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李学铭
字数: 300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马红珍
出版日期: 2018-03-01
商品条码: 9787030621238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为学校各学院和附属医院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和全国名中医指导老师,以及学校老中医专家。三、统一编写内容与体例以名医成长、成才之路为主线,结合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经验体会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撰写,尽量避免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每本字数要求在10-15万字。
目录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第一节 鄞州渡禾城
第二节 困战血防站
第三节 漫漫岐黄路
第四节 悠悠见我心
第二章 名医指引
第一节 经典崇史老
第二节 临床倚叶老
第三节 博览群贤书
第四节 勤求百家长
第三章 声名鹊起
第一节 初到省中,虚心好学
第二节 博采众长,教学相长
第三节 挑战疑难,砥砺前行
第四节 术有专攻,聚焦肾病
第四章 高超医术
第一节 临证畅想
第二节 经方高手
第三节 典型医案
第四节 仁心仁术
第五章 学术成就
第一节 论学术思想
第二节 展学术成果
第三节 研《黄帝内经》大家
第四节 制名医验方
第六章 桃李天下
第一节 育杏林英才
第二节 弘流派传承
第三节 酿桃李芬芳
第四节 书国医新颜
参考文献
附录 传承图谱
摘要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第一节 鄞州渡禾城
民国初年,在宁波鄞州的一座小村庄,李学铭的父亲在亲戚的建议下,决定走出村庄,举家迁至上海,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初到上海时只能先投靠亲戚,家里靠接一些修伞的小生意为营生,后来因出色的手艺使业务得到了扩大,做起了生产手工帽子的生意。虽说业务量不大,但因他们制作的帽子款式美观大方,佩戴舒适,质量过硬,在上海滩有不错的销路,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1935年年底,李先生怀胎十月的妻子在家中分娩,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长子的出生,让这个家庭更添一份活力,父亲对儿子自是寄予厚望,特地去百货商店买了一支进口的德国钢笔“关乐敏”。父亲给他取名学铭,字润荣,寓兴盛之意。从此,母亲在家中抚养小儿,父亲在外拓展鞋帽业务,生意越来越有起色,小家庭在上海渐渐扎住了根。
但是,幸福平和的日子并没有过上几年,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同年日军集结了20万大军大举进攻上海,并策划了“八一三事变”,连续10天对上海市区进行轰炸,甚至轰炸上海火车南站,造成1500多人死亡,一时间整个火车站遍地鲜血,到处是焦黑残缺的尸体,其中大部分还是妇女和儿童,其残忍的行为令人发指。日军的残暴行径威胁到了一家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当时由于日军的连番轰炸,上海被毁的商家达10万之多,商店或被焚毁或被轰毁或被抢劫一空。李家在上海辛苦几年所得的积蓄随时都可能在不绝于耳的轰炸声中化为飞灰。此时城内残垣断瓦,目及之处尽是疮痍,继续待在上海已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为了全家的安全着想,百般权衡之下,父亲不得不放下在上海刚刚建立起来的事业,带着妻子和蹒跚学步的儿子,逃离了上海这座本应该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城市,前往周边避难。
他们一路沿着松江南下,颠沛流离,生活清苦。靠着在上海做生意积累下的不多的盘缠,母亲在街边摆起了小食摊,凭手艺做宁波汤团,父亲接一些零散的修伞小活,维持着营生。他们从上海辗转来到禾城嘉兴,终于父亲重新开起了鞋帽店,在禾城扎了根,一家人的小日子又过得有声有色起来。李学铭的父母亲虽然是从村里走出来的,但是在上海生活打拼过,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知道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李学铭深受家庭的影响,特别喜欢学习,而且父母亲心灵手巧的天赋也遗传给了他。李学铭从小对学习就十分认真,而且记性极好,一篇短文诵读3遍即可毫字无差地背下来,对于一些手工艺的制作,也是一学就会,动手能力很强。从上小学起,李学铭就在课业之外帮家里在帽檐上设计一些花鸟图稿,用剪纸剪下贴在帽檐上,细细地誊画出来,当时家里帽檐上的手绘图案设计,大都出自李学铭的手笔。值得一提的是,李学铭小时候没拜过艺术类的老师,这些画稿或是他临摹一些小画卷,或是再加上自己的研究琢磨,添些新花样弄出来的,可以说天赋十足了。
嘉兴的老一中建在荷花堤,那时候还是浙江省立嘉兴中学,作为嘉兴最老牌的中学,能进入这个学府学习必然是嘉兴府中的佼佼者。那些年李学铭的父亲得了一场重伤寒,身体大不如前,母亲除去日常劳作之外还要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的饮食起居,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李学铭除了正常上学完成课业之外,下了课堂,回家还要帮助父母一起编织草帽,贴补家用,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然而李学铭从不落下课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一直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最骄傲的事。
20世纪50年代初,挚友金学文告知李学铭,浙西地方病防治所正在招考防疫站编制人员,李学铭在学校时成绩好,脑瓜聪明,人又能干,好友鼓励其一起报考。这可是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考上了防疫站,就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以后发展大有可为。当时这个考试的通过率相当于现在的国考,考上的可都是公务员级别的人才。考试十分顺利,当李学铭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地跑回家中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时,却给父母出了一道难题。父亲告诉他,由于那场重病,现在身体大不如前,家里弟妹众多,却还没有一个能够担起养家重任的,身为一家之长兄,父母的指望自然是落在长子身上。李学铭知道从小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不只是养家这么朴实的生存要求,取字润荣,虽说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宏伟,但至少也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才,荣家荣国的。每当他拿着优秀的成绩单告诉父亲时,父亲眼神里的欣慰就是他优选的奖赏,所以哪怕放学后同龄人都在玩耍,他却十年如一日地待在家里编草帽、画图样,无怨无悔。但是现在父亲违背初心对儿子说出了自己的犹豫,这是何等的残酷!这深深刺痛了李学铭,是向现实低头,按部就班完成初中学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还是继续自己的梦想,跳出这个既定的圈圈,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理想与现实的取舍,不停地在李学铭心中纠结,那张明明是写满喜字的录取通知书,此刻被揉成一团扔在墙角,灰扑扑的,只有母亲走过去拾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抹平了纸上的皱褶,什么话也没有说。父亲的一番话最终让李学铭犹豫了,2个月的时间慢慢过去,挚友金学文询问过几次出发时间,都被李学铭以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似乎大家也已忘了这件事,李学铭依旧在课桌和作坊间来来回回地忙碌着。
那夜,正如往常一样,学校还没开学,休暑假的李学铭在家中做工贴补家用。画好了图样,李学铭正准备爬上阁楼,却被母亲叫住了。夜已经很深了,家人们都已经睡去,母亲站在楼梯口,凉风阵阵,带起衣袂翩翩,母亲手里抱着一个大包裹,缓缓递给他一张纸,这是揉捏后再被抚平的纸,这张本应该洋溢着金灿灿的喜悦却变得灰扑扑的纸,是自己惦念了整整2个月的录取通知书。空气仿佛凝滞了,母亲望着他,缓缓开口道:“你父亲已经同意了,你到了那边好好学,好好干,家里的事有我在,不用太担心,有什么事以后回来再说。”母亲将包裹塞到他手里,催促道:“船已经在后门等着了,干粮在包里,赶紧去吧,不然赶不上明天的报到了。”坐在母亲为他租下的小船里,李学铭深知,在这件事的背后,母亲的付出和承担何其多,挚爱和期待又何其多!这一只游向希望、游向未来的小船,是母亲给他好看的礼物。“我一定要学成归来!”李学铭心里暗自许诺。小船在静夜中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驶向了未来,走向了光明。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