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记文学理论

传记文学理论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白生
  • 出版日期: 2001-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0651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0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传记文学,魅力四射。她的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是独特的。正因为如此,她的重要性才日益被人认识。托马斯·卡莱尔  指出:“历史是无数传记的结晶。”拉尔夫·爱默生认为,传记的作用应该在历史之上。他说:“确切地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
内容简介
    《传记文学理论》运用中西双向阐发和比较个案分析的方法,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传记文学的事实特征、虚构性质、结构原理和阐释策略,分别提出了传记文学的事实理论、一致的一贯论、身份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阐释的滋性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但为树立传记家意识奠定了基石,而且还为传记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厚实学理资源。
作者简介
    赵白生,北京大学教授。
目录
引言 “吾丧我”:传记记传第一章 传记文学的事实理论第一节 传记事实:“心灵的证据”第二节 自传事实:“我与我周旋”第三节 历史事实:“真相与想像”第四节 三维事实:“自传是别传?”第二章 传记文学的虚构现象第一节 传记文学虚构的本质第二节 传记文学虚构的成因第三节 传记文学虚构的形态第三章 传记文学的结构原理第一节 身份的寓言第二节 影响的谱系第三节 整体性原则第四章 传记文学的阐释策略第一节 使命书:制度性自我第二节 非我篇:否定的隐喻第三节 心理说:理念幻想曲第四节 时势论:英雄无心影第五章 传记文学的经典诉求第一节 新传记的三板斧第二节 文学史的忏悔录结语参考书目传记作品研究文献相关文献大事年表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