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3册)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3册)

  • 字数: 8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 作者: 韦火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62291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4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包括《祖先秘史》《拯救人种》《纠缠死神》,描绘21世纪60年代地球上的科学家和有识之士为了地球物种的星际殖民、为了人类的生死存亡与特别组织和外星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既深入思考和解答了地球物种的真正起源的问题,又立足科学,理性推演并大胆想象人类的未来。
内容简介
《祖先秘史》:寒武纪时期为何会发生生命大爆发?地球人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留下的不解之谜,直到21世纪60年代仍未能解开。2063年,地球上怪象丛生,新技术的滥用已导致地球家园危在旦夕。汪芸、许光辉等几位年轻的博士,为地球物种的生存做着最后努力。他们都很清楚,这关系到地球生物的浴火重生,关系到人类的凤凰涅槃。而这时,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地球,这颗星球上物种起源的惊天秘密也即将被揭开。
《拯救人种》:在太阳系的另一颗有名星球上,孟想和同事们幸运地躲过了地球的劫难。他们与地球失去联系以后只能向诺苏号空间站求助,却意外收到了从太阳系外围发来的紧急求救信息。孟想率领为数不多的幸存人马,既要从外星人手里夺回生物源反应器,又要救出被扣作人质的许光辉等人。面对擅长隐身、又与地球生命基质接近不同的外星人,一场靠前的激烈较量在太空展开。
《纠缠死神》:星际殖民实验终于得以启动。不料,外星物种却借助人类的近期新科技之力,从遥远的鲸鱼座星系来到地球,它们将要成为地球上的超级霸主。人类的星际殖民行动,眼看已陷入了鸠占鹊巢的困境,大功依然没有告成。汪芸返回地球途中,在太空意外碰见了田也,他们不得不为星际殖民行动的最后成功开始又一轮拼搏。那是一场涉及暗物质的太空搏杀,谁也没想到,人类竟然这样才成了地球生物的主宰者。
作者简介
韦火,男,20世纪60年代生人。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达尔文之惑·祖先秘史》
《达尔文之惑·拯救人种》
《达尔文之惑·纠缠死神》
摘要
     生命是大自然最绚丽的一道景色,人类这个智慧物种更是其中伟大的奇迹,每个人其实都是苍茫宇宙中的一朵奇葩。 据说,奇葩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了。按照地质纪年考证,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地球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最后才出现了人类。 又据说,最早的生命体可以追溯到37亿年前,那些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就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太上老祖先,当然也是人类的太N级祖先了。关于第一批太祖先们是如何“无中生有”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起源假说。 最经典的说法是起源于地球表面。海水与大气亲密接触,在阳光辐射或电闪雷鸣的作用下,天长日久形成了氨基酸、糖、碱基这样的有机分子,慢慢在海洋里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原始细胞。 最时髦的说法是起源于地球内部。海底深处涌出的岩浆热液与海水交汇的区域,也能产生丰富的有机分子,那里就是太祖先们诞生的摇篮。 最雷人的说法是起源于外太空。原始生命体其实早在外太空就已形成,通过陨石或彗星撞击等方式来到我们的这颗星球并扎下根,从而成了地球生命的太祖先。也许这不是说笑,很可能我们全都是外星生命的后代。 这些个莫衷一是的假说此消彼长,各有各的支持者,在生物学引领潮流的21世纪中叶,注定要一争高下。 然而指望哪种说法最终能“一统江湖”可没那么容易,恐怕比找到第二个宜居星球还要难。这是因为,太祖先们诞生的年代实在是太久远,能还原事件链条的直接证据早已灰飞烟灭了,残留的一丁点儿蛛丝马迹根本就拼不出个全貌来。既然没办法穿越到远古时期去取证,那么解释生命起源谁也做不到一锤定音。这一点,生物学的圈中人都心知肚明。 汪芸算得上是圈中人。她们这代人一出生就享受着数字化产房、伴婴机器人这样的时尚设施,是在新技术遍地开花的快乐体验中成长起来的,因而从小都明白,亲近科技就是亲近智慧。对于生命起源这样的基本科学问题,汪芸读中学那会儿就没少琢磨,后来上了大学,跟这个问题日益亲近,她觉得那些生命起源的假说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加AI智慧的光芒。有些说法听起来惊世骇俗,其实背后都有着实验数据或考古勘察的影子,虽然想象和猜测起着主要作用。 但是不猜能行吗?汪芸慢慢悟出了道道,探索亿万年前的生命问题跟探索亿万光年之外的宇宙太空一样,科学与科幻似乎没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强烈的科幻意识,科学探索也就没啥搞头了,怕是连门都找不到。 读研究生的时候,汪芸初心未泯,正课之余干了一件挺“科幻”的事。她想,要是把迄今为止地球上几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浓缩成一年,通过VR技术模拟出来,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这样一琢磨,她就动手弄出了一份地球生命史的3D版“年历”来。 “浓缩的是精华。”这话没错,她的这份年历能让人对漫长的地球生物演化过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每一天对应的情况都可以点击播放。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她都做了精心测算,用VR演示出来的情景几可乱真。 元旦那天,地球形成。起初由大大小小的星云团聚集而成的这颗星球,枯寂、荒僻、炎热,没有一丝生命气息。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地表温度不断下降,慢慢形成了得以产生原始生命的温床。 2月18日,最早的生命体冒了出来,第一批太祖先们终于问世。但这并没有改变大自然的枯荒境况,在接下来更加漫长的7个多月时间里,像细菌那样微小的单细胞生命一直是地球上的主人,看不见摸不着。假如那段日子有外星人光顾,估计它们也要用仪器才能探测出这颗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迹象。至于复杂生命,还不知要等到哪月哪天才会进化出来呢。 等啊等,一直等到9月30日,多细胞生物才开始出现。这一天发生的转折,意味着太祖先们已经冲破了千古一贯的简单陋室生活,开始繁殖出更高级更多样的后代。此后的日子里,海洋里、陆地上慢慢就零零散散出现了一些低等动植物,整个地球看上去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气,不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单调世界了。 11月16日,这个日子特别神奇,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就在这天,地球生物的大舞台像是一下子拉开了巨幕,形形色色的新物种突然大规模登台亮相。这个壮观场面是地球生物一次奇迹般的爆发,从那时起,物种多样性的生态雏形开始建立,枯寂已久的地球终于变得生机盎然了。 可是,即便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奇葩们仍无影无踪,依然没有出场,更别说唱主角了。就算是睁大了眼睛找,也看不出哪条鱼或哪只爬虫是我们人类的老祖先。 年历继续往后演播,眼看一天天过去就要接近年底了,人类还是没有出头露面的任何迹象……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