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实录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实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实录 著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77101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次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金融风潮,或称亚洲金融危机平息后,诸多有名的世界性经济研究机构对其做出了详尽的评述,对于风潮爆发的原因、进程和经验教训,众说纷纭。我们这个跟踪研究小组的快报和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手实录性资料”为特色,也列入其中。10年后,为研究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若干专家学者把当年跟踪研究小组留下的资料放在了案头。199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21年,留给我们值得反思和警醒的经验和教训却有很多,本书以时间为轴,将当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小组对于金融危机的整个追踪及研究行动进行复盘,力求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应对策略和行动计划,尤其是关键点及环节的数据汇总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危机应对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编辑整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小组所编写的114篇追踪研究报告,内容涵盖了金融危机的回顾与评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以及世界银行关于金融危机影响的报告摘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救援计划、危机时期的股市及汇市行情记录、国外专家对热点问题的部分观点,等,是一部有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得的史料性文集,对于金融危机的学术研究和对策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两位主编李克穆、刘世锦属于此领域的专家,当时带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进行追踪研究工作,具有开创性和史料价值。执行主编为余斌和魏加宁,成员包括隆国强、冯飞、张承惠等“八大博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及时准确地快报反应金融风潮的进程,做出比价深入的分析,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建议,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后还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这次金融危机的得与失,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制度等。
目录
目录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号 魏加宁 / 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2号 张承惠 / 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3号《近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回顾与评析》 隆国强 / 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4号 冯 飞 / 1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5号 隆国强 / 1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6号 齐 亮 / 1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7号 魏加宁 / 2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8号 熊贤良 / 2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9号 张承惠 / 26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0号 冯 飞 / 2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1号 隆国强 / 3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2号 魏加宁 / 3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3号 熊贤良 / 4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4号 张承惠 / 4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第15号 冯 飞 / 4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总第16号《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 隆国强 / 5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总第17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5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总第18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6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总第19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6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总第20期《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熊贤良 / 6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总第21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 7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总第22期《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隆国强 / 7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总第23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8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总第24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8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0)总第25期《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外债管理》 熊贤良 / 8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1)总第26期《韩国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案的有关情况》 熊贤良 / 9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2)总第27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10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3)总第28期《近日香港股市暴跌情况综述与分析》 张承惠 / 10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4)总第29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106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5)总第30期《世界银行发送的关于“此次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国面临的风险”的报告摘编》 魏加宁 / 11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6)总第31期《今后一个时期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若干不安定因素》 魏加宁 / 11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7)总第32期《韩国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张承惠 / 11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8)总第33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12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19)总第34期《东亚模式究竟怎么了——也谈“政府作用”(之一)》 魏加宁 / 12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0)总第35期《东亚模式究竟怎么了——也谈“政府作用”(之二)》 魏加宁 / 13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1)总第36期《防范计算机犯罪行为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李 良 / 14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2)总第37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 14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3)总第38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14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4)总第39期《对香港目前金融、经济形势的简要评估》 熊贤良 / 15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5)总第40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15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6)总第41期《采取主动,把握东亚金融危机中的机遇》 隆国强 / 15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7)总第42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 16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8)总第43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166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29)总第44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17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0)总第45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泰国的金融拯救计划进展情况》 魏加宁 / 17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1)总第46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18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2)总第47期《日本进出口银行1997财政年度对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前景调查结果(摘要)》 魏加宁 / 18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3)总第48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韩国实施金融拯救计划的近期情况》 魏加宁 / 19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4)总第49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206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5)总第50期《印尼设立货币局体制的近期情况》 冯 飞 / 21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6)总第51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21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7)总第52期《印尼与IMF分歧扩大引发新一轮振荡》 熊贤良 / 22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8)总第53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22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39)总第54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22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0)总第55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23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1) 总第56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24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2)总第57期《近期日本股市汇市波动情况分析》 张承惠 / 24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3)总第58期《韩国金融危机应对措施述评》 熊贤良 / 25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4)总第59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25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5)总第60期《关于泰国金融危机的考察报告(之一)》 魏加宁 / 26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6)总第61期《泰国金融危机考察报告(之二)》 魏加宁 / 26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7)总第62期《泰国金融危机考察报告(之三)》 魏加宁 / 27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8)总第63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28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49)总第64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28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0)总第65期《关于美国的“泡沫经济”》 魏加宁 王 彤 / 29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1)总第66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29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2)总第67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王 彤 / 30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3)总第68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王 彤 / 30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4)总第69期《印尼社会动乱的新情况》 冯 飞 王 彤 / 31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5)总第70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31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6)总第71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32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7)总第72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32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8)总第73期《政策建议:从亚洲金融风潮看中美两国首脑会谈》 魏加宁 王 彤 / 33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59)总第74期《亚洲股、汇市连续数日全面下跌》 魏加宁 王 彤 / 33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0)总第75期《法国经济学家隆巍先生对金融危机的一些看法》 魏加宁 / 34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1)总第76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王 彤 / 35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2)总第77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35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3)总第78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王 彤 / 35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4)总第79期《关于近期日元变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 魏加宁 / 36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5)总第80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37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6)总第81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37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7)总第82期《日本政府更迭的原因、影响及前景》 魏加宁 王 彤 / 38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8)总第83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王 彤 / 38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69)总第84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39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0)总第85期《关于世界经济走势及我们的对策思考(上)》 魏加宁 / 39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1)总第86期《关于世界经济走势及我们的对策思考(下)》 魏加宁 / 40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2)总第87期《世界各国如何解决金融机构破产问题》 魏加宁 / 40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3)总第88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41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4)总第89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 42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5)总第90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42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6)总第91期《香港特区内外各界对港府此次干预股票市场的反应》 魏加宁 / 431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7)总第92期《综述与评析》 隆国强 / 43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8)总第93期《香港特区政府的干预市场行动与我们的对策》 冯 飞 吴 庆 / 43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79)总第94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 44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0)总第95期《哈佛大学珀金斯教授等对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谢伏瞻 / 45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1)总第96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 45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2)总第97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458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3)总第98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 464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4)总第99期《综述与评析》 王 彤 / 46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5)总第100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47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6)总第101期《近期日元急剧升值的情况分析》 张承惠 / 48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7)总第102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王 彤 / 48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8)总第103期《综述与评析》 任 隽 / 49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89)总第104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49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0)总第105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王 彤 / 505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1)总第106期《有关国家经济形势的一些近期新情况介绍》 魏加宁 / 509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2)总第107期《发达国家挽救危机的前提是危机危及他们的利益》 吴 庆 / 51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3)总第108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52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4)总第109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530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5)总第110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53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6)总第111期《综述与评析》 冯 飞 / 542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7)总第112期《综述与评析》 张承惠 王 彤 / 547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8)总第113期《综述与评析》 熊贤良 王 彤 / 553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Ⅱ-(99)总第114期《综述与评析》 魏加宁 王 彤 / 559后记 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魏加宁 / 565
摘要
    关于金融风潮跟踪研究小组的一点回忆 1997年4月,最初由泰铢挤兑风潮而起的金融风波,越演越烈,最后发展为涉及亚洲若干国家的金融危机,由于发源地是泰国,这场危机最初被称为东亚金融风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从危机初始便组织专门人员开展研究。我当时正参与宏观部金融课题研究,经与谢伏瞻、米建国、刘世锦商议,便开始参与其中。我们以宏观部为主,组织了一批年轻的研究人员投入这项工作。从当时金融风潮的态势看,感觉很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我建议对其进行跟踪研究,大家都表示赞同。我们运用当时刚刚建立的很初级的信息平台,针对金融风潮的演进,展开动态分析,将研究成果以中心“择要”“调查研究报告”以及“白头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进入10月份后,这场金融风波日益趋于复杂,我们觉得需要成立一个跟踪研究小组,以快报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做出更为及时的动态反映。当时中心的领导刘中一和鲁志强等同志很支持我们的想法,随即就此问题请示了国务院分管领导,并得到赞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风潮跟踪研究小组很快成立,并于1997年11月4日写出了第1期“当前世界金融风潮动态与分析”。每期快报由中心发送有关部门并报送国务院领导。国务院分管领导收阅当日即在呈报文头上做出批示:“中一同志:对国内外重大经济问题,波动进行及时跟踪研究,对决策很有益,也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探索。这次起于东南亚,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波,对中国、香港特区、全球有什么影响,应采取的对策是什么?是当前的大事!风波过去后,你们可总结一下这种研究的经验,以咨后事。” 这些快报根据金融风潮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定期编写,有时每天一期,有时隔几天一期,也有时一天两期。这些快报一般很简短,有的只有半页纸的篇幅,求新求快,并有简明扼要的分析和建议,建议往往只有一两句话。记得当时我们时常围在电脑旁边,根据掌握的近期新信息,你一言我一语地拼词、凑句子。参加研究和撰写简报的人员,开始只有两三个人,后来在中心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壮大,最后发展为以年轻人为主的“八大博士”为骨干的一个跟踪研究小组。主力人员有魏加宁、隆国强、冯飞、张承惠、李培育、熊贤良、李明、齐亮、成小洲、王彤、任隽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快报较及时和准确地反映了金融风潮的进程,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作出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建议。由此,快报逐渐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一篇篇对快报的反馈使我们这些研究人员深受鼓舞。国务院分管领导两次让我带着跟踪研究小组的专家(记得曾和世锦、加宁前往)到他的办公室汇报金融风潮情况,并讨论一些更广泛的国际金融问题,他对跟踪研究小组的工作一直是很关注的。在此期间,宏观部金融课题组还报送了《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几点意见》,国务院领导1997年10月26批示。这份研究报告的参与人员和跟踪研究小组基本是一套人马,除了伏瞻、世锦、加宁、承惠外,还有米建国、张小济、张军扩几员大将。批示中所提及的起草讲话是指1997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领导讲话稿。后来,跟踪研究小组以“东亚金融风潮与中国经济发展”课题组的形式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还出版了一本书。事后看来,发展中国家对这场危机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是,资本项目下对外开放意味着金融业及整个国家经济的接近对外开放,在没有建立相应金融防范机制的情况下,这种开放是十分危险的。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巨大灾难,直接原因就是金融的对外接近开放。国际投机商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采用的手段是:在目标国借入大量该国货币,然后择机抛售,导致货币贬值,随之收进货币,归还贷款后,获取高额收益。由于中国香港比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具有更为完善的金融体制,因此投机商针对香港特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投机商在直接抛售港币受挫的情况下,趁香港政府为稳定港币而提高利率之机(港币在现货市场利率高,远期价格趋软),与银行签订远期合同,待远期汇率降低后,购回远期合同。其后,投机商再转回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上套取港币,在货币市场上抛售。股市下跌后,回购股票获取暴利。上述一系列操作,只可能在接近开放的金融市场上进行,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像中国香港这样具有现代金融体系的地区都难以幸免。跟踪研究小组编写快报的过程,是在摸索中进行的,研究和编写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正如国务院分管领导所说,也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探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启动跟踪研究小组和将这项工作坚持下来,以至于一坚持就是一年多,也着实不易,真的要深深感谢小组的全体成员,当然也要由衷地感谢中心领导和各部门对我们持续的热情支持和鼓励。编写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应当说跟踪研究小组的这段经历,历练了一批年轻人,多年后他们都成为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可喜可贺!这里要特别提到曾长期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李伟通知,当年他在国务院主要领导身边工作,对我们跟踪研究小组的工作重点给予了重要的指导。跟踪研究小组在研究和编写快报过程中时常有联系的部门有国办、中办、国务院研究室、央行、证监会、外贸部、港澳办、社科院以及部分大学,由此得到了许多支持并增进了相互间的学术交流。总体看,我国在这场金融风潮中,虽然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以及经济增长总量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整体经济没有受到严重冲击,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没有全面对外开放我们的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但当时以至现阶段全球市场经济的现状说明,我们尚不可走出这一步,在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必须慎之又慎。这一点,在跟踪研究小组的快报中是多次提及和坚持的观点之一。东亚金融风潮对后人的提示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说几点:其一,对外开放一定要根据国情,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过程中应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以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为专享原则,决不可以在没有建立一系列高度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前提下贸然行事。其二,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熟知国际金融投机商的各种运作方式,对一系列可能引发国际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因素以及代表人物和机构要进行跟踪研究,掌握国际金融以及投机商的“游戏规则”。此外,对一些能够引发危机的“技术环节”也要特别留意。比如国际“游资”,密切观察异常的国际游资的动向往往能够提前发现引发危机的信号和迹象。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地区的大量游资见机行事,推波助澜,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其三,强化综合国力,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亚洲金融危机的受难国存在着共同的弱点:一方面,金融全面对外开放过早,更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金融防范机制不合理、不完善,给投机商留下了若干“软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投机商正是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病灶”下手,从薄弱之处掀起风暴。其四,国家的宏观决策层要把防范来自国际间的经济渗透和冲击作为全局性工作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推进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间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对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渴望程度也日益加剧。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国家有关方面密切关注国外大的财团,特别是金融机构进出中国市场的举动。这次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金融风潮,或称亚洲金融危机平息后,诸多有名的世界性经济研究机构对其做出了详尽的评述,对于风潮爆发的原因、进程和经验教训,众说纷纭。我们这个跟踪研究小组的快报和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手实录性资料”为特色,也列入其中。10年后,为研究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若干专家学者把当年跟踪研究小组留下的资料放在了案头。作为跟踪研究小组的成员,对上述往事是记忆犹新的,重新梳理一遍,颇感值得回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