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学入门很简单 看得懂的极简心理学

心理学入门很简单 看得懂的极简心理学

  • 字数: 20100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日]植木理惠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54992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推荐一: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 苦恼于人际关系、工作或是恋爱,总是感觉搞不懂对方的心理? 有时候心不在焉、怎么也提不起干劲? 有时候在他人面前出丑,或是因为无法表达出内心所想而焦虑着急? 如果学习一些心理学,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对方的身体动作以及言行举止,从而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让自己以平常心来为人处世。 推荐二:面向想要读懂对方的人、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重点介绍的并不是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而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技巧。并且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图解),教会大家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推荐三:不是心理学家也能看穿人心。 从工作到恋爱,从自我管理到自我保护,教你使用心理学“钥匙”解锁内心世界,从而能够从容地消除烦恼、预防疾病、应对困境。《心理学入门很简单 看得懂的极简心理学》可以帮助你: 1.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 2.掌握更智慧的思维方式 3.养成更轻松的语言习惯 4.形成更优秀的独立人格 5.享受更愉悦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学习心理学,并不能让你一眼就洞察他人的性格与想法,但你可以学会从他人的言谈举止、外在表情等进行观察并推断他人所想。《心理学入门很简单 看得懂的极简心理学》重点将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能进行实践的心理学小技巧进行解读:第2章到第5章是职场上使用的心理学技巧,第6章到第8章是对恋爱有用的心理学小知识,第9章到第11章则主要围绕自我控制和解决内心烦恼的机制,从而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与了解他人。 《心理学入门很简单 看得懂的极简心理学》内容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特别适合想要读懂对方的人或是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作者简介
[日] 植木理惠 1975年出生。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师。本科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特别研究员进行心理学的实证性研究。目前担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系讲师和东京都内综合医院的顾问。著作有《视觉图解 心理学》《看穿人心的心理学》《大脑若无其事地说谎 “谎言”与“误解”的心理学入门》等。
目录
第 1章 心理学是一种工具(何谓心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2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4 反映心理技巧的行为心理学 6 专栏1 学习心理学,成为理想的自己! 8 第 2章 职场上的心理学(人际关系篇) 构建良好的第 一印象 10 利用外在和光环效应打造好印象 12 身体动作传递出与语言相同的信息 14 心敞开了腿部动作也会放开 16 手部所透露出的撒谎心理 18 通过表情解读心理 20 眼睛是心灵之窗 22 辨识领导的类型 24 与领导和睦相处的技巧 26 如何向领导提出反对意见 28 如何与同事和睦相处 30 抱怨“最近的年轻人呀”的心理 32 与下属和睦相处的方法 34 培育下属的良策 36 让下属有工作劲头的方法 38 表达请求的技巧 40 如何拒绝他人又不破坏关系 42 专栏2 通过握手就能判断性格 44 第3章 职场上的心理学(技能提高篇) 首先从肯定自己开始 46 首先树立可完成的目标 48 怎么也提不起干劲时 50 失误时的解释很重要 52 恐慌时的应对方法 54 客观地、有逻辑地思考 56 善用记忆方法 58 富有创造力的顿悟 60 提高情商非常有必要 62 提高沟通技巧 64 专栏3 八成的职业选择是出于偶然 66 第4章 职场上的心理学(会议交涉篇) 让会议变得有意义 68 引领会议的座次安排技巧 70 让报告显得更有说服力 72 让报告成功的诀窍 74 “先手必胜”让交涉处于有利地位 76 让多数人接受你的意见 78 在当下倾听对方的不满 80 投诉的应对方法 82 专栏4 重要的会面避开星期三 84 第5章 职场上的心理学(营销篇) 通过价格设定来抓住顾客 86 通过设限激发欲望 88 让顾客排队 90 品牌吸引顾客购买 92 何谓陈列策略 94 把握流行趋势 96 试用诱导他人购买 98 销售的策略 100 销售语言心理学 102 专栏5 广告中所隐藏的心理战术 104 第6章 恋爱中的心理学(约会与接触篇) 外在形象果然重要但是…… 106 与对方匹配很重要 108 找到至少一个共同的深度兴趣点 110 相亲时坐在对方视线的右边 112 发现好感信号 114 缩短距离、增加见面次数 116 清楚表达你的好感 118 分享自己的秘密 120 向喜欢的人发出请求 122 称赞对方不曾注意到的特点 124 对方失落的时候正是良机 126 借助朋友的助力 128 心跳加速正当时表白 130 专栏6 相亲后的总结只需要你自己做 132 第7章 恋爱中的心理学(交往篇) 称呼名字或是取个昵称吧 134 爱情三角论助你恋爱长久 136 明明喜欢可为什么总吵架 138 控制住争吵先冷静一晚 140 如何争吵不破坏关系 142 为什么会不忠 144 应对不忠的不同方式 146 绝对不可以触碰的地雷 148 让关系持久发展的方法 150 为什么迟迟步入不了婚姻 152 专栏7 胡萝卜加大棒?不如胡萝卜加忽略 154 第8章 恋爱中的心理学(恋爱问题篇) 无法恋爱的男性女性心理 156 关系越好出问题时恶化得越快 158 总是自己一个人在付出是为何 160 总是选择渣男的心理 162 为什么朋友的恋人看起来更好 164 无法摆脱不正常关系的原因 166 家暴受害者无处可逃? 168 成为跟踪狂的原因 170 如何走出失恋的阴影 172 专栏8 对方为你付出越多就越爱你的受欢迎法则 174 第9章 令你精神饱满的心理学(消解烦恼) 有意识的行动助你幸福. 176 转变为积极的语言与思维 178 提高幸福感的方法 180 不满招来不幸 182 如何摆脱不满情绪或是焦虑不安 184 和压力好好相处 186 太过认真的人要警惕神经症 188 每15 人中有1 人患上抑郁症 190 警惕新型抑郁症 192 如何避免燃尽综合征 194 专栏9 最近备受关注的阿德勒心理学 196 第 10章 心理疾病中的心理学(各种各样的障碍) 何谓成人的发展障碍 198 厌食与暴食都是摄食障碍 200 自杀者多为40 岁左右 202 焦虑障碍 204 身体的症状也是因为心理障碍所引起 206 从多重人格到流浪的分离性障碍 208 引发问题行为的人格障碍 210 影响父母与孩子的儿童虐待 212 物质成瘾与依赖症 214 专栏10 曾被视为精神癌症的精神分裂症目前也可以得到治疗 216 第 11章 应对困境的心理学(自我保护知识) 幸运与幸福也是压力 218 团体中欺凌现象会过激化的心理 220 毫不在意制造麻烦的心理 222 与近邻之间的领地纠纷 224 妖魔化的个体 226 网络中伤的心理 228 比起新闻更信任社交网络的心理 230 为什么会陷入集体恐慌 232 陷入传销的心理 234 遭遇电信诈骗的心理 236
摘要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人类是如何思考、行动与成长的?集体又是如何行动的?男性和女性有什么差异?了解了以上心理活动的机制与法则,就能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商务交涉或恋爱时,如果能了解他人的心理,自然就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而不会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学习心理学,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与动作中窥探出他人的心理。虽然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但至少可以提供很多线索,心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很实用的工具。
     实际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按照他人语言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而心理学则是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动作姿态等来推测其“可能性优选”的心理活动。除此之外,心理学还可应用于商务活动中分析对方的语言技巧等。
     心理学已经被灵活应用于多种领域,尤其是在市场、宣传,以及营销等商业领域,它为引导消费行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当然在现代社会,为了使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让人生更丰富,也是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自然就是“心理”了。但是,心理摸不着也看不见,它究竟是什么呢?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谜题。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和其弟子亚里士多德思考了心理(psyche)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可以被称为最早研究心理学的人。
     心理学(psychology)在古希腊语中由两个词汇指代“心理”的Psyche和指代“逻辑”的Logos组成。但是,古希腊语中的“心理”更接近“灵魂”一词,因此那时的心理学被当作哲学的范畴。
     17世纪笛卡尔和洛克也对心理进行了研究,他们所研究的领域至今仍属于哲学的一个范畴。
     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因一个意外发现而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那么,让心理学独立出来的“心理学之父”又是谁呢?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大概是弗洛伊德、荣格,或是最近被大家关注较多的阿德勒吧?
     自我、情结等这些概念确实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但是有人可以测量“情结”,并计算出数值来吗?所谓科学,并不能只是在头脑中论证假想概念,而是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并需要将概念表现为具体可见的数值。这就是实验心理学,创立实验心理学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他被公认为是“心理学之父”。反映心理技巧的行为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家冯特被公认为是“心理学之父”,当代的行为心理学也是以实证科学为基础,通过建立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论证来构建理论。例如,调查在特定条件下被试的行为模式,或是对上百上干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以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倾向与特征进行比较、测量以及数值化,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行为模型。
     也就是说,行为心理学依据科学根据,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心理活动倾向与特征。因此,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性的心理活动规律,而并不是单个个体的特点。
     那么,接近不考虑个体差异的行为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人的心理吗?的确,如果只看少部分人群,你会发现巨大的个体差异。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入职面试或者是接待顾客等众多人群,行为心理学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线索。即使面对个体,我们也可以依据该学科的理论做出一些假设。例如,依据“左右脸表情不对称说明此人在撒谎”定律,你就可以识破他人的谎言;又如依据行为心理学的S―R理论,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行为心理学可以提供给我们即时应用到生活中的心理技巧。
     学习心理学,成为理想的自己!
     我们活着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忘记烦人的事情、获得幸福。但是常常会发生,比如希望记住的事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而希望忘记的事情却总是忘不掉。
     看看周围的人,你也能发现,相比想要努力变得幸福、思考很多的人,那些随性生活的人似乎更幸福。
     事实是,你越是考虑就越是烦恼,越是努力做某件事情就越是容易失败。心理学上,这被称为精神控制的刁难,说的就是非常努力本身反而会加深烦恼,因为对自己进行苛刻的精神训练或是自我启发等训练,只会起到反作用。
     我所尊敬的心理学家韦格纳曾说过:“越是告诉大家不要‘想’,大家越是会‘绞尽脑汁想’。”的确,如果你一直想着要忘记某事,反倒是在一直提醒着自己那件事情,所以在做无用功。认知心理学、记忆心理学领域就会揭示诸如此类的心理学事实,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与自己更好地相处、如何与他人更好地交流,让彼此都能感觉到幸福。
     还有前面所描述的行为心理学,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领域,我们就能掌握更智慧的思维方式,逐步成为理想的自己。P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