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中国海研究文录:近代文学的连通地气与吸纳西风

南中国海研究文录:近代文学的连通地气与吸纳西风

  • 字数: 28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杨义,李思清,龙其林,冷川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437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杨义教授在澳门大学主持的“南中国海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的阶段成果,论题涉及西学东渐、天主教及新教传教士来华、19世纪华南地区的中英文报刊、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主义等。三位作者以具体而微的人物个体、文本个案或典型事件为聚焦点,借助报刊、档案等原始史料或代表性文学作品之分析,试图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脉络中考察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相遇与碰撞。从天主教及新教传教士来华,到印刷出版业的新变以及西学、新学读物在19世纪下半叶的大量出版流通,再到20世纪上半叶“五卅”“沙基”“万县事件”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崛起,这段漫长而坎坷的中西相遇史与交涉史值得我们一再回眸和咀嚼。至于书名中的“南中国海”,是指中国的华南、东南沿海地区;“近代文学”是几位作者的研究兴趣与专业背景,“近代”的含义也较为宽泛,并不限于1840至1919年;“连通地气”是希望文学研究能够接通历史、地理与活生生的人物;“吸纳西风”则是贯串全书各编的论题主线。
作者简介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丶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博士。李思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室副研究员。龙其林,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冷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副研究员。
目录
第一编 新教来华早期粤澳地区的人物与文学
新教早期译名之争背后的英美竞争――以差会档案为线索
边缘人物与新文化职业的兴起――19世纪前期华南海岸上的印刷工
海隅嗟道穷,山远疑无树:《岭南群雅》中的岭海与夷洋
宗教?翻译?文学:近代以来理解梁发的不同思路
善书、功过格与梁发《劝世良言》的文体问题
第二编 南中国海历史文化研究的报刊视角
他者想象与自我认同:鸦片战争前夕传教士笔下的南中国海地区报道――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中心
广府场域下的中西文化碰撞――国内近代南中国海地区中英文报刊研究述评
19世纪中叶的广州城市与社会生活――基于《广州大典》和近代传教士中英文报刊的对照性解读
近代岭南报刊中的广州城市史料与城市生活研究
近代广州的城市观察与社会想象――以近代南中国海报刊为考察中心
地理经验、宣传策略与宗教立场――试析《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对南中国海地区历史文化的记载
第三编 历史语境与文学文本中的民族主义
一张书单和读图示例
万县案与《怒吼吧,中国!》
收束的民族主义――《真美善》与《前锋周报》的争论和曾虚白的文艺思想体系
五卅案时期的北平文坛
校园、纸张与民国时期北平文坛的沉浮――一项基于历史地理因素的期刊考察
西学东渐四百年祭――从利玛窦、《四库全书》到上海世博会(代后记) 杨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