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好日子万万年
字数: 181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王树兴
出版日期: 2019-10-01
商品条码: 97875212068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人人都在讨生活人人都被生活欺负过咽下苦涩或与其打个平手在披沙拣金中找寻光亮“看到王树兴的小说集有一种惊喜,他讲故事的能力得天独厚。”——王干
内容简介
《好日子万万年》中每个生命其来有自,每个生命也自有归途,他们让平凡的日子富有暖意。《那年夏天》通过“过大运河”讲述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成人礼;《沐浴》在儿时泡澡堂子的温暖记忆里,拆除父子间厚重的壁垒,展开了一场郑重其事的对话;《重归苏莲托》揭示了北漂生命被遮蔽的部分,呈现了地下室生活中披沙拣金的向上的能量;《移风易俗》中的一句“火化不幸”极富人生哲理,隐含着些许“凤凰涅槃”般的意味……
作者简介
王树兴,江苏高邮人,现旅居北京、扬州等地。小说家,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以风趣的故事讲述、传神的人物塑造、绵密的叙事肌理著称。已出版《国戏》等三部长篇小说,两部在国外翻译出版;中短篇小说八十余万字刊发于各大文学期刊,收入多种选本,获得多种奖项。近些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多刊发、转载于《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刊物。《那年夏天》被列入“里下河文学流派经典小说”。
目录
目 录那年夏天 - 1 沐浴 - 44 移风易俗 - 62 重归苏莲托 - 112 好日子万万年 - 153 无底洞的底 - 169
摘要
沐 浴程放站在三星池浴室门前,洗澡出来的人脸红通通的,他能感到这些人身上发出的暖烘烘的热气。湿冷在自己身上更明显,嗖嗖地透过衣服往骨头缝里钻。屠洋拎着包急匆匆地过来,头顶上散着热气,脖子里系的围巾跑散了,他迎面对程放说了一句“又胖了!”程放打量他一下笑了笑说:“大哥不要说二哥。”屠洋指指浴室问:“真要到这里洗澡?”程放点点头,在屠洋肥实的后背上拍了拍,“冷死了!”说完走到他前面急着往浴室里走。身后的屠洋嘟囔:“洗老澡堂子……怀旧吧?”进浴室门里有一张朝外的服务台,胖乎乎长相白净的中年女子卖澡筹子,她面无表情地接过钞票找零。七元一位,发一根竹片做的澡筹和一小袋洗发液,拿上这些后屠洋转身指了指门帘说:“男左女右。”然后问程放什么时候从北京回来的。程放对这个二十多年没进过的浴室还有印象,里面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分了普室和雅室。他站了下来,闻到浓烈的体味和洗发水、香皂气息在一起蒸腾混合出的味道,就像热水倒进下水道那一瞬间所挥发的。屠洋的感觉和程放差不多同步,说老澡堂子这种让人捂鼻子的味道居然有人喜欢,说是熟水的味道,跟喜欢臭豆腐似的。他问程放,要不去不远的一家桑拿。程放也有些犹豫,不过还是下了决心,“都来了,就这里吧!”又回答屠洋先前的问题,他是上午回来的。雅室也就是两排一张挨一张的陈旧躺椅,两张躺椅之间隔着一个共用的小茶几。衣服脱在躺椅上面,身子可以将就着在上面躺下。屠洋四下里张头探脑找储物柜,服务员拿着根长长的叉篙跑到面前来,说值钱的衣服和包可以挂起来,再贵重的必须存柜。屠洋便将手机钱包手表什么的全装进他的公文包里,程放见状也跟着投进去贵重的东西。服务员的叉篙伸过来时,屠洋手挡了一下,“稍缓……”他打开包,从里面拿出一块舒肤佳香皂,然后一挥手。包被叉篙举起来,晃晃悠悠地挂到躺椅上方,众目睽睽。服务员很热情,浴客不时地跳给他们一根打赏的烟,说跳是传过去或者隔空投给他们。他们并不点上,说声谢谢,将烟放进台子属于自己的空当,或者干脆夹在耳朵上。小浴室讲究气圆水熟,分头道池和二道池,头道池是淋浴和搓背的地方,二道池有一扇厚重的木头门,拉一下进去,扑面而来一股热气,身子一下子被包裹,程放的肩膀耸了一下,身子伛偻下来。屠洋动作很快,跨过池面台阶,一下子坐到浴池里,池子不大,两张半乒乓球桌大,水“哗”的一声满溢了一些出来。程放坐在池子的台面上,腿的膝盖以下在水里。他盯着水里的屠洋,小时候和他一起来洗澡就这样,怕被他按进水里闷,那样鼻子会呛得酸溜溜的。在特定的环境里,人的习惯动作是受记忆指使的。对面坐着一个慢吞吞用毛巾往身上撩水的老人,花差不多一分钟才能够把毛巾从水里捞出来举到肩膀上。程放将身子往屠洋那边移了移,避免视线对着老人。他问屠洋父亲身体是不是还那么好,是不是还能够做很多个俯卧撑。一晃十多年都没见过他。屠洋没好气地说:“老父亲身体好,好得很!”一会儿转过头来,皮笑肉不笑地问:“你明知故问吧?老头子那件事你不知道?”“哪一件事?”程放一头雾水,屠洋不吭气。进来一个浴客,木门“嘭”的一声闷响。对程放无意中问的问题,屠洋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就一定做得不对头?这……要看你有没有人性化的那种思想。老头子也是人,身体好,也有需要……”程放不明白,屠洋情绪怎么突然激动起来,他把毛巾在水里捞来捞去,掩盖着自己的尴尬。屠洋一会儿和颜悦色地问程放要不要搓背,程放摇摇头。之前,搓背是程放想做的一个项目,看到现在搓背的样子就断了念头。过去搓背是用一盆水猛冲一下高脚板凳,人坐上去后将手上的毛巾交给搓背师傅,师傅拧干了毛巾绞在手上,尽可能响亮地拍一下,表示自己的气力,也表示搓背开始了。现在是一张蒙人造革的木头台子,人躺上去像一只要被刮毛的猪,搓背师傅用套在手上的化纤搓澡布搓,搓过的身子上一道道红杠。屠洋说:“你要是约我去洗桑拿,我会给你安排一整套。我们这里好多家都有花头。”程放懂他的意思,笑了笑说,没那种兴趣。屠洋看到程放身上的汗涌了出来,他不时地要用毛巾擦一下,汗出得很多,毛巾擦了好多下。程放擦了擦香皂,到头道池等到一个莲蓬头,潦草地冲淋一下,好几个人等在他面前。屠洋好像都没有冲淋就上去。进到雅室,服务员用两条热乎乎的毛巾,一条擦他的后背,一条递给他擦脸。毛巾一股池子里的熟水味道,现在闻起来倒也不那么难闻。回到座位上,晾了一会儿,又擦了两条毛巾,程放穿上背心,这时候他本可以像身边的浴客那样在躺椅上仰下来伸展一下身子,但他没有,就觉得身子会被椅子上的毛巾弄脏,又要下去洗一回。屠洋的肚子发出一连串咕噜咕噜的声响,他说饿了,可以着服务员到对面店里叫两碗大饺子端过来。程放摇摇头,小时候有这种记忆,现在,让他在一堆赤身露体的人面前吃东西,真的做不出来。很快,他们穿好衣服出了浴室,到对面的小吃店坐下,异口同声地说了声:“两碗大饺子!”大饺子其实是馄饨,鲜肉加笋丁,很鲜美,程放每次回来不尝一下不甘心,在北京哪里吃得到,三块半一碗的价格简直不可思议。好吃的大饺子堵不住屠洋的嘴,他问程放这次回来是今年的第七次还是第八次。程放没有统计过,随口说是第八次。他这两年出差很多,给自己要求,只要到离家五百公里的地方一定要争取回来。现在到高沙也比前几年要方便得多,从北京坐一夜的车到扬州,或者坐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到镇江,再转一趟车就行了。“父亲岁数大了,又不肯和我们一起生活,回来看他,看一次是一次。”“也是,活一百岁也还只有几十次见面,有一次少一次……”屠洋说这句话程放没在意,他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六七岁的儿子在吃大饺子,男孩将喂到嘴里的大饺子吐了出来。小时候出来洗澡他会巴望父亲多带一毛钱,那样就有大饺子吃。父亲都是用调羹挑一个放嘴边上吹半天,所以他从没烫得吐出来过,只恨不能将调羹夺到自己的手上。到八九岁的时候,父亲买一碗大饺子分成两碗,父亲吃得很快,吃完等他,他则细嚼慢咽,反正碗里都是他的。他现在也有和儿子一起在外面吃东西的时候,每次都是一人一份,哪怕明知道他吃不下会剩也不敢和孩子分食,怕孩子觉得寒酸,怕孩子心里有阴影。他当年怨过父亲,想自己长大了有钱就买好多大饺子吃,都放在面前,吃完一碗又一碗。到真正长大,他理解了父亲,家里那时候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这个吃法,不是他们一家,家家都这样。吃完大饺子,屠洋问程放晚上有什么安排,程放说本来有安排,现在突然改变主意,想回去陪老爷子吃饭。屠洋笑了笑,“你一回来,嘴忙!陪老爷子其实是第一位的,有所改变。”老浴室离家很近,告别了屠洋,他决定走回去,路上忽然又有那种很冷的感觉,想重温的,从澡堂子里出来的舒适一点儿也没有了。自打他当年单独到浴室里去洗澡,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早上在扬州下火车,坐在冰冷的长途大巴上时,他把曾经的那种浴室里出来暖洋洋的感觉想了又想。在路边的熏烧摊上剁了半边盐水老鹅,等在那里时他给同学赵立本打了电话,说家里有很重要的事不能参加聚会,也向人家道歉。赵立本说饭局可以迟一点开,约的一帮同学已经在饭店打牌,大家都说等他,不见不散。程放只得央求,真的不要等,一定去不成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澡堂子出来就坚决不想晚上出去吃饭。回到家一开门,父亲立马从堂屋里跑出来,说一听到声响就知道大少爷回来啦。家里的习惯,父亲叫他大少爷,母亲在世的时候也这么称呼。而他早些年称父亲老头子。老头子也好,大少爷也好,都只在家里叫,是一种比名字比称呼更亲切的叫法。这个小县城里许多人家都这样。父亲看到程放手上透明的食品袋有些不满,“家里菜多的是,不用花钱在外面买,钱糟蹋掉了。”程放说:“就买了一点点,你平时又舍不得买。”父亲还不停止抱怨,说外面东西贵,也不如家里卫生……堂屋两扇顶檐口的门大敞四开,父亲待在屋里和出门穿得一样多,戴着棉帽,臃肿的羽绒服拉链拉到头,连围巾都系在脖子上。上午一进门,程放见到父亲很吃惊,父亲比三个月前回来时见到的模样又老了些,胡子更灰,脸更黑,精气神也减了很多。“我还是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起码得让冬天的家里保暖,夏天的空调不走气。”程放忍不住又要提这件事。因为家里冷,他订了宾馆,晚上不想在家里住。“你们都变修啦,我哪一年不是这样?都好好地过来了。不要弄,要弄等我死了,这房子到你手上随你怎么弄,那时候我反正也看不见。”见儿子的脸色不对,父亲的口气软下来,“我习惯了。你把家里搞得太暖和我会不想动弹,坐半天不动不是好事,说不定哪一天坐着坐着就……头一歪。”这些话,程放听了很不好受,父亲说起来竟然风轻云淡。“冷点不怕,运动才健康。”父亲说着拿过一只茶杯用暖壶里的开水烫了又烫,他自己喝茶没这个动作,只有替客人倒茶时才会这样。程放将暖壶要到手上来,想自己动手,父亲抓了一大把茶叶放杯子里,嘴里念叨,“你喜欢多放一些,我喝的叶子不到你的三分之一……”手上有一杯热茶,用热气蒸了一下脸,身子有温暖的感觉。程放端着茶杯在屋子里踱步。在北京的家里,一进门就可以脱去累赘的冬衣,舒舒服服地在沙发上或倚或坐或躺。而在这里,他的老家里,他坐下来便感到更冷。父亲估计程放不出去吃饭了,说不出去吃饭好!吃人家的就欠人家,口水债也是债,“人家到北京,你能不回请人家?北京吃一桌饭贵死了,抵高沙好几桌。”程放不说什么,以往他会感到父亲的这种唠叨难以忍受,会为自己找两句理由。看见父亲开始忙活晚饭,程放说有什么吃什么,父亲说有准备,在家吃几天都不会有重样的。他从冰箱里一样样往外搬菜,程放要动手,他用手推了推。看着父亲做菜,程放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父亲把菜下锅,不停地用铲子翻,看起来在动作上和体力支配上都有点力不从心,三五年前他在厨房里从容得很,铲子一下下很给力。做了七八样菜,每样量都很小,父亲说他有时候一天就买五毛钱的菜,一两个西红柿或者洋葱,荤菜做一些在冰箱里,像狮子头做一锅速冻,一天挖一个出来烩点蔬菜下饭。“一个人吃饭简单,有时候还不想吃,只是到夜里肚子会饿……”父亲说。程放沉默了一下,说自己不把早餐当回事。父亲说:“都不好,对身体不好!”父亲要找一瓶酒出来喝,酒放在一个柜子里,他把它们都翻出来,有十多瓶,都是名酒,是程放这些年送给他的。他说:“家里一些事情慢慢都要对你交代,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你要知道。”居然有两瓶二十多年前的茅台,程放说这种年份的值六千多一瓶。父亲说:“不管值多少钱,等孙子结婚,你拿出来和你亲家喝。”程放说早着呢,谈对象都等孩子读研后有工作再说。父亲说就怕不能等到那个时候。不能找一个就结婚,要处一段时间才能够,彼此要了解。饭桌上父亲吃得很慢,不时地停下来看儿子的表情,似乎是要一个是不是好吃的答复。程放说:“菜太甜,糖放得不少。”他其实知道这么说父亲会不高兴,小时候这么说父亲会拉下脸骂:“爱吃不吃,不吃滚。”现在,父亲只是笑笑,一点不满的表情都没有。就吃这么一顿饭,父亲辛辛苦苦做出来巴结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态,太太每次回来都背地里抱怨公公的菜糖放得太多,她不让程放说,怕老人不高兴。说到底程放还是觉得母亲饭做得优选,最投口。母亲为家里做了一辈子的饭,她在世的时候父亲什么家务活也不干,病重的时候让父亲学着做饭,是怕他以后没吃的。和父亲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想起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不这样。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