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Libra 一种金融创新实验

Libra 一种金融创新实验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11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Libra的横空出世是金融科技积累几十年的结果,也是比特币和区块链十年快速成长的突破。——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如果说比特币至今难以全方位影响世界经济生活,那么Libra则具备显而易见的可能性,引发包括金融模式、税收财政体制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和连锁性改变。 —— 经济学家 朱嘉明
内容简介
1.Libra如何创造未来货币金融体系?
2.国家监管该如何与Libra和平共处?
3.国际竞争结局将因Libra发生何种冲突?
4.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Libra带来了何种技术创新?
Libra是一场牵动全球的智慧、技术、经济、政治、权力的全方位博弈,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数字资产研究院邀请具有影响力的十余位专家和若干机构,联合编写了这本全方位阐述和理解Libra的书籍。本书解读和诠释了Libra的宏观格局、国际视野、技术分析和专业思考。
作者简介
数字资产研究院由多位知名学者、企业家共同发起,对“数字资产”进行包括科学原理、技术基础、思想理论、政策治理的全方位研究,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观念引领者,跨学科学术研究和思想的聚集地,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孵化平台。研究院在国际化视野下,汇集国内外很好学者和前沿思想者,建立了强大的学术与技术委员会,成员包括经济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金融学家和社会学家,为数字经济提供观念引导、理论支持、创新实验、国际交流、人才培育、专业咨询等服务。
目录
序一
01 以开放、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Libra
朱嘉明
序二
05 法律之外,创新没有负面清单
王巍
第一篇 Libra和未来货币金融体系
002 Libra:未来世界货币体系和货币金融资源平等
朱嘉明
016 Facebook数字货币的缘起、意义和后果
孟岩 邵青
034 Libra白皮书难言创新,“稳定币”很难稳定
周沙
045 下一个全球互联网央行?——论Facebook发布数字货币白皮书
吴桐
050 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兼论FacebookLibra
邹传伟
071 关于数字货币的四个误区——兼析Facebook发行的数字货币Libra
周子衡
079 Libra:要成为无国界全球币充满挑战
王永利
088 从货币金融体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评价Libra
龙白滔
109 Libra:前途未卜的密码货币创新
刘昌用
119 如何理解Facebook货币Libra“非比寻常的特权”?
胡一天
第二篇 Libra和监管合规
128 Libra的阿喀琉斯之踵:跨境监管
胡捷 元道
143 Libra稳定币的监管与合规问题研究
杨锦炎
157 中国区块链监管困境与未来之路——兼论Libra的风险与监管问题
邓建鹏
172 开启数字货币新纪元——Libra的法律性质与监管思考
樊晓娟 印磊 洪嘉宾
第三篇 Libra和国际竞争
184 Facebook稳定币带来的意义:新型银行结构和货币竞争
蔡维德
199 Libra来袭,中国应该怎么出牌?
曹辉宁
203 中美博弈的货币之维:Libra与人民币国际化
邵宇 陈达飞
第四篇 Libra和技术实现
210 Move语言:我眼中的Libra优选亮点
郭宇
217 LibraBFT共识协议:三难问题平衡术
邹均
235 技术视角下的Libra项目与Move语言
刘春明
246 从Move语言的设计看Facebook的开放式金融
唐飞虎
第五篇 综述
264 货币互联网的超级实验:FacebookLibra解析
柏亮 孙宇林 蒋照生
284 Libra项目研究分析报告
谷燕西
305 Libra讨论观点综述
贺宝辉(牛顿先生)
324 Libra相关文章摘要
郑延伟 整理
附录
342 白皮书
355 全书文章摘要(英文版)
368 Libra大事记
376 Facebook大事记
379 相关词汇解释
397 相关人名、机构索引
后记
摘要
    2019年6月,在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优选的事情,也是和全世界民众休戚相关的事情,莫过于Facebook发布了关于Libra的白皮书。Libra是一个具有极大创新价值的新型数字货币,因为Libra,当代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很可能发生重大演化,全球性货币金融资源分布和分配严重失衡的趋势可能得到遏制。
     一、如何认知当代货币体系的历史?
     当代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没有那么久远,不过七十多年的历史,需要追溯到1944年。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也是诺曼底登陆后的不到一个月,西方主要国家和当时的中华民国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镇上开会,讨论战后的货币体系。不得不承认,西方政治家在那样的历史时刻同时兼顾重大的军事行动和重大的金融货币制度重建的举措。民国政府组团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代表团团长是民国时期重要人物孔祥熙。
     当时,存在两种方案:其一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方案。通过创建“国际清算同盟”(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多边自由汇兑。这种“世界货币”排除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必要性,世界各国在“世界货币”中的份额取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值。其二是美国代表团团长怀特(Harry Dexter White,1892-1948)方案。黄金继续作为国际储备,唯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形成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如人们所知,怀特方案获得了成功,有两个原因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一是金本位制度的强大历史惯性;其二是美国毋庸置疑的经济实力。最终,布雷顿森林会议不仅确定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规定了美元的含金量,而且排除了美元之外,其他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美元又被叫作美金。美元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货币”,美元霸权由此产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