对1000多年前尼泊尔的情况有详细记载,其中对当地气候、民风的描写是“气序无愆,风俗和畅”,评价很高。
     1262年,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应元世祖忽必烈和国师八思巴之请,率领80余名建筑师,跨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抵达西藏参加营造黄金塔工程。现存的北京妙应寺白塔也是阿尼哥设计的。这座高51米的喇嘛塔,由台基、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覆钵状塔身直径18.4米,是我国现存最早、优选的喇嘛塔。因为这座塔通体涂以白垩,人们更习惯将妙应寺称为白塔寺。在寺院门口的一侧,阿尼哥的雕塑伫立在红墙灰瓦之外,头戴尼泊尔传统礼帽,手持工具,脸上带着笑意,好似在满怀希冀地注视着中尼两国人民的文化往来。
     当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嫁给西藏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的佳话也在民间广泛流传。传说,尼泊尔公主当年取道芒域(吉隆沟)进入西藏,因此吉隆地区保留了大量和尺尊公主有关的遗迹和传说。甚至现在还流行在吉隆沟内的藏族舞蹈“同甲拉”,也曾为迎接公主而表演过。尺尊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还专门营建了大昭寺来供奉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
     从中尼人文交流的历史来看,尼泊尔之于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是,我们对于尼泊尔的认知却远远不够,甚至存在很多偏差。
     250年前,为了避免西方通过文化征服尼泊尔,尼泊尔国王们不允许英国基督教的传教士留在尼泊尔,因此西方国家从未能战胜喜马拉雅山麓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些西方学者对尼泊尔心存偏见,在他们关于尼泊尔的著作中提出,尼泊尔的政治、经济都存在问题,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事实上,尼泊尔虽是小国,但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国家的自主意识强,国民的文化认同强。然而,作为邻居的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即便是很多到过尼泊尔旅游的人也是如此。因此,在当今时代增加多样的人文交流,特别是学术和青年交流,是在两国人民之间建立深厚友谊的重要方式。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