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昨夜闲潭梦落花:唐诗中被尘封的佳句
字数: 26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石继航
出版日期: 2018-05-01
商品条码: 9787229141059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72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霏漠漠,淡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 拂去诗卷上的封尘,在《全唐诗》中浸淫多年的江湖夜雨,选取其中近百篇不为人知的绝妙诗篇,将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诗歌的意境、被埋没的原因一一娓娓道来,梳理还原出那如梦幻一般绚烂美丽的唐代记忆,让这些久埋于故纸堆中却依旧鲜活的好诗句,拨动我们的心弦,领略如仙苑琼花一般人世间好看好的情感。
内容简介
《全唐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其中充满浩如繁星的传世瑰宝。然而,每个时代都出于各自的需要编选诗集,比如科考时要用律诗绝句,所以《唐诗三百首》中李贺的诗就一首不选,以致那么多的好诗妙句尘封在《全唐诗》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沉睡在泥沙里,不为人知。作者江湖夜雨深爱唐代文化,在《全唐诗》中浸淫多年,选取其中近百篇不为人知的绝妙诗篇,将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诗歌的意境、被埋没的原因一一娓娓道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从未读过的唐诗的美。
作者简介
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诗词鉴赏类畅销书作者,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特邀撰稿人及文学顾问,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冠军。出版作品有《长安月下红袖香》《煮酒论道:逍遥世间的绝妙智慧》《华美的大唐碎片》《馥香记》《宋朝的腔调》等数十部。
目录
一 日光随意落, 河水任情流 ——唐诗辉煌乐章的序曲 / 1 二 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意味深长的讽喻之作 / 6 三 脸腻香薰似有情, 世间何物比轻盈 ——郭震的旖旎婉转之作 / 11 四 故人故情怀故宴, 相望相思不相见 ——为苏轼、纳兰“偷”去的好句 / 15 五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也会落空 / 18 六 风前灯易灭, 川上月难留 ——薄命才子刘希夷的悲吟 / 21 七 不知园里树, 若个是真梅。 ——倒霉诗人东方虬的咏梅诗 / 26 八 北邙山上列坟茔, 万古千秋对洛城 ——让人悚然而惊的警句 / 29 九 生儿不用多, 了事一个足 ——唐代的“计划生育”宣传诗 / 33 十 离心何以赠, 自有玉壶冰 ——PK一下“一片冰心在玉壶” / 37 十一 舞腰愁欲断, 春心望不还 ——“扫帚星”郑愔的闺情诗 / 40 十二 有路不通世, 无心孰可攀 ——诗僧寒山的绝妙好诗 / 44 十三 鹦鹉花前弄, 琵琶月下弹 ——寒山的清丽之作 / 48 十四 情知海上三年别, 不寄云间一纸书 ——飘逸磊落的盛唐风味 / 52 十五 拾樵供岁火, 帖牖作春书 ——田间新韭般清新的好诗 / 56 十六 下帘弹箜篌, 不忍见秋月 ——媲美太白的佳作 / 60 十七 杨叶楼中不寄书, 莲花剑上空流血 ——铁血柔情交织的《从军行》 / 63 十八 曲成虚忆青蛾敛, 调急遥怜玉指寒 ——那一夜的少年情怀 / 69 十九 燕觅巢窠处, 蜂来造蜜房 ——晶莹透彻的天然之趣 / 74 二十 洒空深巷静, 积素广庭闲 ——静谧之极的咏雪佳作 / 78 二十一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先达笑弹冠 ——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 / 81 二十二 杏树坛边渔父, 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的隐者之乐 / 85 二十三 百岁老翁不种田, 惟知曝背乐残年 ——周伯通般的唐代老头儿 / 90 二十四 竹竿袅袅波无际, 不知何者吞吾钩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94 二十五 太阳偏不及, 非是未倾心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97 二十六 何辞向物开秦镜, 却使他人得楚弓 ——刘长卿明白心迹的好句 / 100 二十七 仁义岂有常, 肝胆反为贼 ——为利益插朋友两刀 / 104 二十八 罗袖洒赤血, 英声凌紫霞 ——白刃报私仇的侠女 / 107 二十九 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 ——李白笔下的侠客风姿 / 113 三十 梦长银汉落, 觉罢天星稀 ——诗仙的羁旅情怀 / 117 三十一 此时听夜雨, 孤灯照窗间 ——萧瑟凄寂的夜雨秋灯图 / 120 三十二 未若不相知, 中心万仞何由款 ——最远的距离是人心 / 124 三十三 今日花正好, 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 / 127 三十四 千日废台还挂镜, 数年尘面再新妆 ——春情融融的欢喜诗 / 130 三十五 痴儿未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俱集的老杜 / 134 三十六 庭前时有东风入, 杨柳千条尽向西 ——细腻新颖的春怨诗 / 138 三十七 欲知心里事, 看取腹中书 ——美女诗人李季兰的妙句 / 142 三十八 江上雪, 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风靡日本的渔歌 / 145 三十九 春烟间草色, 春鸟隔花声 ——句句皆春的奇诗 / 151 四十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豪情万丈的边塞壮曲 / 155 四十一 却是梅花无世态, 隔墙分送一枝春 ——冷语刺世的好诗 / 158 四十二 霜叶无风自落, 秋云不雨空阴 ——被屡屡“抄袭”的好句 / 162 四十三 却怪鸟飞平地上, 自惊人语半天中 ——雁塔胜迹题名句 / 166 四十四 柴门客去残阳在, 药圃虫喧秋雨频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 171 四十五 美人开池北堂下, 拾得宝钗金未化 ——既有得钗,必有失钗 / 176 四十六 风吹昨夜泪, 一片枕前冰 ——心何冷,泪如冰 / 181 四十七 早被蛾眉累此身, 空悲弱质柔如水 ——战争中,女人无法走开 / 185 四十八 无因驻清景, 日出事还生 ——人生何时可得闲? / 192 四十九 铁佛闻皱眉, 石人战摇腿 ——韩文公令人发噱的打趣之作 / 196 五十 朝为耕种人, 暮作刀枪鬼 ——战乱中的悲惨血泪 / 203 五十一 门外红尘人自走, 瓮头清酒我初开 ——诗豪刘禹锡的昂扬之作 / 207 五十二 当时初入君怀袖, 岂念寒炉有死灰 ——寓意深长不落俗套的秋扇诗 / 211 五十三 半夜忽然风更起, 明朝不复上南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 / 215 五十四 疏钟皓月晓, 晚景丹霞异 ——趣味盎然的人名诗 / 219 五十五 今交非古交, 贫语闻皆轻 ——峭风梳骨中的苦语 / 226 五十六 力尽不得休杵声, 杵声未尽人皆死 ——古今皆有“过劳死” / 231 五十七 草堂不闭石床静, 叶间坠露声重重 ——澄怀涤虑的清幽之作 / 234 五十八 日月黏髭须, 云山锁肺肠 ——怪诞诗翁的奇句 / 237 五十九 飞香走红满天春, 花龙盘盘上紫云 ——瑰丽华艳的李贺诗 / 242 六十 等闲弄水浮花片, 流出门前赚阮郎 ——让崔莺莺心动神摇的诗句 / 246 六十一 我不非尔, 尔无我非 ——求同存异的哲理诗 / 250 六十二 天可度, 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最难测的是人心 / 253 六十三 脂肤荑手不牢固, 世间尤物难留连 ——自古红颜多薄命 / 257 六十四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白居易的乐天闲适之作 / 262 六十五 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 ——连珠叠璧的精妙诗句 / 267 六十六 晚岁君能赏, 苍苍劲节奇 ——薛涛诗中的压卷之作 / 271 六十七 惆怅后时孤剑冷, 寂寥无寐一灯残 ——落魄书生同此一叹 / 274 六十八 别我已为泉下土, 思君犹似掌中珠 ——茜纱窗下,公子情深;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 279 六十九 思君若孤灯, 一夜一心死 ——修道中人的闺情诗 / 284 七十 人行中路月生海, 鹤语上方星满天 ——张祜气象不凡的好句 / 289 七十一 雨暗残灯棋散后, 酒醒孤枕雁来初 ——清健拗峭的小杜七律 / 293 七十二 曲尽不知处, 月高风满城 ——余韵袅袅的许浑绝句 / 297 七十三 争将世上无期别, 换得年年一度来。 ——相思深入骨的李义山 / 301 七十四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花间体中的清新之作 / 308 七十五 春来秋去相思在, 秋去春来信息稀 ——才女鱼玄机的愁闷之情 / 312 七十六 晴寺野寻同去好, 古碑苔字细书匀 ——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 316 七十七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百姓易欺,好人难做 / 321 七十八 天地沸一镬, 竟自烹妖孽 ——四海滔滔的末世悲叹 / 324 七十九 家家只是栽桃李, 独自无根到处生 ——托物写人的咏柳诗 / 328 八十 国计已推肝胆许, 家财不为子孙谋 ——罗隐心中的期望 / 333 八十一 怀里不知金钿落, 暗中唯觉绣衣香 ——《香奁集》中的艳诗 / 337 八十二 半夜灯前十年事, 一时和雨到心头 ——夜雨秋灯下的无限愁怀 / 342 八十三 有国有家皆是梦, 为龙为虎亦成空 ——乱世争雄的生动写照 / 345 后记 / 349
摘要
序 百多年前,茫茫沙漠旁的莫高窟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室,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这些珍宝震撼了整个世界,从此世界上多了一门学问——“敦煌学”。 二十年前,法门寺地宫的白玉石板被揭开,一大批大唐年间封存的稀世珍宝重现于世间,这些“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珍贵文物,让人们目瞪口呆,心驰神迷…… 我一直很喜欢看《周末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也曾在琉璃厂、潘家园这样的古玩市场中徘徊,然而,这些价钱不菲的古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可以去尽兴收藏玩赏的。 古往今来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雄伟壮观的城池、美轮美奂的宫室、巧夺天工的珍玩……而我觉得,最值得让我们一唱三叹的,并非是这些冷冰冰的死物,而是古人思想中的精华,艺苑中的奇葩。 对于大唐,我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痴爱,那似乎是暗藏在心中的昔日回忆。于是,我重新走进《全唐诗》。《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这一部《全唐诗》,就是大唐三百年间无数才子才女们用灵心慧性酿成的一坛千年陈酿。 走进《全唐诗》,走进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这里有多如恒河之沙的传世瑰宝。江湖夜雨越看越不禁感慨,竟有如此多的好诗妙句沉在其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沉睡在泥沙里,不为人知;又如三千后宫佳丽,得见龙颜的竟然只是那寥寥数人,有多少绝色佳人空老宫中! 常见的唐诗选本,如《唐诗三百首》《千字诗》之类的诗集,编者虽然不会如贪收贿赂的毛延寿一般满腹私心,但是从浩如烟海的《全唐诗》中只选出来几百首诗,也未免太过狭隘了;而且,由于时代不同,标准不同,审美风格也不同,有很多好诗就沉睡在积满尘土的《全唐诗》中,无缘和大家见面。 比如《唐诗三百首》,在旧时带有教科书的色彩,“颂圣”的应制诗自然要有,不然读书人“金殿对策”时如何应付?律诗绝句等近体诗也选得比较多,因为这是科考时要用的诗体,必须熟悉才行,所以李贺的诗就一首不选。如今,这个“高考指挥棒”早已作废,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此了。又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很多选本(如《唐诗鉴赏词典》),则会将一些所谓“思想消极”的闲适诗排斥在外。 当年的诗中圣手,李杜元白之属。大唐三百年间的状元才子们,他们写每一首诗的时候,虽不能说百分之百都是呕血之作,但多半也是殚精竭虑,有感而发的。这其间固然有高下之分,但也有这种情况:因为选本的关系,一些句子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等书之后,从此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另一些句子其实说起来也并不逊色多少,却默默无闻,似有长门之恨。正所谓“一般窑怎烧出两般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如果诗句有知,也会有此感叹吧。 清人赵翼有诗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又有诗笑后人陈陈相因,人云亦云: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实,并非是李杜诗篇不再新鲜,而是人们反复说来讲去的总是其中那么一小部分。陈寅恪先生曾有“四不讲”之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江湖夜雨虽不敢和大师比肩,但也想遵循一下陈先生所提倡的精神,所以,这里从《全唐诗》中专门摘出《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词典》《千家诗》等常见选本中没有选录的佳作来和大家分享。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说我的前生曾在大唐盛世中生活过,所以翻开《全唐诗》,我的心中往往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平和、安稳、充实、甜蜜,如同在和自己痴爱的人相拥。也许,对唐诗的钟爱是我前生的因缘,将唐诗讲述给大家是我今生的使命。 固然,时间的洪流会让很多昔日的珍宝褪色,然而,这一篇篇好诗,依然闪耀千年前凝固的辉光,静静地望着她们,如同仰望天空中的皎皎明月、渺渺天河,心里也慢慢装满那晶莹出尘的玉壶之冰。正所谓“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霏漠漠,淡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这就是唐诗在我心中的忆象,她像吸取了日精月华的仙苑琼花一样凝聚了人们好看好的情感。拂去诗卷上的封尘,我们依然能梳理还原出那如梦幻一般绚烂美丽的唐代记忆。这些久埋于故纸堆中的好诗句,会依旧鲜活出来,拨动我们的心弦。 一 日光随意落, 河水任情流 ——唐诗辉煌乐章的序曲 卷37-15 赠程处士 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说到王绩,在唐代诗人中,他的名头并不甚响。远不如他侄孙王勃更广为人知。不过,后世公认王绩乃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的辉煌乐章就是从他那几缕清音开始的。正如二月时料峭寒风中的迎春花一般,虽不是十分娇艳可人,但却预示着万紫千红的到来。 《唐诗鉴赏词典》中选了王绩的《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这样两首诗,固然也称得上是佳作,但我想如果让王绩先生自己来选的话,未必就接近认同这两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因为王绩的为人,是相当狂放无忌的。这两首诗虽然也充满隐逸的色彩,却无法体现出放歌山野,指天笑骂的王绩。 王绩在隋朝时做过秘书省正字,后来又做过六合丞,都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小官,而且后来因嗜酒误事,连这九品芝麻官也做不成了。改朝换代后,变成了李唐的天下,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又当了门下省待诏。其弟王静问他当待诏感觉如何,王绩愁眉苦脸地说:“当待诏很烦人,要不是图那三升好酒,我早不干了。” 原来,按当时的规定,待诏一天可发给三升酒。唐代官员的“工资”,常以实物形式发放,发酒发肉发丝绸,甚至还有胭脂香粉等化妆品。这不是开玩笑,江湖夜雨是有证据的,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就说:“赐臣墨诏及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就是说除赐给刘禹锡皇上亲笔的诏书外,还有一幅“挂历”(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并金花银盒盛着的化妆品多种。当然这化妆品不是给老刘使的,老刘并非东方不败,用不着这些,这是赏给其妻妾家眷的。王绩对化妆品想必也不感兴趣,他最嗜酒,所以他当官的专享动力就是等着发酒。后来王绩的上司陈叔达,特意照顾他,给加到一斗,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到了贞观初年,王绩听说任太乐署史的焦革善酿酒,于是要求改任太乐丞。一般官场人士,都是求升职晋级,而王绩求官的动机却“很傻很天真”——不在官而在酒。后来焦氏夫妇相继去世,王绩当官的动力接近丧失,于是干脆就弃官还乡了。回乡后,精研酿酒技术,撰《酒经》《酒谱》各一卷。可惜这两本书都早已失传了,假如哪天有某公司销售一种酒,打出人家王绩《酒经》的名头,大家千万别信。 王绩在《新唐书》中被收入《隐逸传》,据称王绩只读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其他书一概不读。我觉得,其他书未必王绩就一眼不看,只是他看不上罢了。王绩的哥哥王通是大儒,在黄河至汾河间,聚徒讲学,名传四方,而王绩却不拘礼法,对儒学那一套嗤之以鼻。王绩丢官后,乡间愚民曾嘲笑他。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有两匹马,一匹“朱鬣白毳,龙骼凤臆,骤驰如舞”,于是主人喜欢它,天天让它拉车、狂奔,最终活活累死;另一匹却“重头昂尾,驼颈貉膝,踶啮善蹶”,主人生气,将它弃之荒野,倒得以“终年而肥”。这番理论明显是深得老庄精髓的。所谓“巧者劳而智者忧”,“有用”没有“无用”好,王绩算是身体力行者。 所以,充分了解王绩的个性后,我觉得本篇这首诗更能代表王绩的心声。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诗: 此诗劈头就来了一句,“百年长扰扰”。何为“扰扰”?就是那些烦心的尘俗之事。依江湖夜雨看,就是一天到晚谋职谋财,求名求利,奔波劳碌,心多牵挂。佛经云:“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凡俗之士,或富或贫,但谁不是“世中扰扰之人”?读罢此句,但觉山穷水尽,凄云惨雾,这人生百年就如此而过?然而,正如书法中讲究用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一样,王绩笔锋一转,诗意又柳暗花明:“万事悉悠悠。”这纷纷扰扰的诸般琐事,在王绩看来,却总能从容看待,悠然以对。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一般人看到日光匆匆,急如逝水,总会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但是道家思想却并不这样看,他们讲究顺其自然。日光落,咱也拦不住;河水流,咱也留不住,万事有生必有死,有荣必有枯,不用强求,也不用烦恼。所以,日光就随意让它落,河水就任意让它流,皱纹上了额头,白霜染上了双鬓,也照样乐呵呵的。因为这都是自然的过程,拒绝不了,也不用去逃避和畏惧。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鸡蛋”(姬旦)就是儒学中奉为圣明的周公。孔子就是周公的忠实粉丝,“读孔孟书,知周公礼”,是旧时很常见的“口号”。此句中,王绩却对周孔二圣人直呼其名,如唤奴仆儿孙一般,相当不尊重。还说他们为诗书礼乐所桎梏,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对儒家礼教的讽刺是极为尖刻的。在王绩那个时代,敢说这样的话,是相当了不起的。《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发起狂来曾“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而王绩这两句,虽不似谢逊那样疯狂偏激,但在那些中规中矩的儒生们看来,也是语惊四座,相当狂诞的了。 不受儒家礼教拘束的王绩,自然是一派优哉游哉的心怀:“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俗话说“高枕无忧”,然而,沉酣的香梦,无忧无烦的好睡,却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得到的。正所谓“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心中无刻不在算计,心中也无刻不在烦恼。在物质生活靠前丰裕的今天,虽然在衣食住行上比古人强了不知多少倍,但我们的快乐却未必成倍增加。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让我们即便是出有宝马,食有鲍鱼,却免不了始终担负着的巨大心理压力,从而时时产生焦虑和不安。读一读王绩这首诗,心胸却可以为之一阔,如饮醇酒,不觉而醉,欣然忘忧。 至于为何这首诗流传不广,我觉得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在旧时人们推崇儒学,王绩这首诗里的“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之句,在当时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的刺眼文字,远不如“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诗中句)更符合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后世人除了因循前人的观点外,也有人觉得此诗过于“消极”,所以新的唐诗选本中也少见此诗。王绩这首诗就这样被忽略了,沉在《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一睡就是千年。 二 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意味深长的讽喻之作 卷66-14 云 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①。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郭震的诗集中,称得上“招牌菜”的是他这首《宝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充满剑芒一般的锋锐之气,无疑是篇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很多诗词选本中都选有。这郭震文武全才,十八岁时就顺利中举,可谓少年得志,很是难得。反观王维这样的大才子,十九岁第一次应试时还落第哪,直到二十岁时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才得以中举。 郭震中举后,按当时的制度,先从基层干起,于是他被委派到通泉当县尉。年少气盛的郭震,他干的事可有点无法无天,为了多搞些钱来应酬宾客朋友,竟然自己私铸铜钱(这相当于印伪钞),并且私下掠卖人口,这还了得?女皇武则天知道了此事后,召他要治罪,但一看郭震这小伙相貌堂堂,比现在的“快男”帅多了,女皇的心就软了下来。郭震趁机献上《宝剑篇》,得到武则天的夸奖,不但不治罪,反而因祸得福,从此官运亨通,仕途青云直上,直做到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代国公,可谓荣极一时。有道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郭震的好日子此时也到头了,唐玄宗登基后,在骊山下讲武(军事演习),以郭震旗下兵士军容不整为由,将他罢官流放新州。不久郭震就郁郁而死。其实“军容不整”云云只是借口罢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郭震是武周时代的旧人,唐玄宗当然不喜欢他。 郭震此人,在初唐诗坛上并不十分知名,但他的诗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宝剑篇》外,郭震的很多诗作,都是颇有些滋味的。 这首题为《云》的小诗,流畅通俗,并无多少生涩的典故,但是却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这首诗说: 云彩在虚空中聚来散去,山野之人(也许就是诗人自诩)倚着竹杖悠然而观,轻蔑地哂道,这些云彩不知道自己是飘浮无根的东西,却做张做智,弄出许多姿态来遮住皓月明星。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讽喻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章中,曾说写诗时“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郭震的这首诗,可谓当之无愧。 不过,有人说“诗忌说理”,是说在诗中讲道理,很容易枯燥生硬,失去了诗歌中独有的浪漫雅致的味道。事无绝对,有不少好诗,既写景写情,又说理论道,鱼与熊掌得兼,堪称极品。本诗应该说就处理得相当不错。 至于这首诗,是在讽刺什么人呢?有人说是因武则天任用酷吏,胡乱封官,一干小人如来俊臣之类上蹿下跳,只手遮天,弄得朝中乌烟瘴气,因此郭震才有感而发。这种说法颇有几分道理。究竟是何种情况下,针对何人而写,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是,郭震这首诗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时代,历代喧嚣一时、横行一时的跳梁小丑们,都可以送他们这两句——“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其实也未必全用于政坛上的人物,文坛上也有很多知识浅薄,写的东西漏洞百出,诸如“菊花教主”“美女作家”“点击率之王”之类的倒是风光得很,将这两句送之,也十分贴切。 郭震集中此类诗,还有不少,我们再看两首: 卷66-15 野井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诗中大意是说,这口野井并不在人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少人问津,辜负了一眼好水。明显是以野井为喻,大有怀才不遇之感。我们知道求人引见,常用“汲引”一词,这首诗应该说形容得非常巧妙。 卷66-12 萤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这首诗以流萤为喻,也写得相当精巧深刻。这句“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一派自负之感,萤火虽微,却不同于俗虫,就算在暗处,也终会被人看到。江湖夜雨猜测,这极有可能是郭震尚未得到武则天赏识前的作品。像郭震这样的人物,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在大唐的盛世里,他成了一代名臣,而如果在乱世,他很有可能成为乱世枭雄而称霸一方,犹如五代时的郭威等人。 ①筇:竹制手杖。 附:中唐诗人施肩吾写过一首诗,和郭震此诗相映成趣,可参照一读: 卷494-132 讽山云 施肩吾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 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