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 字数: 1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陈阅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644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心理学与生活》通过介绍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潜意识、职场、婚姻等的相互关系,阐释心理学对人的行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不同案例的引导,结合不同心理的具体表现,为读者解读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带领你走入心理学的海洋,探索神秘的心理世界。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与心理学相关联的事情。《心理学与生活》通过介绍心理学与自我、个性、潜意识、职场、婚姻等的相互关系,阐释心理学对人的行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不同案例的引导,结合不同心理的具体表现,为读者解读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带领你走入心理学的海洋,探索神秘的心理世界。
目录
第01章  心理学与自我:发现未知的自己 ◎001 平衡本我、自我与超我 ◎002 展现你的专属个性 ◎005 确立你应有的自尊 ◎008 完美扮演你的社会角色 ◎011 保持快乐的心态,成为生活的主人 ◎014 找出你的性格缺陷,勇敢去冒险 ◎016 人生的终极命题: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020 第02章  心理学与个性:探寻你未知的本性 ◎025 维护好对方的自尊心 ◎026 满足对方的猎奇心理 ◎029 渴望成为焦点很正常 ◎031 巧妙利用对手的虚荣心 ◎034 平等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036 把对方的排斥心理打破 ◎038 为什么人会习惯性地自我保护 ◎041 满足对方潜在的情感需求 ◎043 第03章  心理学与潜意识:走入内心的神秘地带 ◎047 人为何会做梦 ◎048 你所期待的都会成真 ◎050 越“努力”,越得不到 ◎054 卸下重担,轻松前行 ◎057 给自己必胜的信念 ◎060 第04章  心理学与心理障碍:别让负能量控制你 ◎065 借助优势,成就人生 ◎066 别让依赖症害了你 ◎068 进食障碍者的心理原因 ◎071 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 ◎074 如何打开自闭症患者的心 ◎077 为什么你会时常感到焦虑 ◎080 正视恋物癖的存在 ◎082 第05章  心理学与情绪:你本可以很快乐 ◎087 情商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 ◎088 别让仇恨蒙蔽你的眼睛 ◎090 生活的“活力素”——热情 ◎093 既要拿得起,也得放得下 ◎096 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098 适时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 ◎101 别做传递坏情绪的人 ◎104 适时调整心理状态,让自己轻装上阵 ◎107 第06章  心理学与社交: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111 用心沟通,打造亲密关系 ◎112 与人交往要保持平衡 ◎114 第一印象是交往的关键 ◎117 多来往 ,才能保持好关系 ◎118 学会合作才能共赢 ◎120 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你的朋友 ◎123 言多必失,多听对方说 ◎125 第07章  心理学与爱情:在情场中保持理智 ◎129 初恋为何难以遗忘 ◎130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 ◎132 温情给予每个人力量 ◎135 抓得越紧,爱人离你越远 ◎138 难以言说的内心秘密 ◎141 保持沟通,婚姻更保鲜 ◎143 每个人都是婚姻的导演 ◎147 第08章  心理学与职场:做高效能人士 ◎151 工作的目的是成就自己 ◎152 职场中要少说话,多做事 ◎155 未雨绸缪才能游刃有余 ◎157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61 必不可少的工作计划 ◎163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166 第09章  心理学与管理:管得少还能管出好结果 ◎171 第六感是否真实存在 ◎172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175 乘电梯时人为什么喜欢向上看 ◎177 靠边的座椅为何受人欢迎 ◎179 在外受气的人为何喜欢在家里耍横 ◎182 为何多数人在困难面前,都选择袖手旁观 ◎185 为什么现代人大都相信心理测试 ◎188 看演唱会时人为什么会跟着大声歌唱 ◎191 蓝色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为什么优选 ◎194 第10章  心理学与营销:做客户的心理引导者 ◎197 物以类聚,成功会受人吸引 ◎198 绝不轻言放弃,才能获得成功 ◎200 找到指引你的“灯塔” ◎203 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上 ◎206 学会放弃,你会更懂得什么是争取 ◎209 参考文献 ◎213
摘要
    平衡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心理学中,对人格的定义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格不仅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十分稳定,这对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状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代表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自我”与“本我”正好相反,它是专管人格中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理者,属于人格结构中重点的道德部分。 你来到书店,看中了一本找了很久的书,但是你没带够钱,巧的是你站的这一排书架正好是老板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本我会产生想拿着书装包里就走的冲动,不计后果。而“本我”会理性地对当下的情况加以分析,然后克制这种冲动。“自我”这个时候可能会对自己说,再忍一忍或者可以跟老板商量一下先把书留着,等回去拿钱了再来买。“超我”则会监督自己:这种行为就是偷窃,是犯法的,会受惩罚的。所以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 “‘自我’为了驾驭‘本我’举起了‘超我’的鞭子”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自我、本我与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在人的身上共存,但同时它们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每个人进行自我调节,如果把握不好,不能维持三者稳定,那么就会出现人格障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