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物馆里名家讲名画

博物馆里名家讲名画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埃斯特·辛格尔顿编著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556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翻译出版这本写于100多年前的关于西方绘画的图书,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喜欢西方绘画的读者,了解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名画以及与博物馆的故事,这些文章是作者在自身对艺术有着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做出的评论,饱含着思想和智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于1899年的关于西方绘画的图书。作者埃斯特 · 辛格尔顿(1865-1930)是一位多产的美国作家,他编写过“名家名作”系列丛书。本书是由辛格尔顿翻译、选编33位有名作者的关于49件世界名画的52篇文章。这33位作者都是活跃于19世纪欧洲文坛和艺术评论界的艺术史学家、评论家,以及旅行家和画家,如:歌德、雪莱、萨克雷、罗斯金、兰姆、大仲马和龚古尔兄弟等,他们的文章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许多篇章已经成为经典论述。
作者简介
埃斯特 · 辛格尔顿(1865-1930)是一位多产的美国作家,他编写过“名家名作”系列丛书。
目录
第一部分 神话传说
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源流
波提切利《春》(约1481年)
马赛尔?雷蒙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约1485年)
沃尔特?佩特
皮耶罗?迪?科西莫《普洛克里斯之死》(约1495年)
爱德华?T.库克
皮耶罗?迪?科西莫《普洛克里斯之死》
约翰?阿丁顿?西蒙兹
提香《酒神与阿里阿德涅》(1520―1523年)
查尔斯?兰姆
提香《酒神与阿里阿德涅》
爱德华?T.库克
丁托列托《酒神与阿里阿德涅》(1576年)
伊波利特?阿道夫?泰纳
丁托列托《酒神与阿里阿德涅》
匿名
圭多?雷尼《黎明女神》(1613―1614年)
夏洛特?A.伊顿
圭多?雷尼《黎明女神》
约翰?康斯太勃尔
华托《发舟西苔岛》(1717年)
龚古尔兄弟
弗拉戈纳尔《科瑞索斯与卡利洛厄》(1765年)
龚古尔兄弟
罗塞蒂《莉莉丝》(1866―1868年)
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
第二部分 宗教故事
宗教题材的画作从神圣走向人文
乔托《圣方济各见苏丹》(1325年)
约翰?罗斯金
真蒂莱?达?法布里亚诺《博士来拜》(1423年)
F.A.格吕耶
安杰利科修士《圣母加冕》(约1430―1432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凡?爱克兄弟《礼拜羔羊》(1432年)
弗朗茨?库格勒
波提切利《犹滴》(约1472年)
莫里斯?休利特
达?芬奇《岩间圣母》(约1483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卡尔帕乔《圣乌尔苏拉的梦》(约1490年)
约翰?罗斯金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年)
歌德
柯勒乔《荒野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约1500―1746年)
艾梅?吉龙
丢勒《博士来拜》(1504年)
莫里茨?索辛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2―1513年)
F.A.格吕耶
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莎乐美之舞》(约1515―1526年)
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
提香《圣母升天》(1516―1518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拉斐尔《耶稣变容》(1516―1520年)
詹姆森夫人
拉斐尔《圣塞西利亚》(1518年)
雪莱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1536―1541年)
大仲马
丁托列托《迦拿的婚宴》(约1561年)
约翰?罗斯金
委罗内塞《示巴女王》(约1584年)
约翰?罗斯金
丁托列托《天堂》(1588―1592年)
约翰?罗斯金
鲁本斯《下十字架》(1611―1614年)
欧仁?弗罗芒坦
牟利罗《纯洁受胎》(约1678年)
艾梅?吉龙
第三部分 历史风情
通过绘画来表现人物形象
达?芬奇《蒙娜丽莎》(约1503―1519年)
沃尔特?佩特
霍尔拜因《格奥尔格?吉斯像》(1532年)
安东尼?瓦拉布雷格
博尔多内《船夫向格拉代尼戈执政官献上戒指》(1534―1535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圭多?雷尼《贝亚特丽切?琴奇》(年代不详)
雪莱
凡?戴克《查理一世的孩子》(1635年)
朱尔?吉弗雷
委拉斯凯兹《布雷达投降式》(约1635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伦勃朗《夜巡》(1642年)
欧仁?弗罗芒坦
保罗?波特《公牛》(1647年)
欧仁?弗罗芒坦
凡?德?赫尔斯特《火绳枪士兵的宴会》(1648年)
萨克雷
霍贝玛《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1689年)
保罗?拉丰
贺加斯《时髦婚姻》(约1743年)
奥斯汀?多布森
德?拉图尔《蓬巴杜夫人》(1748―1755年)
夏尔-奥古斯坦?圣伯夫
格勒兹《打破的水罐》(1771年)
泰奥菲勒?戈蒂埃
雷诺兹《科克本夫人和孩子》(1773年)
弗雷德里克?G.斯蒂芬斯
康斯太勃尔《干草车》(1821年)
C.L.伯恩斯
透纳《被拖去最后停泊点等待解体的战舰无畏号,1838》(1839年)
约翰?罗斯金
摘要
    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源流
     美柔汀
     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有关的艺术,在西方艺术目前具有重要的地位。这类艺术形式承续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荣光。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重新兴起。中间经历了古典主义、风格主义、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的洗礼,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最终成为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创作源泉。
     要充分地了解神话题材在艺术中的历史地位,首先应从古希腊艺术这一源头来理解。古希腊艺术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而古希腊艺术中的神话传说故事。也成为欧洲文化传统中的典型元素。古希腊的瓶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中广泛出现了奥林匹克众神的故事。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各地的陶器瓶画出现了众多神话题材的作品。也有部分陶器描绘的是荷马史诗的传说故事。宙斯变身公牛诱拐欧罗巴、阿尔忒弥斯的故事,酒神的故事。赫尔墨斯的故事,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木马屠城以及奥德赛的故事,经常成为瓶画艺术的主题。希腊艾留西斯(Eleusis)考古博物馆收藏的波吕斐摩斯双耳细颈陶罐(Ployphemus Amphora,前675―前650),呈现的很可能是奥德赛用树枝戳瞎独眼巨人的故事以及珀尔修斯(Perseus)与美杜莎的故事。在建筑艺术方面,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的巴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惜已成废墟。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则蔚为大观,留存在世的不少。巴特农神庙中的部分雕塑精品,被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让后人得以欣赏到古希腊时期神话题材雕塑艺术作品的魅力,其中包括了存放于大英博物馆的《命运三女神》(前447―前438)这组大理石雕塑。呈现出古希腊时期对人体曲线美和形态塑造的高超技艺,是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雅典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前370―前330)的大理石雕塑《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约公元前340】反映的是神的信使赫尔墨斯逗趣小酒神的故事。希腊化时期有几件留存于世的艺术杰作,仍然是神话题材的雕塑作品,最有名的是存放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约前306】及《米洛斯的维纳斯》(约前100),这两座雕塑作品无论是在形体的塑造、艺术形式的生动性、作品的结构上都无懈可击,堪称完美。
     古希腊神话题材的艺术作品喜欢歌颂裸体美,这也是古希腊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古代希腊人喜欢用雕塑与绘画表现男女裸体的这种习惯,比任何其他民族艺术要强烈,延续的历史也更长。这首先是因为古希腊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风尚。希腊男女在体育竞技、祭神舞蹈等活动中是裸体的,并不以展示裸体为耻。其次。对裸体艺术的强调,体现了古希腊时期生殖崇拜的观念,反映了古希腊时期把人体视为美的对象物的审美理念,他们认为精神与肉体、善与美是统一的。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即和谐的观点,对希腊艺术具有很大影响,而美与和谐。主要来自对人体美和人体比例的认识,特别是在雕塑艺术中,对于黄金分割比例以及如何塑造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最后,歌颂裸体美与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体”,神与人同性同形,众神虽然更有力量。但却与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是饮食男女,这是古希腊神话很大的特点。所以,古希腊的艺术家们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来塑造众神,而且认为只有裸体才能呈现出众神的完美形象。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古希腊雕塑家菲迪亚斯(Pheidias,约前480―前430)曾说:“再没有比人的形体更完善的了,所以我们才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
     “肉体与灵魂的调和合一。道德与审美的统一,肯定人的光荣与意义,这就是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古希腊对人与人体美的赞赏,恰恰成为欧洲14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大多展现的是丰功伟绩或世俗生活,写实性较强,中世纪宗教题材大发展,造型艺术描绘的不是鲜活的肉体。而是神圣枯槁的形象,裸体的古希腊“异教”艺术几乎没有机会在欧洲文化中呈现。从13世纪开始,十字军东征把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庭的文化典籍带回了欧洲,各地考古发掘的兴趣,对古希腊、罗马艺术与各种非基督教的世俗艺术与科学的学习,人学与神学的区分,使得欧洲的艺术时尚逐渐向人文主义与古典主义转变,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成为艺术表现的不错内容,得到了14世纪文艺复兴大多数艺术家们的青睐。
     按一般的美术史论观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分为早期、盛期和晚期,不同时期的艺术具有不同特点,神话题材的历史画创作也遵循这一特点。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其中以科学透视法与人体解剖学在绘画中的应用为主要形式,目的是在平面创作中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对中世纪绘画艺术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其中,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和乌切罗(Paolo Uccello,1397―1475)是较为典型的透视法绘画技法的运用者,但这些画家在主题上并没有太多涉及神话题材。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